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钦仰
前些时候,笔者和亲友4人前往革命老区基点村——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旅游观光,在住“森林之家”、访干部、走村民中了解到,该村有一条村居民约真管用,就是全村村民“婚事简办、丧事俭办、其他事不办”的村规民约。
几十年来,双同村逢办婚宴,村民按自然村每户1人参宴,宴席放在家里办,吃农家菜、喝农家洒,家庭办婚宴成本低,实惠美味,不浪费;参宴礼金全村统一规定,早年1人几元,以后1人十几元、二三十元,近年定为1人50元,每年每户出席二三场婚宴,按每场礼金50。除婚事、丧事外,其他喜事一律不办,这条村规民约代代相传至今。村民养成了“移风易俗、勤俭节约”良好习惯,培育了好村风好民风。如今,双同村村富民富、村民和谐、家庭和睦,全村无上访、无偷盗、无事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规民约促进了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从2009年起,双同村荣获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等7个国家级荣誉称号,也就是双同村拥有7个国家级名片。
双同村的村规民约是怎样坚持下来的?笔者进一步了解到,一是双同村是省定革命老区基点村,历代双同人发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和勤奋、勤劳、勤苦、勤俭的农家传统。过去穷日子老区群众发扬“两传统”,现在好日子村民仍保持“两传统”,勤俭过日子。二是村两委干部、党员团员带头推行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带领村民遵守村规民约,为当地村民作出榜样,细微处见成效。三是村委会把推行村规民约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始终坚持。
然而,在一些乡村,更多的是婚丧喜庆办酒席名目繁多,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结婚天价聘金,丧事送葬队伍绵延,彩金不断攀升,“结不起婚”“死不起人”成为一些人的难言之隐。办婚宴好脸面,总要把宴席办得体面,一桌酒席20多个菜,根本吃不了,“盛宴”变“剩宴”,其浪费让人心痛。对这些讲排场大浪费的陈规陋习,明知有害,但又无奈,给群众带来沉重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严重影响了群众幸福感。
党和政府历来倡导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喜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家知道,移风易俗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改变一个地方的旧思想观念和恶劣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作用,营造移风易俗的舆论氛围,使人人讲文明,树新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