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4.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22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普遍和最迫切解决的并发症,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往往遗留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该疼痛顽固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1]。近年来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100个带状疱疹发病人群中,就会有20个发展成为PHN,其发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性[2]。目前,西医对PHN的治疗有口服药物治疗、局部疗法、微创介入疗法及联合治疗等,中医通常使用中药内服结合外治法治疗。但疗效欠佳,且毒副作用无法避免。壮医药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门医学,其理论体系及诊疗技术特色鲜明,在治疗PHN上具有操作简易、提材方便、成本低廉、疗效突出、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势。现将近年来应用壮医外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总结,综述如下。
壮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健康状态归结于“通”、“动”、“衡”,通即三道两路(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通畅,“动”即天、地、人三部之气协调同步运行,“衡”即气血阴阳平衡。《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提出气血失衡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的学术思想[3]。壮医“龙路”相当于人体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枢纽和通路,壮医“火路”相当于人体的大脑和神经,是信息传导感应的通路,“火路”与西医学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在组织结构、病理生理及临床功能方面具有相似性[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龙路、火路病范畴,壮医称为培额。壮医认为,各种毒邪蕴积于肌表,使龙路、火路网络分支阻滞不通,终致气血失衡,三气不能同步;或体质素虚,脏腑功能不调,毒邪内生,传变龙路、火路,而导致本病的发生[5]。“毒”是引发PHN的重要因素,“虚”是 PHN 发生的内在条件,“瘀”是引起 PHN 各种症状的直接原因。具体治疗时以“逐瘀、解毒”为主,兼以“调气”,辅以“补虚”。
壮医认为,道路主气血,通体表。壮医外治疗法通过刺激体表某些穴位,一方面可调节、激发或通畅人体气血,使之均衡畅通。另一方面可激发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加速瘀毒吸收或排出,使气血复归,三气同步,疾病自愈。壮医外治疗法包括壮医普通针刺术、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熏洗疗法、壮医竹罐疗法等,是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民族特色的疗法。
2.1 壮医普通针刺术 壮医普通针刺术以壮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主张道路理论,强调无痛针灸,让患者在享受中治疗,不追求产生“酸、麻、胀、重”等针感。既沿用中医针灸穴位,也总结归纳自己的特定穴位,如梅花穴、莲花穴、葵花穴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尤其对肿块、瘙痒性疾病、痛证及一些脏腑疾病疗效甚佳。文彬等[6]治疗艾滋病合并PHN患者50例,治疗组选取脐内环穴 (肾、脾、肝)[7]三阴交、内关、阿是穴等进行壮医针刺,每次治疗留针30 min,同时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与口服止痛及营养神经药物对照观察,连续治疗15 d,治疗组疼痛缓解明显,随访1年,无特殊不适。说明壮医治疗不仅可以短时间缓解疼痛,还可以有效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2.2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广西壮族地区独有的民间治疗手法,药线分为三种规格,制作工序独特,需选取30多味名贵壮药制备药酒,将苎麻线浸泡至8~15 d,在治疗时将药线取出,以珠火快速点灸患者体表的相应穴位或局部病灶,借助珠火的热力使药效充分发挥。点灸手法也尤其重要,即轻病用轻手法,重病用重手法,普遍用中手法。此法通过“三道两路”,调整气血恢复平衡,促使人体正气康复,目前多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痛症及皮肤疾病。曾红兵等[8]将60名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严格按照《壮医药线点灸穴》进行选穴、施灸,同时配合中药外敷,对照组为单一因素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可以明显激活人体免疫细胞,有效减轻疼痛。杜艳等[9]把120名PHN患者平均分为3组,A组为药线点灸组,取病灶局部进行施灸,B组在此前提下辅予针灸,针刺以少阴和厥阴经为主,根据病情随症加减,C组为药物组。药线点灸配合针灸,二者一温一疏,气血畅通,通则不痛,结果B组改善PHN患者病情症状最显著。李晶晶等[10]取莲花穴、梅花穴、手三里、合谷等穴进行药线点灸治疗40例PHN患者,与火针组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疗效相当,但壮医药线点灸能加速抗炎因子 IL-10的产生,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李晶晶等[11]治疗PHN患者29例,采用2号药线在带状疱疹周围、手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位上施灸,采用中手法,一穴点灸1~3次,对照组27例予口服芬必得和甲氰咪呱片治疗。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有7例服药后出现胃肠道不适,药线组总有效率为96.55%,且无不良反应。陈攀等[12]设计空白组及正常组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火针治疗及药线治疗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四组患者的p38MAPK基因表达,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药线观察组p38MAPK表达趋于正常健康人且VAS评分下降明显。陈攀等[13]还发现壮医药线点灸可以调控PHN患者患处皮肤JNK 基因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减轻临床症状。