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制造业结构调整研究

2018-01-21 09:25胡国珠郑文清潘虹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5期

胡国珠 郑文清 潘虹

摘要:文章基于效益和能耗的视角,采用产值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能耗强度等指标对江苏制造业33个细分行业的研究显示,江苏制造业的产值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能耗水平方面占优势,但都落后于长三角。从江苏内部各区域的比较来看,苏南、苏中、苏北制造业能耗与效益差异明显。由此提出江苏制造业行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调整路径并指出江苏各区域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关键词:供给侧性结构改革;产值利润率;能耗强度;江苏制造业结构调整

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但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產能过剩、能耗高、效益低等问题日益凸显。江苏省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工业规模总量大但是效益低,产能过剩明显。江苏产业结构整体偏重,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5%,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利润、高技术的特征不明显,其增加值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达43%,加拿大和法国都超过30%,英国和日本达36%,分别比江苏高出5%~18%。2015年江苏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 73.89%,明显低于81%~82%的国际产能利用率一般经验值,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状态。其中重化工业过剩更为明显。化学原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3个行业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5%;非金属矿采选、橡胶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家电制造业等4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0%。此外鉴于江苏的基本省情和能源消费结构,加上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增长,使得碳排放总量偏大,其中制造业的碳排放占比95%以上,江苏制造业碳减排的压力突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江苏制造业的高端化既包括制造业效益的提升更包括能耗水平的下降。本文结合当前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要求以及江苏省内部各区域制造业发展的差异性和协调性,从经济效益和能耗两个视角探索江苏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

一、江苏与全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效益与能耗的综合比较

本文采用产值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两个指标来衡量行业的效益水平,采用能源消耗强度来衡量行业的能耗水平。测算方法为: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能源消费强度=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总产值 。产值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测算数据来自2011年中国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2012年后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工业产值数据缺乏),制造业行业能源消耗量数据来自于2008年中国经济普查数据,统计口径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整体上看江苏制造业产值利润率(6.32%)低于全国6.9%的平均水平,江苏制造业产值效率和盈利水平不高,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的任务迫切。而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能耗方面,江苏制造业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领先且能耗强度低。但在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比较中,其产值利润率(6.32%)、全员劳动生产率(80.4万元/人)均低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分别为6.75%,81万元/人),而能耗水平(0.33标准煤/万元)高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平均水平(0.29吨标准煤/万元)。说明江苏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不明显,亟需调整制造业行业结构。

二、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制造业行业效益与能耗的比较

接下来对苏南、苏中、苏北制造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和能耗水平进行测算。整体上看,产值利润率水平和能耗水平各区差距较小,而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较明显,其中,苏中地区拥有最高的产值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拥有最低的能源消费强度,说明苏中地区制造业的盈利水平、生产效率和能耗水平都优于苏南和苏北。

(一)从产值利润率角度分析

从产值利润率角度看,苏南地区制造业的利润率水平为6.0%,低于苏中地区6.91%的利润率及苏北地区6.82%的利润率水平。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差距最大,其利润率水平仅为苏中地区同业平均水平的56%左右。除废弃资源加工业外,纺织业是苏南地区利润率最低的行业也远低于苏中、苏北的同业水平,且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能耗强度都处于不利的位置。苏南应尽快收缩该类行业规模,以提高苏南地区及江苏制造业的盈利和附加值水平。

苏中地区制造业的利润率水平为6.91%,高于苏南及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但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其产值利润率为-1.03%,全员劳动生产率与苏南、苏中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其能源消费强度也较高,因此属于无效亏损行业。此外食品制造业的利润率水平也较低,仅为4.25%,是苏中地区制造业利润率水平排名倒数第二的行业,与苏北的同行业利润率水平相差2个百分点以上,且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也低于其他两个区域,因此上述两个行业是苏中地区要收缩的行业。

苏北地区制造业的平均产值利润率为6.82%。除部分垄断行业外,饮料制造业是苏北地区利润率最高的行业,远高于苏南、苏中同业水平且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能耗强度也是同业最优,该行业应当成为苏北地区鼓励发展的行业;利润率为2.61%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是苏北地区制造业利润率最低的行业,应收缩该类行业规模。

