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腾飞
2018年对于农药行业来说,注定是充满考验的一年。管理新政逐一落地,未来还有哪些新动向?环保压力层层加码,企业该如何应对?巨头并购加速,获益如何?竞争加剧,怎样才能实现逆势增长?
针对这些行业热点,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日前在河南新乡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深入解读管理新政,把脉行业发展趋势,并邀请中国化工、华星化工、江苏扬农、绿业元等标杆企业,分享企业并购、环保治理、安全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从这一个个生动案例中,不难找到逆势突围的答案。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永泉在致辞时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非常时期、关键阶段,农药企业要想摆脱困境叠加的现状,必须找准自身定位,抓住行业痛点,勇担社会责任,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确保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单炜力介绍,2017年以来,新《农药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逐一落地实施。另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管理办法》《农药药害事故鉴定管理办法》等也正在征求意见和起草中。
“未来农药行业要做到‘控、压、限、引、减、管’”,单炜力表示,必须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农药企业,控制企业数量。同时,鼓励支持企业创制新药、优化现有配方和剂型,有效压缩减少登记产品数量。有序淘汰高毒农药,加大替代产品研发力度。另外,要大力引导农药企业进入化工园区,淘汰落后产能。通过科学精准施药,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我们要加大行业自律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只有这样,企业才更有创新的积极性。”单炜力强调说。
随着防治理念的转变,绿色植保逐渐兴起并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介绍,通过抓农药零增长行动、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植保机械换代等,我国绿色植保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但目前仍存在技术不配套、农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要在粮食生产功能区、果菜茶优势区、农产品品牌基地三个重点发力,加快技术产品、区域模式和推广机制创新,为绿色兴农、品牌强农闯出一片新天地。
论坛上,中国农化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建军分享了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并购之路。2011年,在并购安邦电化、安徽石化等成为国内第一农药公司的基础上,中国化工开启国际并购之路。成功收购安道麦(ADAMA)使中国化工旗下的农化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第七大农药生产商,并在非专利农药行业取得领导地位,极大提升了中国公司在国际农药市场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收购完成后,中国化工通过资产、业务整合充分释放潜在价值,积极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了安道麦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7年6月,中国化工收购了世界第一大植保公司瑞士先正达,此后全球高端农药和种子行业格局发生巨变,形成寡头垄断。以现代农药和种子技术为标志的世界领先化工企业,形成美国、欧洲和中国“三足鼎立”的格局,我国一跃成为世界化工强国。
“此次收购历时两年多,作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在全球行业引起极大反响。经过11个国家的审批以及20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审查,过程委实艰辛,这当中除了资金的筹措外,海外并购企业的文化融合、价值观的统一、如何发挥出协同效益都是至关重要的。”黄建军表示,安道麦与国内企业整合,实现了产业升级,发挥了协同作用,通过安道麦的销售网络销往全球重点市场,助力中国产品销往全球。而先正达2018年的研发投资预算达到14亿美元,并拥有覆盖多种作物及地区的产品组合,将助力中国成为比肩美国和欧洲的农业研发领先者。
今年以来,环保压力层层加码,不少企业因为环保问题导致停产,甚至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身处长江岸边的华星化工又是如何迎接这一考验的呢?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泽彬介绍,企业从2016年就开始了环保治理“歼灭战”。先是引入专业公司治废水,投资8900万元、历时93天完成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并于2017年5月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同时,引进先进技术治理废气,累计投入资金7869万元。此外,多措并举治固废,目前已投入1600多万元。
一方面给原药做“减法”,减量减排。原药产品由14种减至8种,原药产值比重由72.3%下降至46.1%,废水量由2016年的1.1万吨/日下降至2018年的0.3万吨/日。
另一方面给制剂做“加法”,转型升级。2018年初,华星响应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主动对原有的1万吨/年草甘膦原药生产装置实施转型升级改造。4月18日,年产能达10万吨的绿色智能化草甘膦制剂加工中心建成投产,废水排放量减少94%,废气排放量减少93%,固废排放量减少87%,基本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华星以酯材料为重点转型发展,提升化工新材料板块产值比重,谋求实现制剂板块产值比重上升8~10个百分点,弥补原药减量导致的效益下降并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水清、厂绿、产业优”,打造绿色环保标杆企业。
颜泽彬建议,希望尽快出台绿色智能农化企业的行业标准,产学研领域在环境治理与转型升级上能提供技术支持,为鼓励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氛围和提供政策支持。
从1989年销售额40万元到2005年销售过亿元,2015年突破5亿元,再到2017年超过10亿元,这是中国绿业元集团近年来取得的骄人业绩。
在整个行业都能感受到寒意的这几年,绿业元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销售额更是超过15亿元,令业界为之瞩目。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绿业元打造了农化第一单品“芸保凯”。今年6月单月销售额达5亿元,刷新了中国农药单品销售记录,也成就了农资行业的绿业元现象。
绿业元增长的秘诀是啥?集团总裁范国防在论坛上向大家揭晓了谜底。范国防说,秘诀的核心就是三个字:人、品、法。首先,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正是公司员工从上到下的辛苦努力和在田间抛洒的汗水,撑起了绿业元的高速增长。另外,产品是一切,一定要把产品真正做好,这是根本。“法”指的则是聚焦力量抓核心。
“好产品自然好推广,但好产品并不是不需要推广。”范国防说,要抓产品推广、种试验田、开现场会,绿业元靠的就是这样的笨招,做到位了、做到极致了,在地里看见效果,就能扎下根了。绿业元的员工每人每年都不少于200场现场会,也正是靠扎扎实实的技术推广,造就了一个单品的销售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