林辰等[14]将56名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药线点灸壮医特定穴葵花穴、梅花穴、手三里等穴,对照组按照皮肤科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表明药线组缓解后遗神经痛优于西药组,治疗4周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游潞等[15]选取平均年龄在34.35~54.85岁之间的60名带状疱疹患者,其中32名患者采用中重度手法点灸局部葵花穴、血海、足三里等穴,然后用蛤蟆酊浸湿纱布敷于皮损处,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到96.88%。卢晶晶等[16]运用壮医药线点灸骶尾部结合温针灸治疗肚腹部,使带状疱疹引发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痊愈,腧募穴相辅相成,前后刺激,通过经络刺激,使气血转归,人体康复。李艳玲等[17]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随机两组,B组予口服西药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施以药线点灸,结果显示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实验说明药线点灸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疗效。
2.3 壮医莲花针拔罐疗法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是一种壮医特色疗法,是运用壮医特制的莲花针叩刺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配合拔罐以起到防御及治疗疾病的疗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选用壮医莲花穴及背廊穴,多用于治疗痛症、谷道疾病及皮肤疾病。具体操作:经碘伏消毒后,使用莲花针叩刺壮医莲花穴及背廊穴,使皮肤潮红、微微渗血,再于穴位上施以拔罐,将瘀血吸拔出来,留置10 min后起罐,清洁皮肤,再予碘伏消毒。本法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疗效,使三道两路畅通,气血均衡,以达到“釜底抽薪”的疗效。黄瑾明等[18]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治疗组取龙脊穴、夹脊穴、肩井及阿是穴以莲花针轻轻叩刺,皮肤微微渗血为佳,在施术部位上拔罐并留置5~10 min,最后辅以壮医通路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疼痛评分均优于普通针刺对照组。彭锦绣等[19]治疗PHN患者30例,先予壮医莲花针叩刺壮医夹脊穴,在叩打部位上拔罐,吸出瘀毒血液,再配合两面针、银花藤、鸡血藤等中草药熬制的药液进行局部湿热敷,同时注重护理方法,结果有效率高达86.67% 。
2.4 壮药熏洗疗法 壮药熏洗疗法是用壮族地区特有的草药煎煮,将药液沸腾以后产生的蒸气熏蒸局部或全身,待水温下降至可耐受再行沐浴。本法适用于跌打损伤及皮肤病。冯桥等[20]拟壮药“七仙散”治疗疱疹遗留神经痛52例,方中以芒果叶50 g为君药,其余药物有红药、莪术、山乌龟、薛荔果各30 g ,田七、了哥王各20 g,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完全消失38例,症状改善10例, 总有效率高达92 .3%。范小婷等[21]观察发现壮药疱毒清洗液可以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缩短皮损结痂及修复时间,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不留后遗症,患者易接受。陆璇霖[22]治疗带状疱疹150例,选取七叶莲、救必应、水杨梅、两面针等广西特有草药煎煮,用药线点灸治疗1 h后外洗患处,连续治疗3~10个疗程,患者神经疼痛明显减轻。
2.5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是将竹罐置于壮医特制的药液中浸泡煮沸,可根据疾病选取不同的汤药,治疗时将竹罐从沸水中捞出,利用热力将药物竹罐吸附在相关穴位上。本法适用于痛症,尤其在治疗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方面获得较高造诣。程先明等[23]将62名PH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药线点灸结合竹罐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程先明等[24]选用30例临床确诊为带状疱疹患者,治疗组15例予药物罐吸拔于疱疹病变部位,再点灸皮疹周围及反应点,对照组15例予阿昔洛韦片口服,两组均治疗两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达80%,而对照组治愈率只有33%。
2.6 其他 冯立峰等[25]用梅花针叩刺并拔罐治疗38例PHN患者,另外38例患者单用西医治疗,治疗30 d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下降明显,总有效率(86.84%)较对照组(71.05%)显著。壮医针挑疗法是用一种特制针或大号缝衣针,在常规消毒后,在相应的皮肤异点上针挑刺激或挑出皮下纤维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治疗皮肤科疾病有效率达61~87.5%[26]。壮医刺血疗法通过浅刺出血,或在针孔处拔罐、挤压使瘀血加速排出,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祛毒外出等功效[27]。
壮医外治疗法是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抗争中积累的宝贵医疗经验,经过不断的挖掘整理及再提升,壮医外治法逐步成熟完善,具有简便易学、价格低廉、取材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广泛适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甚至一些疑难杂症。笔者发现壮医外治法治疗PHN的相关报道文献也逐年增多,很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慕名而来,反映壮医药文化逐步被推广,也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①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同施术者在选穴定位、治疗手法、治疗工具选择、治疗时间的把控等方面差异较大,应系统化规范化。②临床样本量过少,缺乏大样本。分组单一,多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多为对照组加其他因素,而对照组常是单一因素,得出的结果缺乏科学性。③治疗疗程较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情易反复,病程缠绵难愈,绝大部分患者有效即终止治疗,缺乏巩固治疗及长期随访。④机制研究少。实验机制研究仅限于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针刺及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等其他壮医外治疗法却鲜有报道,缺乏一定的深入性。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强临床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壮医外治疗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