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姜昊 陈 波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心血管神经症是指以心脏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本病可能与神经、环境因素相关。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轻者表现为心悸、胸闷;重者可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同时伴失眠多梦、焦虑、头晕等症状[1]。本病约占心脏疾患的10%,长期不经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会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率[2]。现代医学在治疗本病中,多采用抗焦虑、控制心率、镇静安神等药物,但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同时以辨病辨证论治为方法,重视整体观念、个体化治疗,在心血管神经症中取得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中医古籍中并无心血管神经症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为“心悸”“胸痹”等范畴。现代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本病临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苏建春认为本病的关键在于气机不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营卫失和。故临床上多采用通畅脏腑气机、调节脏腑气血、镇静安神为基本法则[3]。吴时达认为本病初期,肾阴不足,阴不敛阳为基本病机,发时病情加重,致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故在治疗时多采用泻火养阴为治法[4]。赵志付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肝阳亢盛日久,累及至心,出现心肝阴虚之征,另一方面,肾精亏虚,火不生土,日渐脾阳虚衰,最终形成上有阴虚阳亢、下有阳气虚损的寒热错杂局面。故在治疗上主要养肝清心以滋养心肝之阴,补脾益肾以温补脾肾之阳,从而达到阴阳平调的状态[5]。蒙定水根据“久病多瘀、怪病多瘀”理论推测:患者心情抑郁致气血不畅,脉络瘀阻,瘀血内生发为本病,故在治疗上多用活血化瘀法[6]。
2.1 辨证论治 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辨证论治,关于本病的辨证论治尚无统一标准。袁长津将本病分为心阳亏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痰扰证3个证型。治疗分别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归脾汤加减、柴芩温胆汤合酸枣仁汤加减,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7]。苏琳注重从肝论治本病,故将本病分为肝郁气滞、肝郁化火、肝阴不足、肝胆气虚4个证型。肝郁气滞多用柴胡疏肝散和血府逐瘀汤加减,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丸加减,肝阴不足用一贯煎加减,肝胆气虚方用安神定志丸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8]。郭明娥在以上分型基础上又增痰瘀互结一型,方药多采用温胆汤加减[9]。
2.2 基本方加减治疗 众多医家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病。如张瑞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 12g,香附 12g,枳实 10g,青皮 10g,郁金30 g,白芍 30 g,牡丹皮 15 g,连翘 20 g,党参 20 g,丹参30 g,炒莱菔子20 g,甘草 5 g)治疗心血管神经症69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55例,通过症状消失的项数来判定疗效。治疗7 d后,痊愈40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2周后,痊愈59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10]。马玮莉将120例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20mg,每日3次,美托洛尔12.5 mg,每日2次,维生素B120 mg,每日3次,治疗4周;治疗组用归脾汤合四参汤加减。黄芪 30 g,茯神 20 g,当归 10 g,制远志 15 g,炒酸枣仁 30 g,白术 15 g,木香 6 g,太子参 12 g,丹参 30 g,龙眼肉10 g,沙参15 g,甘草10 g,大枣5个。每日1剂,连服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65%[11]。陈辉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淮小麦30 g,甘草10 g,煅龙牡 30 g,苦参 15 g,蝉蜕 6 g,葛根 15 g,柴胡10 g,合欢皮 30 g,丹参 15 g,蝉蜕 6 g,郁金 15 g,石菖蒲12 g,川芎15 g。水煎服,每日1剂观察4周。心脏神经症65例,治愈42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12]。刘芳将7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服养心汤加减2周,对照组采用抗焦虑、镇静剂等西药治疗,连续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6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3]。
2.3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心脏神经症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针灸可以通过局部刺激达到通行全身气血、保卫机体、调节身心的作用。在黄丽运用针灸治疗心脏神经症50例的观察中,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治疗方法:在心俞、膈俞附近及颈项两侧针刺,留针20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以症状改善程度作为标准。治疗3~5次后,患者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14]。穆广梅将72例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均分入针刺组和药物组各36例。针刺组采用耳针及体针相结合治疗;药物组口服抗焦虑药物,治疗2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针刺组治愈率为77.8%,药物组治愈率为52.8%[15]。张晶瑜通过针药并用治疗42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口服汤药逍遥散加减,同时配针刺心俞、脾俞、肝俞、内关、印堂等。结果42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且心悸、胸闷等症状改善明显[16]。
2.4 其他疗法 心血管神经症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很大关联,因此许多医家通过运用中医药和其他疗法(五行音乐疗法、耳穴压贴等)联合应用来治疗本病。如陈先菊随机将60例心脏神经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炙甘草汤加减,每日1剂,同时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黛力新每日1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17]。王玲随机将80例心脏神经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20 mg,每日3次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选用耳穴贴压,取穴:心、肝、脾、交感、神门、神经衰弱区等。按压时长3min,隔日按压对侧,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72.5%,说明耳穴压贴在治疗本病中有一定的疗效[18]。
