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羽
(沈阳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辽宁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进一步增强与社会实际需求人才的企业合作与联合培养,并确定了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纲要》突出强调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培养人才的品德、信念、知识、技能、本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中心地位,同时为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起到引领作用。
实训基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对于专业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且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更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共享平台来完成。
“沈阳工学院—沈阳假日大厦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获批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行学院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的教学方式。本文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结合“沈阳工学院—沈阳假日大厦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对校企合作基地的“教产一体化”模式进行研究。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需求,更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切入点。[2]
(一)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合作企业的专业岗位需求为根本,以学校培养人才特色为导向,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3]将“教产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作为教学计划的依据,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相应的课程(见表1),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表1 沈阳假日大厦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所承担的实务课程
(二)建设专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自资源优势,在师资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环节的平台,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校将学生的课堂转移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与任务。学校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而酒店的职业经理人作为兼职教师承担着学生实际操作与实践技能的传授。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共同组成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学生实习采取轮岗制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的技能对于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酒店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操作和实习经验至关重要,因此,在实习期间有必要与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协商,学生采取轮岗制进行学习。除了前厅、餐饮等实践一线部门外,也应在酒店的职能部门进行轮岗实践(见表2)。
表2 沈阳假日大厦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岗位一览表
(四)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教师
高校的转型发展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要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丰富实践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校企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平台,教师可以轮流到企业实践或者挂职锻炼,学校给予教师一定的政策支持,企业可以请教师给员工做部分培训和交流。
(五)合理安排校企合作实践时间
校企合作实习实践的时间应该在双方商议、合理协调基础之上,既能够按照学校的计划安排又能够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求。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理论讲授部分在学校课堂上完成,实际操作的课程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直接安排到酒店的实际经营与服务的真实环境中去,让学生的实践学习转换成为酒店的技能培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一)教学体系建设
教产结合,共同商议培养目标,设置切合实际的专业和培养目标,制定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计划,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实践实训环节设置。[4]综合多方建议拟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课程,选择合适的教材;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二) 师资建设
校企合作进行师资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双方师资队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师资建设模式。对于学校方面,校企合作机制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对于酒店而言,校企合作是引进的人才、保持酒店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专业实践教学建设
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使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联合培养学生,在实训基地开设一系列实践环节的教学课程(见表3),使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效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教学计划的调节和课程设置。
(四)办学模式机制改革
借鉴国外旅游院校的办学经验,依靠学校与酒店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可实行符合中国特色的教产一体化招生模式——“订单式”办学。这有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贴近市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增强国际间交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五)职业培训机制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也需要逐渐更新和提高。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运用全球高星级酒店管理集团的先进管理理念、方法与手段,加强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企业在岗人员可采用定期到高校进行理论培训的方式来提高理论水平,更好地适应酒店行业的高速发展需求。
表3 沈阳假日大厦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各部门所承担的酒店管理专业具体实务课程
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政府、企业、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同时,也需要形成校企合作共建共管的规范机制和一系列相关制度及组织管理机构等保障措施,确保校企合作平稳运行及推进。
(一)建立校企合作管理组织机构
管理机构是能够有效实施校企合作的组织保证,因此,校企合作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与管理。对学校而言,负责沟通行政、教学以及后勤等相关部门的事宜;对企业而言,需要处理沟通信息,协调处理矛盾问题等方面的事宜。管理组织机构由校企双方主要负责领导形成领导小组,成立校企合作基地办公室专门负责执行实施项目方案和计划。基地办公室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学校系部负责人等人员组成。
(二)制定校企合作规章制度
校企合作可以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与企业的岗位特点进行现有教学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全方位合作以及全过程的制度化保障机制(见表4)。[5]形成合理的校企合作发展规划、企业人员教师聘任、双师型教师认定等方面进行系列规范的文件,并通过校企合作协议书以书面形式落实学生管理、联合办学经费管理相关内容。
合理完善的制度和规定能够保障双方合作的规范性,为校企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表4基地主要管理制度汇总表
(三)制定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管理是双方合作能够顺利和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加强校企合作的学生管理十分重要。需要企业和学校双方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出发,关心学生的思想活动和心理感受,引导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心理转变规律,结合具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学生管理方法与规章制度。
(四)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管理体系
校内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固定的课程设置按照进度安排在固定的上课时间内进行教学与实践,在形式上具有严格的统一性。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地点和内容以及教学的形式不同,给教学管理各个环节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专业特色,需要校企双方改变和确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推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学分替代和转换适应校企合作模式需要。[6]
(一)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目标是:培养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面发展;具备科学技能、文化知识及高尚道德品质;具备高星级酒店管理和服务标准化的职业素养和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经济与管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解决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中存在问题;具有开阔的视野;能够掌握一定的领导艺术;具备创新意识以及较高的外语水平等素质;熟悉当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餐饮业、服务业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等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
2.就业面向
学生毕业后在餐饮企业以及国际、国内高星级酒店就业,从事前厅、客房等部门的服务、运营与管理、餐厅运营与管理、酒店营销、酒店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工作岗位;也可在旅游业相关企业工作,包括会展管理、游轮与航空服务、俱乐部管理、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等岗位;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包括政务接待与服务、大型赛事活动策划、服务业管理等岗位。
(二)培养规格与专业特色
1.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饭店经营、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专业管理理论和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2.专业特色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实行带薪顶岗实习。外聘教师现任国际高星级酒店管理岗位,管理实务课程突出“应用”为本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礼仪修养和管理能力。同时,要强化外语教学,使学生在能用流利的外语进行工作。
(三) 课程设计
1.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是管理学、经济学。
2.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如表5所示。
表5 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3.基地课程建设
基地课程如表6所示。
表6 基地课程汇总表
[1]李明宇,刘柏霞.高职实习就业基地建设途径研究:基于学生顶岗实习视角[J].沈阳大学学报,2013(2):206-209.
[2]唐羽.酒店专业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以沈阳工学院—沈阳假日大厦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4(7):80-82.
[3]李红艳.“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改革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3):74-76.
[4]周彩屏.学生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运行模式: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3(2):15-18.
[5]刘桂林,重云飞,菜新冬.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厂中校”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42-44.
[6]何海荣,张兴才.议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4(8):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