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万物复苏。此时,以食养胃是最省心实惠的方案。本文为老年人推荐九种早春必吃的养胃蔬菜。
生菜。春季多风,空气还不够湿润,人容易上火,更易得病。生菜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而且口感清爽,所以吃生菜是祛火的一种方式。生菜的营养非常丰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低脂、高维生素。生菜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此外还富含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多吃生菜,对人的消化系统大有裨益。
荠菜。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李时珍说荠菜“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荠菜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各种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钙含量接近同等质量牛奶的3倍。荠菜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传统医学认为它可用于辅助治疗痢疾、肠炎、胃溃疡等疾病。荠菜可以用来做馅,也可焯水后凉拌、摊鸡蛋、煲汤煮粥等。
豆芽。春季风大干燥,容易上火生病。这个时候不妨吃点豆芽降降火。绿豆芽容易消化,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合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人群食用。黄豆芽健脾养肝,其中维生素B2含量较高,春季适当吃黄豆芽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黑豆芽养肾,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含量比绿豆芽还高。豌豆芽护肝,富含维生素A、钙、磷等营养成分。蚕豆芽健脾,有补铁、补钙、补锌等功效。
马齿苋。马齿苋又称五行草,有着很好的医疗作用。因此,我国民间又叫它“长寿菜”“长命菜”。马齿苋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钾盐。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人体内糖代谢,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钾盐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菠菜。菠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及铁、磷、钙等矿物质,具有抗衰老和增强活力的作用。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有补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等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头痛目眩和贫血等有较佳辅助疗效。菠菜是一种缓和的补血滋阴之品,春季养生少不了。
茼蒿菜。茼蒿菜早在唐代就被列为食疗之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称其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茼蒿菜有明显的平肝、清虚热作用,对肝阳上亢者如高血压头昏脑涨、烦热头昏、睡眠不安及热咳有痰等症有良好的疗效。茼蒿菜还有润肠通便之功效,适合内热便秘者食用。
春菜。春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居蔬菜之首。其中钙、磷、维生素C含量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还有脂肪、粗纤维、铁、胡萝卜素及香椿素等。潮州人食春菜,要先在油锅中加入生姜粒煎至焦黄后,再将洗切好的春菜加入。春菜味道有点苦,但口感甚好。
春笋。春笋营养丰富,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作为高蛋白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的营养美食,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现代医学证实,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韭菜。韭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食用,但以初春时节品质最佳。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