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作为组织巨噬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稳态的防御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表观遗传信号如何控制体内小胶质细胞的功能,我们知之甚少。Datta等在小胶质细胞中使用组成性(constitutive)和诱导性(inducible)突变生成的方法来敲除两个I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和Hdac2。他们发现,出生前敲除Hdac1和Hdac2会妨碍小胶质细胞的发育。从机制上讲,促凋亡和细胞周期基因的启动子在缺乏Hdac1和Hdac2的情况下被过度乙酰化,导致细胞凋亡增加,存活率降低。与此相反,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稳态时,Hdac1和Hdac2并不是成人小胶质细胞存活所必需的。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而不是神经外胚层细胞缺失Hdac1和Hdac2,可通过增强小胶质细胞对淀粉样蛋白的吞噬作用而导致淀粉样蛋白负荷降低,从而改善认知障碍。总的来说,该研究阐明了表观遗传因素对小胶质细胞发育、内稳态和疾病有不同的影响,且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有潜在的治疗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