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化的法理分析

2018-01-22 15:29
法制博览 2018年25期
关键词:法律化合法化司法

张 宇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在提出“依法治国”思想的同时,中国还提出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式。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将这个理论熟练地运作起来,就是解决实践与理论的难题。笔者认为,道德合法化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探索道德合法化已成为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一、道德法律化的相关原理

(一)道德法律化的内涵

何为道德法律化?

“所谓道德法治化主要侧重于立法过程,意味着立法者有一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道德规则通过立法程序以法律和国家意志的形式表达,规范化,制度化。”①

“道德合法化主要是指通过立法将某些道德规范提高到具有国家意志或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的活动。”②

在笔者看来,道德法律化就是将道德用法律条文表达出来,而道德的自由性就逐渐演变成了道德法律化的规范性,即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二)道德法律化的产生

勇于救死扶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但近几年来,我国因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出现了许多恶性事件。

比较典型的如“重庆嘉陵江见死不救案”:2004年12月8日,一名14岁的初中生在重庆嘉陵江畔游泳,并呼救。十几名成年人靠近河流,但他们漠不关心,有些从附近的渔船寻求帮助。有的说救一人十元;有人说,先给钱再救人之后,最后导致一条生命的消失。

看到有危险的人而没有施救会受到道德或法律的惩罚吗?是否有必要将这种情况定为犯罪?目前在学术界争议颇大。

因此,道德法律化是否必要?道德合法化是未来立法的趋势。此外,道德合法化是合理和必要的,因为道德本身不能对破坏它的行为施加严厉的惩罚。客观上,需要另一套规则来弥补其先天不足。因此,在这个时候,法律是道德之后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采用合法手段来规范此类行为,这是道德合法化的目的。

二、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道德和法律各有其优点和局限。因此,道德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道德合法化的必要性。

(一)道德有较弱的强制性

道德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仰,舆论和传统习惯来调节人们的行为,而不是强制性的。违反道德只能受到谴责,不能被制裁和惩罚。相反,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没有什么能容忍纵容,这是法律的优势,所以道德合法化就是利用强制性法律来弥补道德的不足。

(二)道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主要是靠个人的心理、精神因素来调节人的行为,这对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而法律往往具有客观性,不会主观臆断。

(三)道德法律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

道德法治化有利于推动法制建设和完善。事实上,在当今的社会关系中,道德法律体系的形成已成为主流趋势。

三、道德法律化的局限性

由于道德法律强制意味着某种限制和剥夺人的自由,道德的法律力量是有限的。法律只惩罚那些干涉或损害他人行使自由权利的人。

(一)过度放大司法的自由裁量权

那些经过道德合法化的法律在保证道德实施方面发挥了作用。因此,在执法和司法方面,往往会导致法律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也不是第一个标准,更严格的判断标准隐藏在其背后。标准是看人们是否对道德合规性有明确的要求。

(二)丧失人本性的价值追求

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道德标准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不同,因此很难形成统一的道德观。在它演变为法律规范之后,如何形成一套可被社会所有成员广泛接受的标准成为一个难题。

(三)扼杀道德的生存空间

法律不能涉及道德的所有领域。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意味着法律共同调节的道德领域是最基本的道德;如果我们忽视客观现实,把所有高级别的非本质道德置于法律范畴,就必然会损害道德本身的属性,导致道德失去成长空间。

四、关于道德法律化的建议

法律反映道德的方式有很多,但道德进入法律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立法程序将一些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直接转化为立法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另一种是通过司法渠道,通过司法手段促进道德法律化。

而在我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我国的道德法律化就主要从法律的运行方面入手,主要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出发。

(一)立法方面

从立法的角度来看,首先,法律可以在道德领域进行干预,促进道德发展;其次,法律是否也在规范他们的行为的同时调节人们的心灵?第三,道德合法化与道德自由化之间的冲突需要对其强制性强加一定的自由道德,以限制人们的日常行为。无论是否将其转化为禁止或强制的法律规范,道德都必须以明确的法律条款表达。而且必须建立特定的程序对道德立法加以规定,明确其范围和限度。

(二)执法和司法方面

从司法和执法来看,道德法律化的执法和司法,主要面临是否执行、执行力度该多大或者是否可以建立道德违法的专门队伍的问题。当某些道德被法律化后,执法者和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该如何限制,或者道德法律化和道德自由化的冲突该如何避免和解决。

(三)守法方面

从遵守法律的角度看,服从道德合法化必须首先树立道德的内在信念。守法者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途径了解道德法律化的发展和具体要求,学习和遵守道德法律化,用自身行动去践行道德法律化。可以进行相关宣传教育或者道德法律普及活动,以便公众能够尽快的了解法律的更新变化;也可以开展法律教育课程,从小培养公众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信念。

五、结语

道德合法化是解决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一种选择,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理想实践。但仅仅通过法律的执行是不能防止或减轻的。因此,面对道德缺陷问题,我们应积极追求问题根源,客观全面地处理道德法治化问题,促进法治国家建设。

在社会生活中,要科学把握道德法治化的范围和界限,确保法治建设中道德价值的有效实现。在法制建设中坚持正确的道德发展方向,发挥道德法律的作用。道德合法化的过程不是道德的直接吸收,而是道德合法化向法学的过渡。道德合法化使得一些道德问题进入了法律调整的范围,道德原则渗入法律,形成法律的内在道德,最终形成维护道德品质的法律。道德已经成为个人公民社会的道德要求,并成为法律调整的范围,从而培养公民的爱,责任和勇气。

[ 注 释 ]

①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法学评论,1998(2):34-37.

②刘佳.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J].道德与文明,1995(5).

猜你喜欢
法律化合法化司法
技法相融:应用监管科技防控金融风险的法治进路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新西兰公投支持安乐死合法化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金融科技行业的合法化与制度创新
风险规制合法化模式之理论反思
由“内容法律化”到“政策法治化”——以互联网行业产业政策法治化优先进路选择为视角
论司法公开的困惑与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