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饱和渗流的干灰场边坡稳定分析

2018-01-21 10:03饶俊勇彭德刚李模军
电力勘测设计 2017年6期
关键词:非饱和吸力渗透系数

饶俊勇,彭德刚,李模军

(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21)

1 干灰场边坡稳定分析现状

对于干灰场边坡的渗流和稳定计算,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传统计算方法是参照水灰场,在渗流计算基础上用边坡稳定计算确定边坡的稳定系数。其中渗流计算多采用稳态饱和渗流,即忽略了非饱和区渗流作用,并参照水灰场,假定上游有稳定的渗流边界,即稳定的积水水位。但实际上,干灰场灰面上不能形成稳定水位。比如分析一个典型的降雨汇水过程:当降雨量从小到大,大到一定程度,灰场汇水及雨水量大于灰场的排洪能力时,在灰面上积水并且水位升高,随时间的延续和降雨量的减小,进入灰场的水量小于排水系统排水能力,该水位又逐渐下降,直至全部排出灰场。因一次降雨过程时间并不长,灰面上的积水过程时间也比较短,故传统算法中上游(及灰面)渗流边界是稳定水位的假设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计算结果误导设计。

多位学者研究的结论是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代替传统的饱和渗流模型才符合工程实际。对于干灰场,正常运行时受灰场内潜水渗流作用(该问题有争议,很多人认为灰场底部铺设防渗膜,灰场内不会有地下水,但实际中发现灰场下的确存在一定深度的潜水。文中不探讨这个问题,对分析趋势没影响);在降雨时,表面降雨入渗会影响灰场的渗流场,使原来的非饱和区饱和度提高,甚至抬高潜水地下水位。而且由于降雨的作用,使非饱和区饱和度提高,基质吸力下降,致使灰场边坡的稳定性降低,故一般认为降雨条件下边坡更危险。

本文以加拿大GEO-STUDIO软件为平台,利用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干灰场边坡在降雨情况下稳定。

2 非饱和计算条件

非饱和渗流理论,涉及粉煤灰的水土特征曲线(含水率—基质吸力曲线)、粉煤灰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含水率曲线、灰面降雨入渗条件等,和传统的饱和渗流理论有很大区别,对灰场渗流计算和稳定计算有较大影响。

2.1 粉煤灰的水土特征曲线

土是固液气三相混合体,在非饱和土中,定义基质吸力为空气压力(σa)和水压力(σw)的差值,即(σa-σw)。基质吸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中孔隙水的体积含水率:当体积含水率在饱和含水率以下时,体积含水率越高,基质吸力越小,接近饱和含水率时,基质吸力接近于零;反之,体积含水率越低,基质吸力越大。当体积含水率为饱和含水率时,空隙水压力为静水压力,基质吸力为零;在饱和区,体积含水率随着正的孔隙水压力增大而增大,但变化很小,即其斜率很小。基质吸力—土的体积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土水特征曲线,其为土体基本特性之一。

2.2 粉煤灰的渗透系数—孔隙水压力曲线

渗透系数—孔隙水压力曲线是另外一个非饱和土体的基本特性.在非饱和区(即负孔隙水压区),渗透系数随基质吸力增大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在饱和土中,所有颗粒之间的孔隙都充满了水,水的渗流路径就是颗粒间的孔隙,没其他阻碍。一旦空气进入(土体变为非饱和),空气占用部分孔隙,相对与水流动而言,空气填充的孔隙就成为非传导的管道,水的渗流路径变得更加曲折,也就导致了土传导水的能力(渗透系数)减小。当基质吸力越大时,更多的孔隙也就被空气所充填,渗透系数也就进一步减小。

2.3 降雨入渗条件

非饱和入渗过程中,降雨的水分有多少能够进入土坡内部,在计算中仍然存在较大的疑问,而进入土坡内部雨量的多少是对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降雨入渗量的问题仍被认为是非饱和渗流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计算中按照:以表层粉煤灰的饱和渗透系数为判别依据,灰场表面及斜坡处即入渗边界,取为流量边界或给定水头边界。如果雨强小于粉煤灰的饱和渗透系数,按流量边界处理,大小为降雨强度,如果雨强大于粉煤灰的饱和渗透系数,一部分雨水沿坡面流失,会在坡面形成一薄层水膜,此时可按给定水头边界处理。

2.4 土层强度特性

目前工程实际中对边坡稳定分析仍广泛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为了反映降雨作用的影响,Fredlund 的抗剪强度理论强调负孔隙水压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目前得到岩土界的广泛认可,公式如下:

式中:τf为非饱和土抗剪强度;C,φ分别为有效凝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σn为法向应力;σa为空气压力 ;σw为水压力;φb为随吸力变化的内摩擦角。

从式中可以看出,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除了与c、φ及法向应力有关外,还与基质吸力有关。当土体饱和时,可以认为基质吸力 等于零,退化为传统的摩尔—库仑公式,故上式又称延伸的摩尔—库仑定律。降雨时,土体饱和度和孔隙水压力上升,基质吸力 减小,抗剪强度明显减小,从理论上解释了降雨条件下滑坡产生的机理。根据上述公式,按照条分法的思想,建立整个滑动土体力及力矩平衡方程,得到极限平衡法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

