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性的张扬与经济理性的规制
——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辩证思考

2018-01-22 14:35□曾
桂海论丛 2018年3期
关键词:理性文明人类

□曾 林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基于生态理性之上系统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理论和实践问题。这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蕴含着一种辩证精神:主张把生态理性贯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确保生态理性的主导地位,使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能保持必要张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种辩证精神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以生态理性的整体性驾驭经济理性的片面性

生态理性是指人们基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自身生产和消费等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考量,认为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应控制在生态环境可承载力的合理边界内,避免因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个边界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要以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突出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基于这种理解,生态理性具有整体性、有限性和公正性等特征。

经济理性是指人们基于对成本的计算与核算,力求以更短的时间、更少的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出售更多的商品,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经济理性是追求利润至上的一种工具理性。基于这种理解,经济理性则具有片面性、无限性和自私性等特征。

生态理性的整体性表现为反对深层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主张把人作为自然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思考人类的一切活动,强调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理性对整体性的强调源于对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的深刻反思。长期以来,人类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由于秉承传统的主客二分法来思考人类的行为,开展人类的活动,使得人在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始终以一个攫取者、征服者、主宰者的姿态出场,造成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直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无知狂妄加以奋力反抗或无情报复时,人类才意识到自身已陷入生存危机之中。正是在生存危机的逼迫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生态理性这种既考虑人又思量自然的整体思维方式由此也就应运而生。这反映了人类思维方式开始从以往的片面功利型转向现代的多元互利型,也就是从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转向人与自然二者是互相影响、相互融合、和谐共生的平等主体际关系的整体性新型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新型思维方式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为我们找到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正当立场、基本原则和科学方向。生态理性的整体性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时务必优先考虑生态效应,注重经济行为的生态限度,统筹兼顾生态和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应相得益彰、协调多赢的整体局面。

以生态理性为基石的生态文明建设既关注人的发展,也关注自然的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双赢目标源于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理性思考,要构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因此,以生态理性为引领的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求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视大自然为万物之母,也是人类之母。它既强调人和人的整体性,又强调人和自然的整体性,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2]“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3]109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摒弃了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主张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出发来定位人和自然的价值,不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定位为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肆意掠夺、无情征服的单向对立关系,而是定位为人对自然的合理开发、适度利用、明智保护的双向辩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之中,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

其次,基于此,对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也就要遵循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客观规律,重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141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已提出了科学精辟的“两山论”论断。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230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辩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6]209这一论述实质上就是非常经典地阐述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摒弃那种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的陈腐观念,“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发展”[3]107,而是要将经济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谋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倒逼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迫使其从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的粗放型转向以绿色、低碳、循环的集约型。由此通过这种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来带动生产方式更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活方式转变,推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向互动,从而实现经济生态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7]同时明确声明,“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我们还要注重社会进步、文明兴盛的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我们不仅要为今天的发展努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7]可见,良好生态条件的营造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目前,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方位,生态文明建设“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8]。这些主张都旗帜鲜明地突出生态效应,并要求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融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主题,始终以生态理性为指引,把生态效应摆在首位,坚持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凸显了生态理性追求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应共赢的整体性。注重以生态理性为引领的绿色发展观契合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时代的应然选择,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经济理性则主张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认为越多越好。正如著名的生态社会主义者高兹所说:“我将依据所能计算的利润,生产更多的洋葱、卷心菜、生菜、花菜。我的活动取决于核算的功能,而无法顾及我的爱好和品位。我将欢迎每种能够提高我的工作效率的技术革新,即使这些革新使劳动技术化、使劳动屈从于刻板的要求、使劳动成为职业化的工作,我也别无选择。除非我紧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否则,我将无法通过产品的销售来维持生活,我将不再有竞争力。”[9]这种主张利润至上的经济理性不会关注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认为生态环境也只是谋求利润的外在工具,可以使之商品化而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在经济理性主导下的一切生产生活行为都服从和服务于利润,只要能获利,人类就可以无所欲为,毫无忌惮。由经济理性主导的社会就会带来过分重视经济效益的片面性。

