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社会发展才能够有序的进行,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而且也逐渐影响着人们的价值体系,导致违法犯罪案件数量的持续增加,其中就包括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犯罪案件。本文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为研究内容,在对当前未成年犯罪情况加以介绍的同时,分析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制情况,从多个方面提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制,从而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加以有效约束。
关键词:未成年人 犯罪 法律规制 问题 研究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较以往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法律制度体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制存在着一定的适应性问题,进而影响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针对这一情况,则需要根据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法律规制加以完善,以实现对未成年人行为的正确引导,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生的几率。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在我国法律制度体系中,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犯罪情节等具体内容,所使用的法律规制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其中,对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来说,无论其涉及到何种类型的案件,都无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可以采取其它方式进行处罚。由于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无法正确判断个人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大。
据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虽然有着明显降低,但是,从犯罪人员的平均年龄来看,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形式越发明显。由此带来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传统法律规制问题,如何采取科学的法律规制才能够实现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降低成为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对于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规制策略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制是要求未成年人对其违法犯罪行为承担对应的后果,而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社会形态下对未成年犯罪行为的有效约束。
(一)强化法律规制的约束能力
目前,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责任规制是以年龄为依据的,年龄低于14岁的则不受任何刑法处罚,但是,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趋势,14岁这一指标应当随之降低,并且,年龄也不再适用衡量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接受刑法规制的要求。首先,应当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规制年龄,根据当前未成年人案件中的平均年龄,使其能够实现对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约束的目的;其次,对于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的案件,则需要明确案件的性质,未成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而确定刑法规制过程中的适用程度;最后,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主体,监护人同样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为此,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严格管教,通过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培养,进而实现法律规制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约束。
(二)发挥法律规制的引导作用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导致其法律意识普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无法判断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通过法律规制的引导作用,可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数量得到明显的降低。为此,司法机关需要充分发挥法律规制的引导作用,开展“普法进校园”等活动,利用真实的案例,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如此一来,未成年人将意识到个人违法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而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对其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避免他们触碰法律的底线。
例如,某未成年学生在学校内经常受到他人欺凌,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意图使用管制刀具对其进行报复,通过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该同学意识到个人行为的违法性,在中止个人违法行为的同时,向学校教师、家长寻求帮助,从而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法律规制的科学化
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来说,在适用法律规制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如果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较轻,尚未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司法机关有义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不是对法律规制的教条应用,使其背负“罪犯”的身份。然而,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较为严重的未成年人,以及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服从管教等,则需要按照法律规制要求对其进行处罚,利用法律规制的强制性,使其认识到个人行为的错误,并让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依托科学的法律规制,能够对不同情况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為进行有效处理,在注重人性化的同时,也需要维护法律的权威。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制的人性化应当采取适度原则,以避免司法人员的感性因素对法律的公正、权威造成影响。
三、结语
作为国家发展的接班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增加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忽视而造成的结果。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意识到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法律规制措施,以实现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约束,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概率的发生,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锦轩.浅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其法律规制[J].法制博览,2018,(04).
[2]杨盟,黄微.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规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32).
[3]苏婉婷.新媒体报道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5,(04).
(作者简介:贾玉坤,高唐县第一中学,高中学历,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