2.5 降雨时程曲线

根据水文记录,四川旺苍地区24小时最大降雨量260 mm,最长降雨持续时间16天,累积降雨170 mm。广西南宁24小时最大降雨量198 mm,最长降雨持续时间24天,累积降雨384 mm。印尼芝拉扎地区,24小时最大降雨量443.8 mm(100年一遇),缺乏一次持续降雨时间记录。本计算依据印尼及国内南方地区降雨资料,初步拟定降雨条件:每天降雨150 mm,降雨持续10天。模拟一次超强降雨过程,一般降雨很难达到如此强度和持续时间。

3 计算结论

3.1 渗流场变化

依据拟定的降雨条件及估算的粉煤灰水土特征曲线、含水率—渗透系数曲线、入渗条件,以某工程干灰场边坡为算例进行计算。该干灰场边坡位于粘土地基上,由初期粘土坝和5级子坝构成,子坝均为粉煤灰修建。渗流计算结果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降雨刚开始时的渗流场,图2为强降雨10天后的渗流场。由图可见,在初始水位差作用下,灰场内形成渗流场,浸润线为单一浸润线,在浸润线以上为非饱和区,灰场下部为饱和区,即灰场上部为负孔隙水压力区;由孔隙水压力等势线分布可见,灰场上部负孔隙水压力区内负孔隙水压力较大。随着降雨持续时间延长,灰场上部负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较大负孔隙水压力区范围逐渐减小,甚至在灰场顶面出现了暂态饱和区;此时,2条主要的浸润线将灰场从上到下分为饱和区,非饱和区,饱和区,其中最上面饱和区是随降雨及渗流时间变化的,是暂态饱和区。降雨第10天时,灰场上部的浸润线基本和坡面平行,饱和区形状基本与坡面形状类似;饱和区在坡顶处最薄,向灰场内逐渐加厚,向坡脚也逐渐加厚,最厚处厚约1.5 m。但在坡脚处及第1级子坝坝顶处,出现了非饱和区。

图1 刚开始降雨时灰场渗流场

图2 强降雨10天时灰场渗流场

3.2 边坡稳定计算结果

图3示意了降雨过程中某时刻最危险滑动面位置及形状。由图可见,最危险滑动面从坡顶上穿入,从坡脚处地面线滑出,其间穿过粉煤灰层、子坝粉煤灰层和地基粘土层。通过进一步计算可得,在强降雨时,滑动面随降雨持续时间延长而向坡脚位置移动,最后进出点均在坡脚附近上。

为了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系数随时间(降雨持续时间)的变化,绘制出边坡最小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其中图4为降雨条件下最小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由图可见,在降雨条件,边坡最小安全系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即随降雨持续时间延长,边坡最小稳定安全系数降低。强降雨条件下,最小安全系数由1.306降低到1.117,下降幅度为

图3 降雨时最危险滑动面位置

图4 降雨最小安全系数-时间曲线

4 主要结论

通过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对于干灰场和封闭后的水灰场,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代替传统的饱和渗流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

(2)在强降雨条件下,在灰场表面和坡面均出现暂态饱和区。饱和区在坡顶处较薄,在顶面远离坡顶处和邻近坡脚处较厚,较厚的地方有1.5 m厚左右。随降雨持续时间延长,饱和带向下发展,降雨持续时间越长,饱和带发展深度越深。

(3)降雨入渗会使灰场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降低。因本文中模拟的降雨条件大于实际强降雨持续时间,故实际上灰场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降低幅度比计算值小。

(4)本文采用的非饱和渗流计算干灰场和封闭后水灰场在理论上是有先进性的,但缺乏实测资料,并且没考虑蒸发的影响。故用该理论计算干灰场边坡稳定,需进一步研究。

[1]卢建移, 陈群,段波.降雨对土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四川建筑, 2012,4(2).

[2]徐全,谭晓慧,沈梦芬.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2,11(34).

[3]王继华.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坡作用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与预测预报研究[D].湖南: 中南大学, 2006.

[4]D.G 弗雷德隆德, H.拉哈尔佐.合著.陈仲颐等译.非饱和土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吴宏伟,陈守义.雨水入渗对非饱和土坡稳定性影响的参数研究[J].岩土力学, 1999, 20(1).

[6]黄润秋,戚国庆.非饱和渗流基质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 2002,10(4).

[7]钱家欢, 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6.

猜你喜欢
非饱和吸力渗透系数
深水大型吸力锚测试技术
酸法地浸采铀多井系统中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拟
ROV在海上吸力桩安装场景的应用及安装精度和风险控制
深水吸力桩施工技术研究
非饱和原状黄土结构强度的试验研究
多孔材料水渗透系数预测的随机行走法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非饱和多孔介质应力渗流耦合分析研究
非饱和土基坑刚性挡墙抗倾覆设计与参数分析
河北平原新近系热储层渗透系数规律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