与经济理性简单把自然对象化的片面思维不同,生态理性强调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要求人们克服只重视经济效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综合考虑人类一切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多方面的多重影响,主张实现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多维度融合的综合效益。这种追求多重效应的生态理性充分体现出其整体性特征,摒弃了经济理性只是追求利润的片面性弊端。主张以自然生态环境整体性为根基来思考人类一切生产生活行为的生态理性,摒弃经济理性仅仅从利润获得多少来思考生产、消费行为是否合理的片面性。生态理性追求整体效应能有效克服经济理性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能实现生态理性的整体性对经济理性的片面性的驾驭。

二、以生态理性的有限性制约经济理性的无限性

注重从人与自然整体性出发思考人类一切行为的生态理性要求人类的生存必须是有限度的生存。生态理性要求的限度生存其实就是针对人们以往在经济理性主导下追求“越多越好”的无限度生存提出来的。近代以来,由于人们无限度的生存奢求,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采和无情掠夺,引发了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这种整体性的生态危机表明地球生态系统出现了水土资源的不断流失、生物多样性的日益锐减、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枯竭、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陷入危机境地。基于此,我们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上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所有生命系统的生长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一个有边界的世界,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物都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整体对于个体来说是无限的,但是个体相对于整体来说,则永远是有限的。

基于这种整体认识的生态理性,倡导人们的生存是一种有限度的生存,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限度生存强调目前适应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其资源、能源、空间和生态环境都是有限的;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与大地是一体的,人应该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生命共同体中的平等成员之一,与自然共存共生。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得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人们在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时候决不能以破坏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人类应把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作为前置条件来慎重考虑并抉择我们的行为,做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一切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掌控好改造利用自然的合理程度。人类生存的限度取决于地球所提供的总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生存环境等等,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必须取之有度、合理开发、适度保护。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要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之路。限度生存不仅要求人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要求人们客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时候要考虑自然可承载力,注意适度和分寸,注意在物种、人类及社会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张力中追求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对经济发展做客观全面的评价,不能单纯以经济发展总量论英雄,还要考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贡献,我们需要的是绿色GDP。他说:“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3]107因此,在评价经济发展好坏时应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等指标以科学适当的权重纳入考评体系,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重要参考指标来评判地方党政部门政绩和决定领导干部的升迁。“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权重。”[3]104-105因此,在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时,只有真正发挥好生态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对为了追求GDP而不顾生态盲目决策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的领导干部终身追究其责任,而对绿色GDP各项指标突出的领导干部则予以重点提拔,这样就可以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6]209而且对其惩处必须到位,“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3]10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10]。这种主张经济增长要考虑环境和以及考核干部要考虑环境责任的做法要求人类的经济政治等一切行为和活动都要守住生态底线。

经济理性对利润的无限追求是基于对自然的功利性认识,认为自然只是人们无限度索取和尽情掠夺的对象,自然资源和能源是无限的,足以支撑人们无限发展经济的要求,经济增长是无限的。大量生产是为了大量消费,可大量生产是要以大量消费作为支撑的,而大量消费是以人们不断被创造的无限度消费欲望来支撑,这种认为消费和拥有“越多越好”的经济理性不断地驱使人们为了满足不必要的消费而忘记了工作的真正意义。这种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被挖掘出来的消费欲望,迫使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去挣钱。由经济理性所主宰的人们会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定位为获得更多的金钱和物质,“工作—金钱—消费”成为人生活的全部,使人的全部生活变成为金钱而活,人成为金钱的奴隶,从而忽略人的生活的真正意义。

