宫颈癌组织中Twist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8-01-22 08:45:1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内瘤宫颈炎缓冲液

张 慧

(营口仁爱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本研究重点探讨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期待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全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自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实施手术治疗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患者各50例,纳入者均符合对应诊断标准,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签署同意书;排除存在严重并发症者,其他妇科疾病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宫颈炎患者平均年龄(46.1±7.4)岁;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平均年龄(45.8±7.2)岁;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45.6±6.9)岁。三种疾病患者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且将手术切除标本送至病理检验处。首先采用梯度浓度酒精进行脱水处理,并依次采用二甲苯和无水乙醇混合液和单纯二甲苯溶液进行透明处理;然后分别进行浸蜡、包埋和切片处理,层厚设定为4 μm。采用PBS缓冲液常规冲洗3次,每次冲洗持续时间为5 min,将水分甩干并采用免疫组化笔圈起待检测组织,将其放入培养箱中孵育并连续3次利用PBS缓冲液冲洗,分被滴加鼠抗人单克隆Twist与E-cadherin抗体,室温孵育并采用PBS缓冲液冲洗3次后加入二抗并在室温条件下孵育,PBS缓冲液连续冲洗3次后向待检测样本中依次加入DAB溶液显色,常规采用苏木精-伊红复染,并利用盐酸酒精进行分色采用自来水冲洗,经过脱水、透明、封固处理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对比三种疾病患者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中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学特征与两种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关系,其中病理学特征包括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

1.4 统计学分析:借助SPSS20.0版本软件检验不同样本间数据差异,两样本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双侧α=0.05为检验标准,P<0.05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条件。

2 结 果

2.1 不同疾病病理组织中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三种疾病病理组织的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00%(8/50)、38.00%(19/50)、68.00%(34/50),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高于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χ2=9.857,P=0.000;χ2=6.775,P=0.016),三种疾病病理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00%(39/50)、42.00%(21/50)、12.00%(6/50),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低于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χ2=10.075,P=0.000;χ2=6.983,P=0.012)。

2.2 宫颈癌组织中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比较:在宫颈癌组织中Ⅱb~Ⅲa期、低/未分化、淋巴血管间隙有浸润、有淋巴结转移者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20/22)、100.00(10/10)、90.48%(19/21)、93.75%(15/16)远高于Ⅰ~Ⅱa期、中/高分化、淋巴血管间隙无浸润、无淋巴结转移者50.00%(14/28)、60.0%(24/40)、51.72%(15/29)、55.88%(19/34)(χ2值分别为7.689、4.188、6.719、5.535;P<0.05),且前者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0.00%(0/22)、0.00%(0/10)、4.76%(1/22)、0.00%(0/16),均远低于后者21.43%(6/28)、15.00%(6/40)、17.24%(5/29)、17.65%(6/34),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5.357、3.092、3.015、3.175;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技术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大多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患者均能够及早发现并且得到有效治疗,因此宫颈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1-2]。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宫颈癌发病机制的认识和研究均尚浅,仍需要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分析[6-7]。本研究重点探讨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探讨全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

本研究中宫颈癌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而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远低于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说明在宫颈癌患者中Twist蛋白表达水平异常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则异常降低;在宫颈癌组织中Ⅱb~Ⅲa期、低/未分化、淋巴血管间隙有浸润、有淋巴结转移者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远高于Ⅰ~Ⅱa期、中/高分化、淋巴血管间隙无浸润、无淋巴结转移者,且前者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率远低于后者,说明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可用以评估宫颈癌的严重程度,并预测预后效果。Twist属于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家族,有明显的癌基因特征,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异常升高[4-5];E-cadherin蛋白属于一种钙离子以来的跨膜糖蛋白,与肿瘤发生上皮间转化具有密切关联,故而对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也均具有一定的作用[6]。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患者中Twist蛋白的表达水平异常升高,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则异常降低,两种蛋白均很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形成和发展,且与此类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均存在密切的关联。

猜你喜欢
内瘤宫颈炎缓冲液
新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缓冲液的研究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12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中成药(2018年4期)2018-04-26 07:13:02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中药辅助超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174例
阴道镜在基层医院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