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朋
校园足球的教育边界——
自2015年2月公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已经近3年时间,自2016年4月印发《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也已经近2年时间。国家层面对足球运动的重视,促进了我国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社会、家长、从业机构对校园足球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甚至有举着政策为私牟利的现象。
校园足球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厘清这一点很重要。足球青训是职业足球的向下延伸,这是职业足球产业链条的一部分,天生具有逐利性。
校园足球,而不是足球校园
校园足球,校园是足球运动项目普及的载体,也是足球运动项目普及的受众,更是足球运动项目普及的基础。开展校园足球,目的在于让广大中小学生有机会接触足球运动,而不是让普通中小学校园变成足球青训基地。
近年来,我国校园足球事业蓬勃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经达到13500多所,每年举办各类比赛十万余场次,青少年足球人口基数不断扩大。未来,将在现有5000多所定点学校的基础上,支持建设20000所校园足球的特色学校,建设200个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示范带动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推广。
在开展校园足球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部分地区的高中学校,其足球特招生的名额却是在减少的。这貌似与校园足球相悖,实则是教育公平理念的升级。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校园足球需要牢牢抓住“育人”的目标。校园足球面向广大青少年,应当牢牢扎根教育,要始终把育人摆在第一位。
这就意味着,国家开展校园足球,不是为了增加一项体育特招生项目,更不能成为某些孩子获取升学的捷径。实事求是地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体育特长生刻苦训练足球的重要目的,就是能够获得升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资格,以低于普招生文化课的成绩获得入学资格。
但是,校园足球的重要特征是普及性,而不是小众性,更不是功利性。升学,不是足球特长生独占的捷径,而是足球特长生提升自我素质的目的。
《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100问》规划编制小组指出,“推动青少年的校园足球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要尊重学生健康成长的权益,正确处理重点培养和广泛参与的关系、个性特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竞技性与群众性的关系、校园足球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要做到既符合足球运动的规律,又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要充分发挥足球的教学、训练、竞赛等各环节的多元育人功能,推动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紧密融合,让青少年‘既野蛮其体魄,又文明其精神。”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规划编制小组指出,“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导向,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单纯依靠学校有限的足球课程并不足以培养出足球人才,对于身体条件良好、具有一定足球天赋的学生,鼓励其参与市场化的足球学校、训练营或训练基地,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足球训练。
体育课,而不是足球课
基础教育中的校园足球教育,归根到底是国民教育中“德智體美劳”的有机组成部分,足球课与学校开设美术课、音乐课、劳动课的课程设计目标是一致的、学术地位是平等的。校园足球的教育对象是“有教无类”,不管孩子对足球课有没有兴趣,到了体育课的时间,所有身体条件允许的孩子,都必须站在操场上接受课程。
足球青训体系中的足球教育,归根到底是体育产业的一个分支,它是整个职业足球金字塔的一部分,而且是塔基部分。职业足球青训体系的教育对象是“因材施教”,要在有足球天赋、有志于从事足球事业的孩子中,挑选出最有足球天赋、最渴望成为职业球员的那一小部分孩子,它天生不是面向所有孩子的,它天生注定是学龄儿童在“课余时间”接受的付费教育。
现在,很多社会足球培训机构瞄准了校园,尤其希望以“PPP模式”参与到校园足球教育中来。这种商业行为,必须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具有足球专业背景的社会人才,通过某种合作形式进入校园,可以弥补中小学足球专业教师的稀缺;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谨防个别机构和个别人员,在进入校园开展足球培训之后,顺带在孩子中间散播软性广告、变相吸纳生源的情况。
我们必须谨防一种现象的发生,那就是足球课占用了体育课,而体育课成了广告课。
体育教师,而不是足球教师
受限于编制数量,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数编制是少数的,这不是国家不重视足球教育,而是由基础教育的目标决定的,更是国家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决定的。这符合大多数孩子的教育利益。
我们必须谨防个别人利用文化课教师与体育课教师的比例,来编造国家不重视体育教育、不重视足球教育的谎言,以达到进入校园招徕生源的目的。
普通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其身份为省市教育系统编制,其岗位目标在于教授体育课程,这就意味着他/她必须既能教授足球课程,也能教授篮球课程、田径课程等体育项目。因为,在校园教育中,足球的地位一定是与其他运动项目平等的,体育教师的地位一定是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师是平等的。
中小学教育是国民通识教育的基础环节,这就意味着体育课程在设计中是“浅尝辄止”的,具有很强的项目广泛性。我们不能强求一位编制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专业足球教练员的能力。
与此相应,中小学生在校园体育课程中,应该科学均衡地接受多种运动项目的教育,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的课程目标。
如果一名中小学生在校园体育教育中发现了足球天赋、培养了足球兴趣,那么他/她可以在社会足球培训机构中接受进一步的专业足球教育,乃至最终下定决心转入足球学校。
一句话概括:校园足球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天赋、培养兴趣,职业足球青训的目的在于利用兴趣、挖掘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