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业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的血管病变之一,主要包括心血管粥样硬化、脑血管粥样硬化和外周血管粥样硬化。颈动脉是人体浅表的重要血管之一,作为人体心脏与大脑的连接“通路”,是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之一[1]。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常无明显临床表现,病理学上仅表现为动脉血管壁内膜局限性增厚,因此早期并不容易确诊。一旦粥样硬化斑块发生脱落,极易形成栓子,导致脑梗死、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超声是目前临床诊断粥样硬化最为常用非创伤性检查手段之一,在分辨率和可重复性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诊断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我院2013—2017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诊断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167例,全部患者超声诊断影像学资料充足,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7例、女70例;年龄67~84岁,平均(74.8±6.5)岁。合并症:高血压36例、冠心病21例、高脂血症19例、糖尿病31例;既往出现肺栓塞12例、脑梗死9例、心肌梗死17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常规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定在7~15 MHz。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颈部,将颈部略垫高,保持头部轻度后仰。超声扫查顺序依次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扫查方向包括纵向扫查和横向扫查。主要观察内容包括:血管狭窄程度、血管内膜增厚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并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特征[2]。本研究主要观察血管为双侧颈内动脉。
1.3 评价标准
1.3.1 血管狭窄程度 轻度狭窄:血管狭窄率<50%,血管最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120 cm/s。中度狭窄:血管狭窄率50%~70%,血管最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120~170 cm/s。重度狭窄:血管狭窄率71%~99%,血管最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170 cm/s。闭塞:表现为闭塞段内可见血栓,其中无血流信号[3]。
1.3.2 血管内膜增厚程度 Ⅰ型增厚:表现为颈动脉内膜局限性增厚,厚度范围1.0~1.5 mm,回声增强,血管壁不规则。Ⅱ型增厚:表现为内膜局限性增厚,厚度≥1.5 mm,回声增强,血管壁不规则。Ⅲ型增厚:表现为内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突入血管腔,斑块局部可有钙化或者血栓附着[4]。
1.3.3 斑块性质分类 硬斑块:主要表现为强回声的钙化性斑块。软斑块: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的脂质性斑块。混合型斑块: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和强回声混合,钙化成分和脂质成分混杂[5]。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2.1 血管狭窄程度 颈内动脉左侧狭窄65例(38.92%)、右侧狭窄61例(36.53%)、双侧狭窄41例(24.55%),共计208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51处(24.52%)、中度狭窄101处(48.56%)、重度狭窄35处(16.83%)、闭塞21处(10.10%)。
2.2 血管内膜增厚程度 血管内膜增厚1处78例(46.71%)、2处50例(29.94%)、3处39例(23.35%),共计295处。其中,Ⅰ型增厚114处(38.64%)、Ⅱ型增厚101处(34.24%)、Ⅲ型增厚80处(27.12%)。
2.3 斑块性质分类 斑块1处54例(32.34%)、斑块2处73例(43.71%)、斑块3处40例(23.95%),共计320处。其中,硬斑块144处(45.00%)、软斑块93处(29.06%)、混合斑块83处(25.94%)。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也是一个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因素参与的过程。迄今为止,医学界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能够全面阐述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理论机制[6]。因此,目前并未有特别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手段。该病进展缓慢,发病隐匿,而且往往在疾病初期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仅是在血管壁上沉积着的“小斑块”。随着“小斑块”逐渐增多、增大,动脉壁逐渐变硬、变厚,官腔变细,血流变慢、受阻,甚至中断。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计弹性动脉和富含弹性纤维的肌性动脉,而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变性后动脉壁变薄,可引起动脉扩张类病变。随着临床症状的出现,才逐渐引起患者的重视,进而通过检查确诊。本研究中,我们旨在对颈内动脉血管内膜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收集了167例经超声诊断的老年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病例,经汇总共计208处狭窄、共计295处增厚、320处斑块。而且,上述超声检查声像可以进一步细分,即血管狭窄程度、血管内膜增厚程度和斑块性质分类均可评价。这充分说明了超声在诊断颈内动脉血管内膜粥样硬化方面的优势。综上所述,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筛查手段推广应用。
[1] 袁娅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应用B超诊断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2017,11(36):67-68.
[2] 赵加根.社区259例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超声筛查情况分析[J].特别健康,2017(22):226.
[3] 周迎春.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3):71-72.
[4] 乔锋利,袁建军,陈雪英.超声造影在评价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63-1664.
[5] 孟蕾.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判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48):56-57.
[6] 张慧,陈跃鑫,刘暴,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10):78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