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濛
郑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河南 郑州 45004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这对我国公民法律素养的提升以及国家法治进程的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肩负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重任的青年学子,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对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深入探索有效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提升这个重要群体的法律素养。
法律知识的掌握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逻辑前提。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而且非常渴望学习法律知识,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可事实却是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知识水平依然比较低。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认真阅读过宪法原文,对于根本法宪法的特殊制定和修改程序模棱两可,还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我国的审判制度是两审终审制,不知道民事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等,诸如此类的常识空白不胜枚举。由于法律常识匮乏,很多大学生不清楚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不可为”,无法区分“犯罪”与“违法”的性质,把二者等同起来,甚至不知道生活中的公检法等单位的职责。
法律知识的欠缺和法律常识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法律意识的淡薄。首先,他们对法律关系的本质即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存在错误的认识。现实中,将法律等同于权利的学生大有人在,他们对自己可以享有的权利了解透彻,充分享受,对应尽的义务置之不理,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义务观。认为法律就是义务的学生更是不在少数,他们持有法律就是“强制和约束”的观点,没有形成正确的权利观,权利受损后很少开展维权。再者,他们常混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习惯从道德角度出发去评价法律事件,将法律问题道德化。第三,大学生容易将感情因素带入涉及法律关系的社会现象中,在对待自己和他人,或者对待不同人群时,不能客观地用公平公正的标准做出评价。再者,在自身权益或者身边他人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多学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而是默默隐忍或者采取过激的自力救济方式“解决问题”。
2005年,中宣部联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的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正式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独立的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法律基础部分作为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提升法律素养的主要渠道,在实际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基础”课的教材几经修订,内容上有所变化,但是法律基础部分所占比重并无变化。以2015年修订版为例,教材内容算上绪论总共九章,法律基础的内容分布在第六、七、八章,从篇幅上看,法律部分只占教材的1/3。合并后的“基础”课教材,法律部分的内容与原来单独的“法律基础”课相比,基础知识变化不大,编者精简了部分内容,同时与时俱进地加入了我国当前的法治背景相关内容。总的来看,庞大的法律知识体系“塞进”有限的篇幅,内容笼统,晦涩难懂,缺乏辅助型教学内容,这些都使得原本就存在的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基本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有所深入。
从“基础”课自身的内容体系和它所预期达到的教学目的来看,要求教师既要在德育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又要能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实践中,很多教师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把道德和法律割裂开来进行教学,这非常不利于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提升其法律素养。由于课时受限,不少教师在授课时只能照本宣科,覆盖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无法深入和细化。因此,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了所谓的“法律知识”,未能真正领会和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法律精神。
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践教学可以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感受力的有力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都不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又受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授课模式等方面的制约,迫于无奈,教师只好简化实践教学或者压缩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实践教学的安排、经费保障、制度建立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现实中,“基础”课的课堂教学虽然存在很多困境,但其仍然是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锻炼法律思维、提升法律素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任课教师必须在内容多课时少的实际情况下,在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法律知识框架,依据既定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接受程度具体安排教学内容,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整体上看,教师要借助本门公共必修课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及理念教育,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进而提高法律素养。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根本保证。第一,任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等等来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关注,从而提高上课效率。除此之外,在教学之余,教师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相关的法律培训,与同行或者从事法律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学习,持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才有可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第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新的法律也在不断出台,作为“基础”课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时刻关注法律方面的时事、动态,利用各种媒介从多种途径与时俱进地学习最新的法律知识。第三,任课教师必须树立权利意识、法治理念等,潜移默化地将重要的法律理念、法律原则渗透到教学中,尽量使法律部分的教学上升为意识教育、思维教育。
在加强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课外的实践教学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充实、延伸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律题材的电影,邀请司法部门的专家给学生作报告,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社会热点,教学生用法律思维去思考社会问题。教师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法院旁听审判、去参观监狱,真实地感受法律的威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法律辩论赛、模拟法庭,或者让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法律咨询服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1]杨叶平.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依托,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J].价值工程,2013(19).
[2]杨惠菊.发挥法律课教学功能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律基础教育功能研究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8).
[3]黄滢.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为目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策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
[4]寇晓燕.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路径探析——基于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5.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