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海
(铁岭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肺癌在我国高发,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之首,与肺癌各个方面相关的研究均可见,其中手术治疗,尤其是微创手术治疗研究占比较高。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作为其中的微创治疗方式,具有手术切口及不良干扰较小等优点,但是本类手术对患者疼痛介质表达的影响研究相对欠缺,因此本研究中我们即就胸腔镜与开胸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介质表达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的6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开胸手术组)30例和B组(胸腔镜手术组)30例。A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为41~73岁,平均年龄为(62.6±7.7)岁,TNM分期:Ⅰ期者6例,Ⅱ期者15例,Ⅲ期者9例;分类:鳞癌者18例,腺癌者12例。B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为41~74岁,平均年龄为(63.0±7.4)岁,TNM分期:Ⅰ期者6例,Ⅱ期者15例,Ⅲ期者9例;分类:鳞癌者19例,腺癌者11例。A组与B组的上述基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组患者进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首先进行麻醉,然后取第5、6肋间做手术切口,入胸后对病灶进行探查,常规切除病灶及对淋巴结进行清扫,进行其他手术的后期处理。B组患者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首先进行麻醉,以健侧卧位接受手术治疗,于腋中线第7肋间、腋前线第4肋间做胸腔镜置入孔及手术小切口(3~6 cm),然后在胸腔镜辅助下对病灶及周围组织进行探查,常规切除病灶及对淋巴结进行清扫,进行其他手术的后期处理。然后于手术前和手术1 d、3 d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部分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疼痛介质(PGE2、SP及β-EP)水平,检测方法为ELISA法,然后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检验:数据检验软件为SPSS18.0,计量资料的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方式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前A组的血清PGE2、SP及β-EP水平为 (123.63±15.35) pg/mL、(3.63±0.45)μg/L及(75.65±8.43)ng/L,B组的血清PGE2、SP及β-EP水平为(124.10±14.98)pg/mL、(3.70±0.42)μg/L及(76.01±8.35)ng/L。
手术后1 d A组的血清PGE2、SP及β-EP水平为 (192.65±21.35) pg/mL、(11.61±1.65)μg/L及(108.72±13.42)ng/L,B组的血清PGE2、SP及β-EP水平为(160.24±17.87)pg/mL、(8.40±1.30)μg/L及(90.01±10.78)ng/L。
手术后3 d A组的血清PGE2、SP及β-EP水平为 (186.72±19.93) pg/mL、(9.42±1.46)μg/L及(98.98±10.99)ng/L,B组的血清PGE2、SP及β-EP水平为(140.66±16.20)pg/mL、(5.57±0.60)μg/L及(78.78±8.10)ng/L。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PGE2、SP及β-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3 d B组的血清PGE2、SP及β-EP水平显著地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肺癌根治术是临床中治疗本病的有效常见方式,与肺癌根治术相关的研究众多,而随着胸腔镜微创技术在本类手术中的应用,手术创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此与创伤相关的机体应激随之得到有效控制,而机体不良应激不仅仅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且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与恢复速度等多个方面有较大影响[1]。疼痛介质作为机体疼痛应激程度的重要反应指标,对患者的创伤恢复效果及机体舒适度等多个方面的监测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PGE2、SP及β-EP等疼痛介质表达明显低于开胸手术患者,说明胸腔镜冬至的疼痛应激程度较低,且术后的恢复较快,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奠定了基础[2-5]。因此,我们认为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控制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1] 张世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疼痛应激及代谢反应的影响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3):413-415.
[2] 杨威.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0):3171-3174.
[3] 赵章勇.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完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8,8(2):150-151.
[4] 时敬峰,韩景田,孙超.氟比洛酚酯联合地左辛对开胸肺癌根治术全麻 苏醒期镇痛效果的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6):44-46.
[5] 史永康,李新华,李虹.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