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萍 蒋 萍 苗丽竺
(1 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6;2 抚顺市中心医院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6;3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大连市妇产医院手术室,辽宁 大连116033)
脑梗死指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大脑血液供应异常引起脑组织出现局部缺血、缺氧性坏死的疾病[1]。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脑梗死后患者的病死率较以往明显下降,但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患者会遗留运动障碍、肢体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其中偏瘫、肢体运动障碍是较为明显并常见的后遗症,往往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严重的影响,大大降低生活质量[2]。笔者通过行为护理对脑梗死患者遗留肢体运动障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效果显著,现具体汇报如下。
1.1 研究对象:随机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分到观察组(n=37例)和对照组(n=37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5~70岁,平均(58.84±5.61)岁;病程3~10个月,平均(4.62±1.16)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5~70岁,平均(58.81±5.58)岁;病程3~10个月,平均(4.60±1.14)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均衡可比,均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加强用药指导,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心率等体征变化情况,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观察组患者施以行为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体位护理。由于患者患侧运动障碍头部易偏向健侧,易加深患侧视力、听觉触觉障碍,因此应注意对患侧进行不断的刺激,同时合理摆放体位。②按摩关节。定时按摩患者的关节,按摩患侧的肢体,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避免压疮发生。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练习。a.在穿上衣时协助患者保持坐位,指导患者健侧手于双膝平铺衣服,首先由患侧上肢穿入,再由健侧上肢穿入,然后使用健侧上肢整理上衣;脱上衣练习时,首先脱掉健侧,然后再脱掉患侧衣服。穿脱裤子时,使用健侧手上提患侧裤腿,令患侧的全脚掌着地后健侧穿上裤子后站起;在脱裤子练习时,先脱掉健侧裤子,然后再将患侧裤子脱掉。b.移位练习。观察患者的病情,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逐渐由床上坐起,同时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逐渐移位到轮椅,并逐渐过渡至上肢力量练习,防止长时间卧床而导致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c.行走练习。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站立和行走,待患者可自行独立站立5 min后指导患者进行缓慢行走训练,在患者进行行走或站立时,应注意在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的陪同下训练,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d.日常生活训练。指导患者尽量使用患侧手拿取食物,在洗脸时应使用健侧手托住面部,然后使用患手洗脸、梳头及擦脸等。
1.3 观察指标:采用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价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MA评分分别为(31.18±2.26)分、(31.14±2.31)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8.84±3.45)分、(38.92±3.52)分;两组比较,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MA评分分别为(85.25±5.42)分、(68.86±4.06)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85.73±5.68)分、(70.66±4.39)分;两组比较,P<0.05。
行为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行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行为护理干预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施以针对性的行为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受损神经的再生,并能促进运动功能的再建,从而有效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3]。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遗留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配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康复后运动功能,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的生活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