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区儒林畜牧兽医站,江苏金坛 213225)
早期断奶仔猪消化器官发育情况分析,仔猪胃肠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机能微弱,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有密切关系的小肠绒毛长度、小肠上皮凹陷深度、绒毛面积和淋巴细胞等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小肠绒毛很容易被病菌和正常的断奶措施所破坏而缩小小肠对养分的吸收面积。尤其是在断奶后,日粮中含有大量禾本科谷物时,在干物质的磨损作用下,肠绒毛很快剧烈缩短,绒毛表面由高密度手指状变为平舌状,隐窝加深,肠道的消化、吸收面积暂时变小,而且由于仔猪胃排空速度快,缺乏反射性胃液分泌,因此食糜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得到消化、吸收,而以腹泻的形式排出。
大量研究证实:处于0~4周龄阶段的仔猪,体内各消化酶的活性都在逐步增长。但是,断奶期4周龄后,体内消化酶的活动骤然降低,也就在断奶前水平的1/3。断奶后2周,消化酶的活性才慢慢恢复到断奶前的水平。另一方面,仔猪断奶后,体内乳糖含量减少,肠胃乳酸来源停止。胃酸分泌数量有限,消化系统内缺失游离状态的盐酸。再加上饲喂饲料中含量大量的蛋白质,都在很大程度上中和胃中的酸物质,而导致胃pH值升至5.5以上,大大削减胃中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所以可以说,早期断奶的仔猪,体内酶活性不足,严重影响对非饲料碳水化合物及其脂肪的利用率,导致仔猪断奶后1~2周消化不良,而形成典型的腹泻病例症状。
研究证实:母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刚初生的仔猪肠胃壁通透性较好,能很好地吸收获得免疫球蛋白而增强自体免疫力。但是,后期的常乳中免疫球蛋白数量骤减,加上仔猪肠壁的封闭作用,自常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就少之又少了。为此可见,在出生后的第一周,通过吮吸初乳获得被动免疫的效价最高。而到了第三周,这一效价到达最低值。一般仔猪在10日龄后,开始自体形成主动免疫。而到30~35日龄前,自体合成抗体的数量还是有限的。到了6周龄,合成抗体的能力大增。为此,2~6周龄为被动免疫向主动免疫形成的过渡期,此期正值断奶敏感期,这样就大大增加感染腹泻类疾病的概率。
早期断奶的过程,说白了是一种应激的发生。选择断奶后,仔猪将面临离开母体新环境的适应。同时,还要适应饮食的变化,由温热的乳液过渡向冷而干燥的颗粒料。有研究证实:这种母仔分离的过程,堆在仔猪而言将面临心理上的应激。同时,环境上的应激对仔猪生理发育过程的影响同样是较大的。诸如此类的应激变化,将造成仔猪失重,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等水平减低,脂肪酸、胃pH值升高。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采食量骤减,料肉比降低,体重增重减缓,消化不良而诱发腹泻。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早期断奶仔猪腹泻高发的重要诱因之一。其中,以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例居多。就其繁殖环境而言,适宜的pH值在6~8,pH值在4以下将失其失活。早期断奶仔猪,胃内胃酸分泌量少,减少大量固体饲料的摄入,导致胃内pH值高升。加上断奶应激刺激对猪体的影响,免疫细胞活力的降低,严重影响仔猪的抗病力。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为大肠杆菌繁殖创造条件。大肠杆菌分泌毒素,肠毒素可以与肠黏膜上受体结合,从而导致小肠黏膜不可逆的高液体分泌,形成腹泻,肠毒素还可进一步作用使肠上皮组织受损,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断奶仔猪为腹泻易感群体,为此,早期应做好断奶管理,避免不良应激造成的拉稀。根据仔猪生长情况,结合日常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断奶时间。生长较好的仔猪,要做到提前断奶。管理跟不上,生长不好的仔猪,可推迟断奶。早期,应做到去母留仔的方法,即将仔猪断奶后,可留在原先猪圈7~10d,而后在转出。这样逐步循序渐进的断奶,以降低不良应激造成的刺激。
仔猪断奶面临着对新环境的适应,为确保仔猪尽快适应断奶后的环境。应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喂管理,营造适宜的断奶生长过渡空间。为此,在养猪生产期间,应根据养殖的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管理措施。第一,断奶后营养的保证。通常情况下,仔猪初生后,应及早补食初乳,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还要及早开食。注意喂料营养调控,根据生长不同阶段合理配比饲料,适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增强猪体抗病体质。同时,及时剔除霉变料草,禁用有毒饲料。断奶后的饲料,应逐渐向低乳糖、低脂肪、高淀粉靠拢。第二,注意温度的控制。研究证实:低温诱因是降低猪体免疫力,增加腹泻感染的关键。为此,日常注意温控,当温度降低时,应采取得力的措施,利用空调、红外线灯、加热盘等等,确保舍内适宜的温度。第三,注意环境的卫生。及时清理场内残留粪污,避免细菌、病菌等滋生,而加重腹泻的易感性。
接种防疫疫苗,在控制猪腹泻类疾病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对仔猪的接种防疫,有主动接种和被动接种。
主动免疫,刚初生后的仔猪,可在猪小腿内侧,注射猪瘟疫苗,每次2ml。注射疫苗后2h,开始哺乳。待1周后,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仔猪2~3周龄,注射猪水肿疫苗。20~30日龄,注射副伤寒弱毒疫苗。断奶后,可在饲料中适量加次碳酸铋,保护肠胃机能,用量每次1~3mg,3次/d,连续用1周。
被动免疫,为确保母猪身体健康,增强母源抗体水平。可根据各时期猪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提升整个猪群的免疫能力大有裨益。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应留意猪瘟、伪狂犬病、K88K99基因双价工程苗、仔猪副伤寒弱毒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冬春季节做好传染性胃肠炎-流行腹泻二联苗的注射,以确保母猪有高抗体水平,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的效力。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笔者更建议多用被动免疫,以减少对仔猪群的影响。同时,在接种期间,应注意这些问题:第一,了解地方腹泻流行情况,针对病情制定合理免疫程序。第二,选择正确的接种方法,确保足量接种疫苗,确保高免疫效力。第三,做好紧急接种准备,根据突变的情况,做好随机应变。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病例的发生,多数为交叉感染。为此,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务必要及时隔离。同时,注意污染场地的消毒管理,对易感的未发病猪群,应紧急做好预防措施。对感染病例,需根据病症特点,及时对症用药,待病情稳定后,仍需持续巩固治疗,避免腹泻的复发。目前生猪腹泻病感染病例居多,对临床病例的治疗,最好能结合药敏试验遴选高敏药物治疗。尤其注意的是,禁止滥用抗生素,严格控制用药药量,避免盲目用药造成的耐药性。生猪腹泻因细菌或病毒感染,首选用抗菌杀毒类药物,对抑制病毒繁殖,防控并发症感染,缩短康复疗程效果更好些。常用的药物有,链霉素、青霉素、硫酸黄连素,适合肌肉注射。或者,用卡那霉素、土霉素等等,适合口服。如为寄生虫感染,对症选用抗秋虫药。同时,配用微生态制剂,比如:酵母片、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制剂、调痢生等等,对恢复肠胃机能效果不错。
参考文献
[1]何奎.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1):157.
[2]闵长莉.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J].皖西学院学报,2003,19(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