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峰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垂体瘤是临床常见良性肿瘤,发病率高。垂体瘤患者因病情、治疗等因素而出现各种心理和生理问题[1],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而负面心理状态会影响患者恢复,因此需明确垂体瘤心理问题出现原因,行认知心理干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本次研究就对垂体瘤患者行认知心理干预措施,其结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中110例垂体瘤心理障碍患者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男18例,女37例;年龄20~75岁,平均(48.8±12.6)岁;观察组55例,男15例,女40例;年龄20~70岁,平均(50.1±1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自愿选择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密切注意患者症状、体征变化,为患者创建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方法、重要性、安全性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干预。①营造轻松、舒适、良好的住院环境,建立友好、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接近患者,向患者讲解医院环境、主治医师、住院制度等,鼓励同病房患者自我介绍,维持病房环境的安静及适宜温湿度,尽量营造轻松、舒适的病房环境。医护人员应耐心听取患者主诉,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尊重、鼓励和支持,减轻外界因素所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思想压力,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向患者仔细介绍垂体瘤基础知识、治疗方法等,给予患者足够心理支持,讲解疾病治疗方法及预期效果,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②患者评估。注意与患者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根据患者经济状况、教育程度、知识水平等情况制定针对性健康计划方案,巧妙运用准确合理语言鼓励、赞美患者;积极解决患者疑惑,告知治疗及护理期间会出现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认识,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耐心听取患者的建议,及时处理。③放松干预措施。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干松干预,指导患者深呼吸,如行腹式深呼吸,用膈肌升降带动轻松、舒缓、均匀、身长、平静的呼吸,逐渐放松身心状态。或鼓励患者平躺闭眼,播放舒缓、轻柔音乐,进入冥想,逐渐放松身体,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
1.3 评价标准:用健康简易生活自评量表(SF-36)[2]有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其中存在四个方面,如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功能,每个方面共100分,患者生活质量随分数增加而改善。
患者焦虑情绪用焦虑评价统计表(SAS)[3]评价,抑郁情绪用抑郁评价统计表(SDS)[4]评价,每个量表有100分,当分数>50分时,表示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行准确合理操作处理,当对计量资料处理时准确使用t,对计数资料处理时准确使用χ2,当检验处理数据之间比较显示P<0.05,说明数据比较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躯体功能(87.6±6.3)分、生理功能(85.9±6.4)分、社会功能(86.0±7.1)分、精神功能(85.2±6.9)分;对照组躯体功能(70.5±8.4)分、生理功能(71.0±6.9)分、社会功能(70.9±8.5)分、精神功能(71.5±7.3)分;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比较: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72.1±8.0)分,SDS评分(73.0±9.9)分;护理后SAS评分(31.2±8.2)分,SDS评分(30.6±7.6)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72.0±8.3)分,SDS评分(71.9±8.9)分;护理后SAS评分(53.6±11.5)分,SDS评分(54.6±12.8)分;与患者护理前情绪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情绪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护理后心理情绪相比,观察组护理后心理情绪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明显(P<0.05)。
垂体瘤多为脑部良性肿瘤,因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垂体是人体复杂、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垂体瘤会影响体内多激素分泌功能紊乱[5],致患者肥胖、肢端肥大等,引起患者心理障碍。垂体瘤病情进展中,会压迫附近神经组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如视觉丧失或视力下降。对垂体瘤患者,必须要准确认知到心理障碍出现原因,密切注意患者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的变化,与患者和患者家属积极沟通相互交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特征,对患者行必要认知心理干预,增加患者对垂体瘤的准确认知,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不安、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准确调节自身情绪,避免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6],减轻患者心理障碍,使患者以积极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评分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认知心理干预能纠正患者心理障碍,缓解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等情绪,使患者以良好的情绪面对治疗和护理,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垂体瘤患者行认知心理干预,帮助患者顺利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度;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所要注意事项,具体性说明手术具体情况及注意事项,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因此,必须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准确认知,积极评估,促使手术顺利实施。总而言之,对垂体瘤患者行认知心理干预,能缓解患者心理障碍,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红霞,王旭阳,陈丽莉,等.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01-103.
[2] 龚世凤.护理干预在垂体腺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5(2):41-43.
[3] 丛美霞.认知心理护理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的干预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8):2790-2792.
[4] 于丽华.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47-148.
[5] 黄瑞英,黄利英.健康教育在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6):2453-2455.
[6] 吴涛,刘蕾,吴波,等.认知心理干预对改善垂体瘤患者内镜术后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