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宁市老黑山镇,157222
多少年来,对于寒带养蜂养双王群还是单王群好,哪种方法体现的经济价值高,始终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笔者几十年来在寒地养蜂,不同时期、不同目的,按蜂场群数总量的百分比进行合理饲养单王群和双王群,实践证明,经济效益要高于其中任一单一的饲养模式,按比例饲养不等数量的单王和双王群能提高产卵量,增强群势,尤其是越冬群势都能达到或超过越冬标准,达到“四高”:产蜜高、产浆高、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高;“三强”:采蜜群势强、越冬群势强、春繁群势强。
1.春季到5月15日前,最晚不超过5月25日,用产卵王组织双王群,主要目的:为采集椴树蜜适龄蜂打基础。在有限的适龄蜂培育期间最大限度增加产卵量,这时期组织双王群,产卵王的来源从三个方面解决:第一,春繁群势强的前提下,早育王有利于组织双王繁殖;第二,越冬备用王;第三,提前购入生产用王。
每年5月20日前,在寒带地区蜂群基本都能达到6~8框足蜂,子脾数量达到5~7张子脾,此时蜂群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工蜂哺育力大于蜂王产卵力。并且外界气温稳定,蜜粉不断,这是充分利用双王产卵繁殖最佳时期,既增加繁殖速度,又培育适龄蜂数量,还可减少分蜂热发生。
2.秋季培育越冬适龄蜂前5~7天组织秋繁。在寒带秋繁大致确定在8月10~20日之间。可利用双王单箱繁殖,在不影响秋蜜生产的前提下,多组织蜂群双王秋繁。实践证明,双王秋繁的越冬蜂比单王繁殖每群少2~3框蜂,利用椴树蜜流蜜中期培育王台。8月1日左右出房,8月15日前新王产卵,将生产群蜂量平分,组织双王秋繁。
3.组织双王越冬群:秋繁结束,调整双王秋繁群内子脾数量,双王每侧应达到4~5张子脾,多余提出补给单王群,双王群越冬群势应达到每侧4~5框蜂,单王群应达到5~7框群势。同时按比例双王主副群越冬群,用单箱分主群和副群同箱越冬,主群蜂数应达到5~6框,副群同箱越冬,副群在1.5~2框足蜂为宜,其目的是副群做备用王,为次年春季补王和春繁时使用。
1.春季当蜂群进入快速增长期,在繁殖第一蜜源适龄蜂前5~7天组织,采用标准箱饲养,可利用巢继箱分两区,上下各一只产卵王,继箱单开巢门。采用卧式箱饲养,直接平分巢脾和分蜂数进行繁殖。
2.秋季组织双王标准箱,可以利用巢箱双王繁殖,继箱双区通用,继箱做巢箱,双王共用哺育区,子脾过多,每侧提出1~2张补入单王群,以防产卵空间不足。
3.有计划组织部分巢箱双王群,将双王群蜂量控制到越冬群势双王总蜂量不超过6~7框蜂,双王总蜂量不低于4框足蜂,达到越冬标准。
4.组织双王繁殖,尤其秋繁时期效果最佳。秋繁结束后,单王越冬,都能达到理想的越冬群势。采取卧式箱秋繁,如每侧能达4~5框足蜂,就应保留双王越冬,这也是卧式箱大箱体的优势。也可以利用卧式箱分别主副群越冬,主群为独立群,副群做备用王或春繁前利用强群多余的蜂量补足,成为独立的春繁群,自然就扩大群数,还可以利用备用王来补充越冬失王群,以免减少蜂群总数量。
以上标准箱和卧式箱秋繁时,组织双王群,蜂王主要来源一是在8月10日前培育的新王,二是利用流蜜期单王群提出保留老王来满足用王的量。
