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群 李若晨
(610059 1.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 2.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法律信仰定义是社会公众在对法律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对法律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恋感,以此为基础,公众能够在坚定的法律信念的支配下自觉地把法律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1]
构建法治社会,国家制定出实际且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民众内心对法律内容的遵守即法律信仰。依法治国背景下,国民信仰必不可少,大学生是建设未来社会主义的坚定力量,忠诚的法律信仰推动法制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高校虽一直开设法制教育,但同法律专业学生相比,多数学生只能粗略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总体而言,高校法律教育层次较低,高校大学生并未意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不具备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因此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仅限于表面。部分大学生对于法治的定义为公民必须守法,法由国家强制力执行。该看法背离了对法的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等价值的向往,不利于大学生理解法制内涵和真谛。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仍低于法律信仰层次。他们虽接受一定的法制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遭遇突发状况,却丧失用理性思维思考的能力,对不法行为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国家法治建设进程推进和高校法律教育加强促使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现实生活中,他们努力寻找法律途径,渴望应对生活中遭遇的不法行为。他们认同现代法制治理理念,但又出现行为和理念不相符的现象。人治理念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阻碍因素之一,受儒家传统伦理精神文化熏陶,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是伦理化,感情化和道德化的。传统伦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大学生对法律至高权威性的质疑。大学生痛恨司法不公,违法犯罪,但关乎自身利益,又会违反法律准则,企图利用现实中的人情,关系,权利等。大学生渴望法制,但是行为与思想不能达到同一高度,行为与信念脱节。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范畴,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高校通常只开设一些基础思政课进行法律知识教学,由于教学学时欠缺和师资力量薄弱,高校难以提升教学质量和革新教学方法。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授课方式不能很好的启迪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高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也无法发挥。因而大学生无法了解真正意义内涵的法律信仰,也谈不上构建法律信仰。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快速了解社会发生的各类事件。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不利于维护法律权威的舆论散播于网络,大学生接收错误信息,质疑社会法律公正,消磨其建设法治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难以形成对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构建法律信仰也离不开主体自身。大学生年纪尚小,接触社会环境少,心理表现不成熟,缺乏自我思考。在面对法律突发状况或社会言论时,大学生行为比较冲动,不能理智看待问题。同时大学生未将法律实践与理论结合,只停留于书本,尚属于纸上谈兵,缺乏自主判断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
高校法制教育依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依靠多方力量不断完善法制教育模式。法制教育模式不能脱离基础知识讲授,还需丰富授课类型。
法学教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是关键,真正实现法制教育要从本质思考。高质量的教学投入,合理的学时分配以及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加强法学教育的基础条件。优秀的教师能够运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将法律内涵带给学生,助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同时,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围绕社会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思路。可增设如“法学知识运用”,“犯罪心理研究”等课程,带领同学分析犯罪心理,从源头进行法学教育,提升守法观念。课堂上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在实际讨论过程中思考法律背后的内涵和价值。
实现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统筹发展要把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把课堂和实践联合起来,组织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法律诊所,法院旁听等社会活动;组织模拟法庭等课程活动,了解我国司法活动开展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就能把握司法制度的核心。
将法律理念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制定规则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到治理体系中来,以自我意识规范自身行为。遵守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遵循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的理念,在治理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法律信仰,实现“在行动中树立信仰,用信仰指导行动。”[2]
树立法律权威,优化法制大环境是实现法制的基础,建设法制国家离不开立法机关制定的各项能够充分表达民意的法律。全面反映公民诉求的法律更能提升他们对法律的认同感,这就要求立法者不断提高立法水平,修改法律以及时顺应法律诉求,惩恶扬善,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此外,法律工作者代表了国家法律形象,应当提高准入门槛,保证司法公平和执法严明,维护法律权威。在媒体报道方面,则要求媒体宣传报道时做到客观公正,力求事实准确,还原事件真实本象,在舆论引导方面严格把控。
法律信仰的本质满足了人们对于法制的精神需求,符合人们关于信仰层面的人文情怀。当学生在发生权益纠纷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符合他们心中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自然萌生了对法律制度的认可。外在环境影响和内在的法律情感融合贯通,自然能够萌生出法律情感。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用规矩约束其外在行为,用理论充实其内心世界。道德作为一种意识要求,从意识层面推动主体形成法律信仰,而道德的法律化也为主体道德规范保驾护航。
法律信仰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从实践积累起来的内在信仰。从大学生角度出发,用自身行动尊重法律,用崇高思想信任法律,敬仰法律。在领悟法律基本内涵价值的基础上,用意志维护法律尊严,定能实现法治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