当人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挣钱和花钱的简单生活圈中,人们则往往忘却了人生活本身的多彩多姿和本真价值,幸福的生活应该是追求品质的生活而不能陷入对金钱的追逐中而迷失自我。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即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条件也日益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人要更好地生存不只是有了面包就行的,还离不开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都是在解决和改善民生。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民生领域,不仅充实丰富了民生内容,而且更彰显了民生人文情怀。新时代新需求新期盼,老百姓对青山绿水越来越向往,“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5]123。人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绿色食品等生态绿色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在经济理性主宰下,人的生活变成了一种不断追求欲望满足的无限度生存方式,这种无限度生存带来的生产过剩和奢侈消费不仅耗费了大量资源,而且损害人生存的质量,导致了生态恶化,引发人类生存危机。

生态理性主张人对物质的需求应该是以“够了”为边界的适度追求,而不应该是越多越好,提出适度的生产和合理的消费。生态理性主张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这种限度生存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这种限度生存可以有效抑制经济理性主张无限度生存向自然无限索取资源的弊端,从而能实现以生态理性的有限性制约经济理性的无限性。

三、以生态理性的公正性统御经济理性的自私性

注重从人与自然整体性出发思考的生态理性认为人与自然的地位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体之间是相互影响、协调共生的。人类只是地球上多样生命中的一种,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其他生命的支撑,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在一切生产生活中不能忽略其他生物的价值,因此,人类要公平公正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由于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特殊物种,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处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特定生态位。任何人,不分肤色不分国籍不分地区,在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上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在对待生态问题时还要注重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等。以生态理性为指引的发展要实现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公平公正。

经济理性注重从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的思维来思考人的一切行为,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就是为人类服务的,自然只是我们开发和索取的对象。为了获利,我们可以围湖填海、凿洞挖道、砍树搬山等等,而全然不顾颠倒乾坤有可能带来水土流失、气候恶化等生态危机。近年来我国接二连三地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许多地方出现PM2.5浓度超标,多地遭受严重雾霾,环境群体性事件多发。可以说,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住环境问题总体恶化趋势。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8]抓生态就是抓民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民为本,突出民生需求。“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4]26我们必须努力兑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11]13的民本承诺,切实把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生活的环境问题作为我们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切入口、着眼点,努力公平公正地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同时,还要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1]13。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尊重人民的主体性,调动广大人民参与的积极性。为此,要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进行生态环保宣传和教育,培育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让他们理性认识到生态产品的公共性和共享性决定了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的生存密不可分,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无一例外。政府要切实“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使其缩短从自发到自为的过程,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4]13。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一问题上,任何利己的行为都会给人类自身生存带来不良后果,只有人人以公平或正义的态度去维护和保护形成合力才有可能维持整个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也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公平与正义不仅要使权利享有者承担起与其权利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应承担起这一权利所影响的自然界的责任,承担起这一受影响的自然界所引发的社会事务的责任。这种责任可以是个人之间的,地区性的以及国际性的”[12]419-420。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而且要加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凝聚各方共识,共创优美生态环境,共建地球美好家园,共享生态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13],“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8]

生态理性追求人、自然、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公正性可以超越经济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私自利性,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107良好生态环境与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休戚相关。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保障民生、顺应民意的应然之义和实然之举,是“一项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14]。生态产品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理应由政府承担提供的职责。生态公共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意味着每个个体都可免费享受,个体理性会驱使个人对生态环境进行最大化消费,而由于一定范围内的生态资源和能源的总量是有限的,个人的最大化理性消费会引发集体的非理性消费,最终导致“公地悲剧”。而非排他性意味着个人或小团体对自然环境等生态公共产品的享受并不能排除其他人免费享受,这种非排他性的消费使得个人在消费受益的同时让所有人来分摊成本,造成生态的负外部性效应。要避免“公地悲剧”和解决生态的负外部性效应,加上生态环境的公共性,这要求政府必须承担起这一公共服务职能。生态公共产品与人们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要承担起这一职责,政府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的提供与民生福祉紧密关联起来,让所有人都能公平享受美好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郑重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15]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民心所盼、民心所向,实现生态公共产品提供上的公正、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获益,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总之,追求具有整体性、有限性和公正性的生态理性可以避免因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理性而带来的片面性、无限性和自利性。用生态理性来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使中国走向一条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科学健康之路,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猜你喜欢
理性文明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