(二)从全员劳动生产率角度分析

苏中地区制造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三个区域中最高的,为89.4万元/人,比苏北地区制造业高15.4%,比苏南地区高4.8%。且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三大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江苏省制造业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但苏中地区也有部分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落后于苏南和苏北地区,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比苏南、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分别低54%、25%,并且该行业的能源消费强度也高。因此是苏中地区要收缩的行业。

苏南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排名前十的行业中有六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高出苏中和苏北地区同业平均水平。纺织业、塑料制品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这4类行业的产值利润率低且能耗水平也较高,属于低端供给,所以苏南地区应收缩这4类行业规模。

苏北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偏低,其劳动生产率数值最高的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430.5万元/人,远低于苏南地区同业水平。其中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这3类行业的利润率水平和能耗水平均优于苏南和苏中地区同业水平。苏北地区应鼓励发展这3类行业。

(三)从能源消耗角度分析

从能源消费强度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是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能源消费强度普遍偏高的行业。苏南地区能耗强度最高,达到0.364噸标准煤/万元,但医药制造和木材加工能耗水平明显低于江苏省同行业的平均能耗水平。

苏中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为0.205吨标准煤/万元,低于江苏省制造业平均水平。除去能耗强度普遍偏高的2类行业外,只有3个行业的能耗水平高于苏南和苏北地区同业水平,分别是通信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废弃资源和材料回收加工业,这3类行业的利润率水平偏低,且后2类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也较低,是苏中地区需要调整的产业。

苏北地区在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上的能耗水平要优于苏南和苏中地区平均水平,并且这3类行业的利润率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都高于苏南和苏中地区,应鼓励发展这3类行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水生产和供应在三个区域中能耗较高且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较低,应当成为苏北地区收缩发展的行业。

三、推动江苏省制造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推动江苏制造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的目标,就要以效益和能耗为基准,努力消除无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着力扩大有效供给、创造新型供给逐步提高制造业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一)努力消除无效供给行业

研究显示,江苏制造业中的重化工业,如化学原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制品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很低,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因此江苏应严格禁止新增落后产能,同时对污染重、能耗高、工艺装备落后、安全隐患多的项目坚决予以淘汰。

具体来看,苏南地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同业利润水平最低,能耗最高,因此苏南地区要严格控制该类产能的增加,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苏中地区的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产值利润率为负值,其能源消费强度也较高,属于无效亏损行业,应该予以控制和淘汰。苏北地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行业利润最低同时也是苏北地区能耗强度比较高的行业,应严格控制该行业发展。

(二)尽力减少低端供给行业

从效益和能耗的内外比较结果来看,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行业,是江苏省制造业中利润水平低,行业附加值水平不高,且能源消耗大的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收缩这些行业规模,降低其产业比重,可以提高行业的经济效益、能源效率,推动江苏制造业供给结构升级。

具体来看,苏南地区要调整家具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规模,缩减纺织业、皮革制造业。加速产业集群升级,实现产业比较优势由纺织、化学等传统行业向医药、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行业的迈进;苏中地区则要收缩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效益偏低的行业规模;苏北地区要收缩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水生产和供应业这3类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较低的行业。

(三)着力扩大有效供给行业

研究显示,江苏医药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经济效益水平较高,能耗水平较低。江苏应该大力发展这些技术密集型行业,不断提高其产业比重,可以有效提升江苏制造业发展层次。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江苏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其产值利润利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都不高,需要引导行业内企业围绕研发创新、网络化新型制造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具体来看,苏南地区重在鼓励发展医药制造、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行业,提高行业高端化水平,以提高区域制造业的产值利润率。同时加大对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的培育,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促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技术含量和产业附加值;苏中地区制造业的效益和能耗水平较优,但主导产业种类少,应在保持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做强主导产业,以提高竞争力。其中家具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应鼓励发展并加快这些行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并适当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苏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上,如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应鼓励发展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

参考文献:

[1]沈坤荣,李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01).

[2]苗成斌,戈尚达等.创新驱动:装上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版引擎[J].群众,2013(06).

[3]赵志凌,黄贤金.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1(21).

[4]梁朝晖,效益和能耗视角下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05).

*基金项目: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开放课题《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研究》,项目编号:SK20130090-12。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