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建英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和新的课改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師应该引领孩子们少一些“看客”行为,多一些自主实践;少一些直接灌注,多一些有效追问;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探究延伸,在“多”和“少”的取舍中拓展摇曳生姿的物理新时空。
关键词:物理探索;自主实践;有效追问;拓展探究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尽管和其他物理探究一样平平常常,但这并不妨碍“内能和热量”一定是孩子们最愿意探究的一个课题。因为它切入的角度实在太多,比如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比如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之改变……总之,只要你想、只要你乐意、只要你努力,都可以从多个窗口和路径去寻找和发现“内能”的更多奥秘和魅力。
一、少一些“看客”行为,多一些自主实践
在网上观看过好几节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的公开课,发现教师在引入新课之后,就准备材料开始做“墨水扩散”并分析内能的实验。的确,这个实验很有意思。然而,看多了类似的,总是千篇一律的视频,我不禁思考,这个实验好是好,但这个实验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吗?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孩子们只是“看客”,丝毫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划痕吗……
事实上,就《内能和热量》的实验而言,教师可以彻底放权,让孩子们自主实验、自主改进、自主反馈,以此引发学生更多元、更开放、更富有创造性的物理思维方法与问题解决策略。事实证明,当教师放权以后,孩子们少了一些“看客”行为,而多了一些自主自悟。从实际情况来看,孩子们在什么材料也没有、什么思路都没有告知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方案可谓是多种多样:有的利用摩擦盛有乙醚的铁管做实验,有的想到了电锯锯木头,有的想到了拖拉机打火……
正是在这样的自主实验中,既充分暴露了孩子们思维的单一性,也暴露出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和新颖性,而这,正是孩子们真实学情得以彰显的标志。其中,一定会有因为材料的选择不当而失败的例子,一定会有磕磕碰碰后的灰心丧气,当然一定也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不管怎样,这都是课堂或教学进程中应有的风景。“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就内含了减少学生犯错几率和培养学生自我纠错能力这样一些要素和诉求。”[1]
二、少一些直接灌注,多一些有效追问
上文提到,《内能和热量》的教学完全可以由孩子们自主设计来完成实验任务。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所事事和放任不管,事实上,好的物理探究活动应该在充分放权的同时,更要加强探究活动的引领,分岔之处需拨之,阻塞之处需疏之。如何“拨”?怎样“疏”?窃以为,当孩子们的思维因为难度而停滞,或者因太简单而呈现出某种“趋向性”时,我们需要设计好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来重构解决问题的框架与路径,给学生腾出施展思维拳脚的更大舞台和空间。
比如,就课文中的实验来说,可以追问: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开始,很多学生的回答只能停留在“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这一层面上,怎么办?这时需要教师把问题进一步“拉近”:“内能增大,物体温度一定上升吗?”经过教师点拨,提示学生回忆六种物态变化吸热与放热的情况后,孩子们很快得出结论:“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这样的“追问”来得合乎情理,来得“瓜熟蒂落”,由特殊到一般,由整体到部分,活泼泼地洞开了孩子们的多重视域。实践证明,有效追问远比直接灌注更有效,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不但可以为孩子们解惑,而且也必将极大地为课堂教学增值,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认知和理解。
三、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探究延伸
好的物理实践活动要“穿越那些看不见的边界——穿越教室的边界,穿越学校与家长的边界,穿越学校与媒体、社会的边界,这样才能打开课堂”[2],以此让孩子们在物理探究中进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多元境界。
仍然以《内能和热量》的教学为例,可以进行以下探究:
1.布置课外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发动机的冷却。
2.南极的冰山有内能吗?
3.阳光下的冰雪,为什么撒点炭粉就可以加速融化?
以上三个探究活动,真正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面,让孩子们探究的触角伸得更远。从“发动机的冷却”,再到南极的冰山,最后到“阳光下的冰雪”,不仅是理论上的“由点到面”,更是实践中的“由此及彼”,这样的探究不仅仅是将孩子们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外,甚至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比如到南极),有机整合了学科前后的知识点……于是,师生一起沟通古今,联结内外,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在更大程度上为物理探究松绑——这样的课堂走向隐含着我们对物理探究一种更理想的期盼:不是站在原点,不是固守一点;不是对孩子们已经知道的“内能和热量”进行纠缠,而是对一个“内能和热量”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而这正是新课改理念下物理教学所需要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林茶居.在银鹰文昌中学感悟“自主学习”[J].教师月刊,2013(3):22.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7.
?誗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