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剖媛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了党章,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内容,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在这样一个大形势下,瑞昌市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时代要求瑞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40年前,为了填饱肚子冒死在“包干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的小岗村村民,开启了农村改革的大幕;而今,小岗村的村民们为发展现代农业自愿把土地流转出去,新一轮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城乡整体关系的变化和农村自身的发展变化,已经到了需要对“三农”工作整体思路做一个大梳理和大调整的阶段。
(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求瑞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每年春节前后,会有很多城市精英返乡,面对乡村的发展现状,有很多感慨,这几年新媒体流行的“乡愁体”文章,抒发了人们对城乡之间巨大落差的感叹。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经商,乡村在衰败,老龄化、空心村、空心屋现象在瑞昌并不少见。山里雷是瑞昌市横港镇初升村下辖的六个自然村中的一个自然村,有95户人家,近400人口,近年相继外出打工,村里常年留居者,只有不足50位老弱病残的村民。村里曾发生老年人病故,两天以后才被发现的情况;曾发生老年人病倒,两天以后才被知晓、送医的情况。瑞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类现实问题。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求瑞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理论成果,那就是对当前我国社会矛盾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即人们美好生活追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趋势,具体到农民身上就有农民自身生活、居住环境以及美好生活的期望。此时的农民不仅需要一个吃饱穿暖的生活环境,还要一个能够在孩子上学、自身养老看病等社会服务上能够与城市看齐的环境。这不仅需要农村自身改革,还要结合城市发展转变农村发展思路。就过去而言,农村发展主要指的是能够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能让城市居住人群吃好、穿好就行了,但是当今并非如此。当前城市发展中,城市居住人群不仅需要丰富的农产品,还要吃的放心、吃的舒心,由此产生城市人群对生态农产品的关心与重视,另外农村发展中还要为社会提供一个优雅、干净、健康的生态环境,并未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娱乐、休闲、旅游、观光场所。瑞昌市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也是适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瑞昌市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瑞昌市是九江市首个县级市,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展速度快。2017年,瑞昌市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25亿元,完成工业固投221.7亿元,全市税收过千万企业达17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在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瑞昌市抓住契机,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尤为重要。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兴旺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一是重点抓好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农业的科技优势、品牌培育、产业链构建、集群效应的形成提供示范性经验。以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例,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2012年成为九江市和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放养鸭基地1.5万亩,饲料供应基地3000多亩,带动农户3000余户,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我国地大物博,特殊的气侯和地理环境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但优质不优价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再优质的产品,没有品牌,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瑞昌市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就要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农业品牌。也正因为如此,2017年瑞昌市夏畈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先后引进了鳗鱼养殖、苗木种植、食用菌培育等特色产业项目,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如“铜岭花”省著名商标、铜岭生态农庄“全国休闲渔业基地”“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铜岭生态农庄与宝龙山庄乡村旅游“AAA”景点等。目前瑞昌市在培育农村本土实用人才上实施了九江市2011年出台的“政府出钱、大学出力、农民受益”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对户籍在本地农村的青年人由政府进行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二)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环境基础,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田园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17年,瑞昌市共实施新农村建设点216个,其中省级点185个、自建点31个,涉及农户9810户,惠及群众37314人。科学开展“一拆三改”(拆杂、改水、改厕、改沟)、“改路改房”、“改环境”攻堅活动。第一阶段“一拆三改”改水改厕已全部完成,共完成改水9810户,占100%,改厕9810户,占100%;修建明沟及下水道137.7公里;修通进村及村内道路173公里;拆除空心房、土坯房、破旧栏舍、旱厕7420间;新栽植绿化苗木6.93万株,通过污水净化池、生物氧化池、大型三格式化粪池等建设,实现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瑞昌市武蛟乡小月村围绕“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选定坚持党建引领、丰富群众生活、发展特色产业、留住乡味乡愁、关注青少年成长、守住碧水蓝天和培育文明新风7个主题,着力打造“七彩小月”,引导农户对闲置宅基地、成片小空地、房前屋后废弃地及过度硬化区域进行绿化,形成风格各异的经济“菜园”、休闲“果园”、特色“花园”。2017年,瑞昌市还被列入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全市农村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农村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农村振兴发展的前提,更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所在。乡风文明不仅包含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农村发展中能够针对乡村产业、生态、治理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出整改的重要指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首先要着重提升农民素质水平,加大思想道德文化宣传力度,优化农村道德建设策略,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有效策略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公民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其次,要以乡村发展实际为基础,以新时代社会环境为依托,以先进技术及社会观念为核心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健康、文明、科学、合理的乡村生活方式;在乡村文明教育中,要结合乡村实际组织编撰通俗易懂,寓意丰富、娱乐性突出的文艺作品,以此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并提高村民的理解与认知,让村民更好的支持与理解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第三,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要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一村一落的事情,更是全国广大农村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不仅要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德及家风、村风建设,还要弘扬我国尊老爱幼、诚实互助、邻里相帮等传统文化,更要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知识,增加“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和“五大发展理念”等新内容,为强起来的中国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加强乡村文明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和各种群团组织的作用,使村两委干部、党员、团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切实发挥骨干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尚。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瑞昌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79户9807人、贫困村19个。近年来,瑞昌市高位推动,压实责任,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重点打造横港镇风景村黑芝麻、横立山乡红旗村吴茱萸、洪一乡长坑村油茶等5个千亩扶贫产业基地,6个乡村旅游扶贫点,完成49个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建设。瑞昌市累计投入扶贫攻坚资金8460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23个,新建或拓展壮大种植养基地124个,累计脱贫1881户5842人,贫困村退出13个。2018年瑞昌市要重点加强精准识别、扶贫投入和基层基础工作,改进扶贫作风,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五)强化工作保障
党管农村工作是乡村振兴的保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制度、人才、投入、用地等各方面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不只是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力量进行支持,而是要更多地发挥好市场作用,对城乡关系进行再调整。2018年,是乡村振兴迎良好开局的一年。瑞昌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大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作者单位:中共瑞昌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