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粉玲 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养猪户销售猪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大的规模场甚至每周都会有销售。正因为该项工作经常在猪场出现,而且也是猪在猪场逗留的最后环节,大家似乎不是很注重一些细节,忽略了猪的习性,动用木棍驱赶活猪,甚至用铁钩划伤猪,造成售猪时猪体满身伤痕,出现红斑血斑,造成猪的外表品相不好。笔者在下乡时也很关注猪场售猪时面临猪难赶、装车难的问题,通过调查思考提出了改进建议。
目前,从丹凤县猪场实际来看,小户主要是靠人工抬猪装车,大户主要有固定式猪台,规模场主要有塔吊式和滑梯式猪台。
1.人工抬猪。在农村,小散户猪场多采用此方式。在出售猪时请邻里亲朋帮忙,将选定的目标猪由两人揪住猪耳,一人抓住猪尾,其他1~2人在两边协助,将猪赶到装猪车边,共同协作抓住猪的腿、耳、尾抬上车。这种方法尽管成本低,但对猪应激较大,经常出现猪耳拉伤、猪腿跛行,在缺少人帮忙时,很难完成装猪任务。
2.固定式猪台。在中小型猪场多采用此方式。一般猪台由缓坡跑道和入口台组成。缓坡跑道多数宽0.6~0.7米,目的是让猪在行进时不能调头逃逸;用砖围墙并水泥抹面,高度0.7~0.9米,防止猪拥挤从高处跌下;坡面水泥硬化粗面,不伤猪体便于行走。在入口台一般修建1~3个出口,满足装车需要,最低一台出口,一般高出装猪车地平面1.3~1.4米;二台出口高1.7~1.9米;三台出口高2.2~2.3米。一次投资,长期受用。但是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坡度过大,猪行走困难的情形,只有在外力驱赶下,强行装车。不但费时费工,而且也常出现猪体红斑现象。
3.塔吊式和滑梯式。在规模养殖场多采用此方法。塔吊式主要有转猪跑道、活动猪台、升降器、地磅组成。猪跑道由育肥舍猪舍通向装猪台,宽度一般在0.6~0.7米,围墙有砖结构或栏杆结构,高度0.7~0.9米;活动猪台一般一次可搭乘4~6头猪,可根据装猪车的运载量,用升降器将猪台提升到相应高度,然后打开出口护栏,将猪赶入车栏内,装猪完成后一次称重。滑梯式与塔吊式类似,猪台固定并置于地磅上,与滑道入口端连接,滑道出口端高度用滑轮调节,与运装车相连。其优点是相对省时省工,方便操作管理,缺点是需要定期维护。
1.雇佣人员急躁情绪。规模猪场销售猪是一件又脏又苦又累的事,百头猪装车过程要持续2~4个小时,如果没有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和绩效管理,多数场内从业人员是不愿主动去干的。即便被安排装猪,他们带着情绪很难平静地对待此项工作。有时情绪会不由自主地转移到猪的身上,木棍抽打猪等现象普遍存在。
2.装猪台通道坡度大。在调查中发现,猪有时不愿走上装猪台,其实是装猪台坡度过大,坡长太短,造成猪前行困难,只有借助人力才能走上去。
3.环境造成猪群应激。育肥猪群从出生一直生活在相对狭小的空间,接触的人员也是很有限的。当猪在出售时,被从熟悉的环境赶到一个陌生环境,胆小怯懦是在所难免的。在狭小空间缺乏运动,从百米处行走到装猪台也是对猪肢蹄的强度损伤。加之,猪群的群居性和结构的位次性被破坏,对猪造成的应激是很大的。
1.明确销售人员。养殖场参与销售猪的人员,一般选定为同批饲养人员,或相邻猪舍的饲养人员,由于猪的嗅觉灵便,他们会嗅到同类气味,没有较强的应激。同时确定3~4人即可完成赶猪或装车任务。养殖场要将装猪人员的工作职责与绩效报酬挂钩,增强责任意识。一般从事种猪、保育猪、产房的饲养工种人员及配种、繁育人员,尽量不要参与销售活动,避免病菌交叉传染。
2.改进运转猪台。装猪台一般修建在与销售猪较近的猪场生产区外下风向处,转猪通道两边高度在0.7~0.9米,宽度0.6~0.7米,通道路面水泥硬化拉毛即可。装猪台坡度控制在2%~3%,即从猪舍到出猪台需要足够的缓冲距离,确保销售猪能够顺利走上运猪车。如果因场地有限,就需要在装猪台附近修建一处预售猪栏,将猪提前赶入留置,让其熟悉环境。
3.降低应激影响。在确定预售猪后,应在出售前6个小时让猪充分进食,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在装车前1~2个小时,由饲养员逐栏分批将猪赶出猪舍或赶入预售猪栏,让猪充分休息后装车。装车时由同批猪的饲养人员指令引导或手势驱赶,将猪引上猪台,避免强烈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