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8-01-21 11:38:10赵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七氟醚肌瘤芬太尼

赵丹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 是一种良性的肿瘤, 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产物。通常情况下无明显临床症状, 偶见月经量增多、痛经或腹部有压迫感, 多数是在健康体检或者妇科检查时发现, 手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 围经期妇女一般不需要治疗, 绝经后可逐渐萎缩或消失, 可通过定期复查对平滑肌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1]。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治疗方法, 七氟醚是新型的麻醉药物, 能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诱导速度、苏醒快, 不会对患者机体产生较大干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24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20例。对照组年龄35~63岁, 平均年龄(49.2±14.6)岁;体质量指数(BMI)22.8~27.5 kg/m2, 平均BMI(25.15±2.35)kg/m2。观察组年龄35~64岁, 平均年龄(49.5±14.5)岁 ;BMI 22.7~27.4 kg/m2, 平 均 BMI(25.05±2.3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12 h开始禁食, 6 h禁止饮水, 术前均通过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和咪达唑仑实施麻醉诱导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两组均采用瑞芬泵注射麻醉维持。

对照组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行静脉复合麻醉方案, 丙泊酚用量:2.2 mg/kg、瑞芬太尼用量:0.03 mg/kg, 艾司洛尔用量:0.5 mg/(kg·min)、咪达唑仑注用量:0.14 mg/kg和罗库溴铵用量:0.15 mg/kg, 为患者插好气管并连接好呼吸机将呼吸参数设置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35 mm Hg(1 mm Hg=0.133 kPa)。

观察组使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 采用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呼吸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 瑞芬太尼用量:0.03 mg/kg、七氟醚吸入浓度为:1%~2%、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1.0 MAC。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根据MMSE[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进行评分, 分值范围:0~30分, 分值越低认知功能越差;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两组麻醉后HR、SBP、DB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MMSE评分为(29.25±3.31)分。观察组MMSE评分为(29.26±2.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7, P>0.05);治疗后, 对照组MMSE评分为(26.87±2.31)分, 明显低于观察组的(29.18±2.8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6,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4, P>0.05);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9,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12.50%(15/120)、嗜睡17.50%(21/120)、呼吸不畅10.00%(12/120)、头晕8.33%(10/1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2.50%(3/120)、嗜睡4.17%(5/120)、呼吸不畅2.50%(3/120)、头晕1.67%(2/120)。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3%(13/120), 低于对照组的48.33%(58/1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503,p<0.05)。

2.3 两组麻醉后HR、SBP及DBP比较 麻醉后, 观察组HR为(72.21±4.45)次/min高于对照组的(65.62±6.75)次/min,SBP(118.21±9.58)mm Hg高于对照组的(95.57±9.35) mm Hg,DBP(69.78±7.91)mm Hg低于对照组的(59.08±6.91)mm 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9、18.527、11.160,p<0.05)。

3 讨论

近年来, 七氟醚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是一种卤素吸入型麻醉药物, 挥发性和溶解度较低, 能够快速起到麻醉效果, 恢复时间短, 能够有效保护患者机体器官, 并且在吸入时没有特殊气味, 仅对患者呼吸道产生较轻微的刺激, 有助于使麻醉诱导顺利进行[2,3]。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临床麻醉药物, 是超短效的阿片受体激动剂, 有强效的镇痛功能, 在静脉注射后1 min左右就能达到血-脑平衡, 迅速在血液和组织中水解, 瑞芬太尼还有起效快、消除快, 维持时间短等特点, 由于其半衰期时间只有6 min, 终末衰期约15 min左右, 因此可被迅速清除, 不会在机体进行累积, 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便可恢复自主呼吸, 对术后苏醒影响较小,靶控输注能够准确控制瑞芬太尼的使用量, 使麻醉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4,5]。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起到协同互补作用, 七氟醚可以迅速实现麻醉效果, 联合瑞芬太尼强大的镇痛效果,可以有效对患者进行麻醉和镇痛, 降低机体应激反应, 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手术完成后, 停止瑞芬太尼的输注便能迅速恢复患者自主呼吸, 停止七氟醚的吸入后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醒, 有效降低了麻醉药物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6-9]。

公丕英等[10]认为七氟醚对患者认知系统产生的伤害较少, 不会影响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本研究对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方案与对照组丙泊酚-瑞芬太尼行静脉复合麻醉方案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施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方案不会对患者认知系统产生较大伤害;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嗜睡、呼吸不畅以及头晕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丙泊酚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良反应,七氟醚对患者呼吸道刺激小, 麻醉更稳定、安全。

综上所述, 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方案是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理想麻醉方式, 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提高麻醉的平稳性, 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是安全理想的麻醉方案。

猜你喜欢
七氟醚肌瘤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