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发展

2018-01-22 14:35李广义
桂海论丛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李广义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非常显著,“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1]党的十九大既延续了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又结合绿色发展理念,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部署,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发展目标①。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事关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不断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具有相通的逻辑脉络,“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为扬弃资本的异化而提出的,是在对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和超越发展中生成的,且两者是相辅相成、内在契合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社会主义的制度变革,社会主义建设也内涵着生态文明建设”[2]。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现实诉求。当然,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也是艰难的、漫长的。“当社会主义从一种理念逐渐变为现实后,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上对环境问题进行了一定探索的同时,在保护环境、合理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社会主义以自己探索的勇气和实践的精神,为人类最终走向生态文明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3]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就是典型代表。中国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体现在物质、精神、文化、制度等各项成果上,并成为长期发展战略,这本身就对全世界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6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明确提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等发展理念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切实解决中国突出环境问题的决心。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要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通过不懈努力生态环境质量能够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能够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并首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

党的十八大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向。由此,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新跨越,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

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点方向。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绿色发展②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是中国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抉择,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补齐全面小康的生态环境短板。”[4]中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并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十三五”规划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到党的十九大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再一次表明我们党建设的现代化是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此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为此,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考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新理论成果之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同时我们也要理性地做出研判,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既要跟上全球生态文明的趋势,又要符合发展中国家这个实情;既要突出代内公平,又要照顾到代际公平,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考量。

(一)符合发展中国家实情

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背景下生态文明具有全球性特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义务为全球生态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研究模式应当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③,不同的经济状况、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决定了发展中国家要建构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路径。基于此,环境正义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环境与发展会议就是以此为背景的),特别强调在环境利益的分配与环境责任的承担之间的国际公平对等,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正为创造一个日益合乎环境正义的世界而奋力前进。

世界发展的经验以及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揭示出,贫困与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联。正如“贫困是最大的污染”这一理念所昭示的,消除贫困与生态环境优化总是正相关的。穷人必将承担最大的环境风险,遭受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恶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使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发展与环境并不是孤立的两件事情,二者紧密相联,具有复杂的因果关系,如果发展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最终则会得不偿失,从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崛起的中国以‘中国道路’影响世界,创造新的世界话语权,形成生态文明的世界话语权。这是重启中华民族的世界话语权,并以生态文明之光引领世界潮流。这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5]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立足“生态导向”“生态规律”与“生态富民”的中国治国理政模式必将也能够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方面,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贡献④。

(二)符合代内代际公平

可持续发展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二是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基于此,我们必须在代内与代际两个方面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尽可能地避免在生态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缺失公平的不良“倾向”,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具体到代内公平,生态补偿是关键。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主体内容是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一要尽快建立生态扶贫补偿长效机制,把生态扶贫补偿作为一项硬性的制度加以明确,尽量减少人为的不缺定的因素,让群众吃颗“定心丸”。二要建立物价涨跌补偿联动机制,把具体补偿数额与物价形势联系起来,合理确定补偿的增减幅度,增强补偿公平性。三要立即行动,对以往补贴不足的地方进行重新评估,切实补偿到位。总之,在代内公平方面要更多地关注与加强制度正义,以制度的完善来带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尽量把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的关系表达得更为明确,真正体现生态价值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具体到代际公平,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努力避免出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现象;当代人在享用环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对后代的义务和责任。不可否认,中国现在还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重视环境问题的理由,实践证明我们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建立一种“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新道德体系,提升生态道德意识与生态道德境界,培育“生态良心”,以此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关键在人,依赖于参与者的思想视野、价值视野以及各种品性,只有以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来推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力”才能转化为“实践力”。我们要促使生态道德意识上升为一种哲学信仰,为了后代人的生活质量,人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生态品格,克制自己的各种超常欲望,学会如何使用一种合理、适度的方式来营造和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这是代际正义的核心所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取向

按照新时代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通过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位,这样才能达到新时代的宏伟目标,并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一)用生态文明思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战略思维,思维之一就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量的实例也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的协调发展,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否则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加剧,从而就会影响整体发展,甚至是稳定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告诉我们,中国的生态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很多区域环境恶化主要是由经济贫困造成的,经济贫困也与过度破坏生态息息相关。不可忽视的是,有些地方出现了“发展了经济、破坏了生态”的情况,走的还是粗放式发展的老路,甚至为了吸引投资便对污染项目大开绿灯,使本来就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了多起此类案件。无论是自然资源富集区还是自然资源匮乏区,都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结合,注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指引,注重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效性、补偿性,始终把惠及民生作为前提性、长远性事情来抓,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相适应,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用生态文明理念保障民生建设

保障和促进民生属于国家的基本职能,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必要条件。各级政府必须明确,关注民生不是一种救济式的慈善活动,它是政府“责任伦理”的重要体现,这种“责任伦理”要求政府行为具有后果的预见性、过程的主导性、制度的持续性,其中就包括对政府生态环境的要求。党的十九大要求继续全面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以,我们必须把“关注民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环境保护的状况与人均收入有着内在关系,当人均收入越来越高时,由于治理环境的技术和制度的改进、环境道德意识的提高,环境污染将持续下降;反之,当人均收入低于一定程度时,相关技术和制度就无法改善,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也发育迟缓。”[6]所以,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级政府要坚持民生优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努力使生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生态增收”“生态富民”的目标促进民生建设。只有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才能逐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三)用生态文明观念界定资源开发

资源是指一切可为人类形成财富的因素,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国际的角度看,当前随着环境问题的国际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越来越重视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和责任。从国内的角度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向自然资源索取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这迫使中国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模式。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所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资源开发,“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7]时刻把资源高效利用与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指导思想,顺乎自然规律去开发利用。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推进资源基地绿色化开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注重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这直接影响我国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益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用生态文明理念关心农村环境治理

中国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平衡。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断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明确指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农村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发展性,其作用会随着投入的增加和使用方式的优化而发展和加强。农村的环境是与农村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对于农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是有促进作用的。农村环境建设有利于农村价值的实现,是城乡统筹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又可以贯穿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8]。农村环境治理已经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这不仅事关环境建设和保护全局,而且关乎社会公平与正义⑥。建设清洁、生态、宜居、幸福的乡村,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五)用生态文明制度推动中国未来发展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最坚强政治保障。要用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9]。不断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制度,以及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财税政策、营造良好氛围,从而不断推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不但能从根本上改变“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修修补补状态,而且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与威慑力。总之,要“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10],使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这是新时代赋予社会主义中国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考验着中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理论智慧的高度以及重视实践的勇气。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促使人们不仅仅反思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着眼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从而更加自觉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必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

注释:

①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相比较,绿色发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绿色发展更加强调发展而非简单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更加突出在持续性基础上的“可发展”;第二,绿色发展更加强调行动而非仅仅是理念,更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第三,绿色发展更加强调整体协调而非局部改善,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协同作用和政府、企业、公众等不同主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兼顾各方利益,促进发展的整体协调(转引自:赵峥,进一步深化对绿色发展的认识[J].党建,2016(5):3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只有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方面说明西方发达国家要加大把全人类的共同环境利益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的生态义务,另一方面说明发展中国家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时要符合自身的能力和要求,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④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近年来大力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为全球南南环境合作提供支持。中国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共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美好地球家园。

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逻辑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⑥这里所说的公平与正义包括:一是公共卫生政策向农村的倾斜要有针对性;二是农村环境治理惠及对象要有普遍性;三是农村环境治理的规划与参与要有主体性。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