3.1 复发率低 如何降低本病的复发率是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关键。现代医学往往只能解决患者的单一症状,因此停药后往往容易复发。近年来大量的实验证明,中医药治疗本病既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又可以降低复发率。李茜将80例心脏神经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谷维素20mg,每日3次。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通过随访时症状改善程度来评定复发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SAS评分比较: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19]。张敏将90例心脏神经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谷维素20mg,每日3次。窦性心动过速者加阿替洛尔6.25 mg,每日2次。失眠者加安定2.5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均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治疗后及1个月随访时SA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20]。由此可见中药治疗本病在远期疗效上占有优势。
3.2 副作用小 由于本病的病因尚未研究明确,故西医根治本病的有效手段比较匮乏。况且本病的复发率高,患者需长期服用镇静安神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焦虑药物等,但这些药物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如:头痛、颜面潮红、恶心、损伤肝功肾功等[21]。而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时所产生的副作用较少。姜伟超将55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予倍他乐克,每次25 mg口服,每日1次。30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22]。
3.3 改善整体状态 中医学的特色为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而明确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角度与方法与现代医学完全不同。对于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现代医学尽管能缓解患者的痛苦,但改善症状比较单一。因为临床上患者的病症往往很多,如果从症状入手治疗,用药的种类会很多。而中医中药恰恰弥补了这个不足,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调理患者的脏腑、气血、阴阳,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蒋文波应用龙氏加味温胆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30例的观察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仅优于对照组的76.67%,而且其他症状缓解率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3]。
3.4 依从性较好 对于某些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由于其症状比较严重,故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但这种患者往往不认为自己患有神志类疾病,往往拒绝服药、对抗抑郁药产生精神负担,或者服药后由于心理的抵触作用症状反而加重。中医药在治疗时会省去这些不必要的麻烦,且以患者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心悸、胸闷、胸痛、失眠等症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疗效也逐渐得到广大的肯定。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仍然有许多问题去解决,比如:1)对于本病,缺乏比较客观的疗效判定标准,临床上往往单纯通过患者口述症状为标准,结果难免会缺乏可信度;2)在研究设计中,均集中在短期效果,忽略了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长期疗效的研究。所以,我们应该以所学的中医理论为基础,并且运用现代科技,更好地完善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
[1]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4-345.
[2]罗何维.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3]王喜梅,李洁,胡瑞.苏建春主任医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举隅[J].新疆中医药,2015,33(3):33-34.
[4]姚方方,何鑫,张泉.吴时达主任医师泻火养阴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257.
[5]柳红良.赵志付教授寒热并用论治复杂性心脏神经症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5,8(3):355-357.
[6]黄金龙,黄修解.蒙定水教授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举验[J].国医论坛,2015,30(4):23-24.
[7]肖劲锋,郭志华.袁长津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6):21-22.
[8]苏琳.从肝论治心血管神经症[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2):7-8.
[9]郭明娥,周慧言.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18(72):82-83.
[10]张瑞萍,李军强,尹亚东.从郁论治心血管神经症69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52-153.
[11]马玮莉.归脾汤合四参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6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5):33-34.
[12]陈辉.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65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9):93-94.
[13]刘芳.养心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42例临床观察 [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4):42.
[14]黄丽,张琳,牟宗军.针刺背部反应点治疗心脏神经症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9):845-846.
[15]张永辉,陆鹏,刘敏.近10年针灸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应用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82-83.
[16]张晶瑜,安久云,于欣立.针药并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80-81.
[17]陈先菊,张荻.炙甘草汤加减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30例心脏神经症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7(4):50-51.
[18]王玲,刘兴奎,吴华慧.耳穴贴压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14,30(7):38-39.
[19]李茜,罗利玲.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80 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672-673.
[20]张敏,虹娜,王海箭.归脾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8(4):486.
[21]邵祺腾,杨秋莉,杜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心脏神经症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2):1-3.
[22]姜伟超,周亚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7):1146-1148.
[23]蒋文波.龙氏加味温胆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30例 [J].杏林中医药,2012,34(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