1.单王群在繁殖椴树采集适龄蜂时,应将早春培育1批新产卵王换入,将换出的老王组织双王群早繁,还能提高单王在培育适龄蜂期间产卵效率,不易出现分蜂热和进入流蜜期出现自然分蜂,椴树适龄蜂培育结束后应控制蜂王的产卵量。
2.双王群应当在繁殖适龄蜂结束时,及时提1只产卵王另组成小群双王群备用,为秋繁做准备。因双王繁殖子脾数量多,在满足生产群子脾数量的同时,可将多余子脾补弱群或补单、双新产卵王群。将双王群提出蜂王的一侧做哺育区,把另一侧有王区封盖子脾全部提到哺育区,产卵区只留卵、虫、空脾,减少巢脾数量来控制蜂王产卵量,利用分区来控制分蜂热的发生,要定期查看有无王区、王台,以免出现处女王或自然分蜂。当外界进入流蜜初期,再将隔王板取出,重新调整布置采蜜群。主要目的在繁殖适龄采集蜂时间内,利用双王产卵优势补充单王的缺点,充分利用双王繁殖单王取蜜,群势比全部单王群要强大,同时提高产量。此方法在南方蜂场使用比较普遍,而寒地采取此方法不普遍,主要问题是寒带越冬时间,春繁群势普遍不强,过早组织双王群,原群蜂数不足;另一个原因,培育新王,因群势和天气影响,很难达到。如果要达到双王繁殖,必须春繁群势不低4框足蜂,否则很困难。
3.单王和双王在秋繁期的管理,应充分利用老王秋繁来提高越冬群势。秋季繁蜂与春季不同,因蜜源气候等原因春季和秋季正相反,所以秋繁尽最大努力多采取双王秋繁,而春繁相反,秋季蜂王产卵量渐渐减少,外界蜜粉源越来越少,根本不会出现分蜂热。据上述情况,秋繁尽量组织双王或多王繁殖,当秋繁结束,再按蜂数留王,强群可多保留一部分双王群越冬,否则就利用单王越冬。单王群如过弱,可从双王群提补。笔者十几年来利用此方法秋繁,不管单王群和双王群都很强,效果很好。
1.组织时间一定准确,不宜过早或过晚,否则效果不理想。要根据本地繁殖适龄蜂的时间提前5~7天组织为佳。也可提前组织双王交尾群培育新王,新王产卵后再补强。
2.双王群繁殖到一定数量,应保本群蜂数的前提下再补单王群,应保证双王群的产卵空间和一定的蜂数。组织双王群春季蜂数不能低于6框足蜂,秋季不能低于8框足蜂。
3.春季单王群在适龄蜂结束时,流蜜前7~10天换入新王或在5月20日前换入新产卵王,以免单王变双王过早,出现自然分蜂。
4.组织双王季节性繁殖,不需双王同龄,而组织越冬双王群应双王同龄。
5.双王组织比例,早春应到全场50%~70%,秋繁达70%~90%的比例,才能体现季节性组织双王群的优势,越冬双王群比例在40%左右,贮王群越冬比例在10%~15%。越冬双王群总蜂数不超过6框足蜂,单王群不超过7框足蜂。双王群过强越冬不安全,可采用单王单箱越冬。单王群过强,可提出部分子脾或幼蜂补弱群,也可利用备用王,多箱联合分蜂做越冬群。
采取此法对寒带养蜂增产增效,越冬群势强弱起到决定作用,具体优点下面几方面:
1.在不同时期组织一定数量的双王群,能达到养蜂人的生产需求,采蜜群势、越冬群势、产浆量都比单王优越的多。
单王群和双王群在群势上的比较,通过实践证明,利用季节性组织双王群繁殖采集和适龄越冬蜂差别较大,如双王群培育椴树适龄采集蜂数量到流蜜期前基本能达到14~18框蜂,而单王群也就能平均达到12~15框蜂,而双王群培育适龄蜂的数量平均达到8~10框蜂,而单王群平均才达4~6.5框蜂。
2.利用双王繁殖、单王取蜜,既多繁蜂,又能提前换新王。进入流蜜初期,还分出一个副群,减少分蜂热,避免自然分蜂,提高产量,一举四得。
3.早春双王繁殖还可以利用多余的子脾补充弱群。
4.不足之处:饲料消耗过多,管理上费时,需王量大。但按支出和收入的比值计算,我认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