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山:祖国的需要是我一生的追求

2018-01-22 12:35杨甜子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冷门等式装药

□ 杨甜子

从率先攻克废弃火炸药再利用到发现低温感含能材料、提高发射药能量利用率,再到发明“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解决国际军械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泽山围绕着“火炸药”这个靶心,在世界前沿的重大课题中不断突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2018年1月8日,他又摘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最冷专业,走出“火光四射”的人生

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日军统治下的童年生活,成为他一辈子最屈辱的记忆。不想做亡国奴,就必须有强大的国防,这一信念从小就在王泽山心里扎了根。1954年,他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当时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他也是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与航母大炮相比,藏在弹膛里的火炸药难以被人注意,研究枯燥而乏味,但王泽山想,国家需要的,都要有人去做,“祖国的需要是我一生的追求”。

王泽山学的是冷门专业,开启的却是“火光四射”的精彩人生。上个世纪80年代,他率先攻克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摘得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后的他马不停蹄,发现了低温感含能材料,显著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这是国际上难以攻克的尖端技术,他又将199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纳入囊中。

1999年,王泽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时的他,转向火炸药另一个全新领域“等模块装药”的研究。我国火炮在应用王泽山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后,只用一种填装模块即可覆盖全射程,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弹道性能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这一世界级的技术突破,让王泽山斩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60多年来,他在这个冷门的领域一步步突破,让中国的火炸药技术傲视全球。

极简生活,拥有三倍于常人的工作时间

很多人好奇,这么多的世界级难题,为什么王泽山可以连续突破?王泽山的一个秘密是:“我拥有三倍于正常人的工作时间。”

如今80多岁的他,一年一半时间在出差,和老伴度假他“约法两章”:“你正常出去玩,我正常在房间工作。”他几乎不参加一般的社交活动,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徐复铭说,和王院士一起去开会,他要么和大家讨论科研问题,要么打开电脑写一些思路,会议后的聚餐从来不参加,总是打个招呼先走。

思考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空余时间。走路、休息、吃饭的时候,他都会想问题。多想一步,成了他的创新“秘籍”,“全等式模块那个问题,我就是用了一两年这么想出来的”。

可王泽山对生活的需求,却简单到了极致。有次在野外就餐忘了带筷子,王泽山就用树枝当筷子吃饭。有次因急需到山东做实验,他直接坐上公共汽车,经过十几个小时长途颠簸直接赶到实验地点。 朴实至纯,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特别执着,做研究就是不断臻于完美

王泽山经常告诫学生,不要追求短平快的项目,选定目标不要轻易放弃。他说,自己学术生涯也遇到过无数困难。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大奖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国外做了多年研究最终放弃,而他却坚持了下来。能成功就是因为“笨功夫”下得足,敢于挖深井,坚信大方向走得对,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研究就是不断臻于完美。”王泽山有次在东北进行靶场实验,测试温度对火药有影响,王泽山的学生原打算测试2~3个数据,但是实验计划很快被他推翻,测试数据扩充到20个,这意味着学生们要顶着寒风多干十倍的活儿。而80多岁的王泽山,和大家一样在外一待就是一天,晚上还要核对和验证白天取得的各类数据,反复查找实验过程有无疏漏之处。

完美、超越,是王泽山不懈的追求。如今,王泽山和他的团队又瞄准了下一个目标:“无烟火药出现100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无溶剂制造工艺的难题,我们正计划用一种颠覆性发明取代现有的技术。”

猜你喜欢
冷门等式装药
冷门继续
《混合炸药及装药专刊》序言
叠层复合装药殉爆安全性试验及数值模拟
组成等式
侵彻载荷下两种结构装药动态响应数值分析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一种战斗部用DNAN基炸药热塑态装药改进工艺
动物“冷知识”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一个等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