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丹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 德阳 618000)
本次研究笔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中的自身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血清中的自身抗体[1],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存在的差异性和临床意义。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间收收治的2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患者中AIH 15例、PBC 8例、PSC 2例)和4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患者中慢性丙型肝炎(HCV)和慢性丙型肝炎(HBV)患者各20例)。
1.2 方法:本次研究检测抗核抗体(A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进行检测,所用的试剂来自欧蒙医学诊断(中国)有限公司。抗肝抗原抗体谱的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所用的试剂同样来自欧蒙医学诊断(中国)有限公司。抗肝抗原抗体谱包括:抗肝细胞质Ⅰ型抗原抗体(LCI)、抗线粒体抗体(AMA-M2)、跨膜糖蛋白210kd抗体(gp-210)、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Sp100)即抗多核点抗体、(SLA/LP)即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原抗体。
1.3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18.0软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t检验比较,当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5例中1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86.67%;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8例中5例为阳性,阳性率为62.50%;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2例中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50%;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20例中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5%;慢性丙型肝炎(HBV)患者20例中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5%。
2.2 抗肝抗原抗体谱检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5例中2例抗线粒体抗体(AMA-M2),占总例数13.33%;5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占总例数33.33%;10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原抗体(SLA/LP),占66.67%,抗肝细胞质Ⅰ型抗原抗体(LCI)2例,占13.3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8例中有7例(AMA-M2)抗线粒体抗体,占总例数87.5%;2例(LKM-1)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占总例数25%;抗多核点抗体(Sp100)2例,占25%,5例(占总例数62.5%)跨膜糖蛋白210kD抗体(gp-210),抗肝细胞质Ⅰ型抗原抗体(LCI)例,占12.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2例中抗线粒体抗体(AMA-M2)1例,占50%;慢性丙型肝炎(HBV)患者20例中抗线粒体抗体(AMA-M2)1例,占5%,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原抗体(SLA/LP)1例,占5%;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20例中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1例,占5%。结果显示AIH的SLA/LP和LKM-1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V和HCV,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的AMA-M2和gp-210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V和HCV,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上将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过度所造成的肝组织损伤称之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慢性肝脏疾病中所引发的相应症状体征异常和肝功能异常,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由肝细胞损伤所致)和主要由于肝内胆管细胞受累、肝外胆管细胞受累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的慢性肝炎高发区之一,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升高的趋势,其中病毒性肝炎为发病之冠。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特点为机体中肝脏在引发病理性炎症损伤时,与肝脏相关的血液中伴有特征性的循环自身抗体[3]。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鉴别诊断采用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己成为当前检测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IH在进行ANA检测时的阳性率为86.67%,PBC在进行ANA检测时的阳性率为62.50%。其原因在于细胞内细胞核、细胞质、细胞骨架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核抗原成分自身抗体总称为ANA,AIH患者血清中最先被发现的自身抗体为ANA,同时ANA至今仍是诊断AIH敏感性最高的标志性抗体。因为ANA不具有疾病特异性。总之,通过检测ANA将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 胡朝军,李永哲.重视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规范检测与合理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2):81-83.
[2] 郑俐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131-132.
[3] 刘金涛.自身抗体在临床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作用和诊断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6):669-672.
[4] 罗德梅,赵建梅,张朝霞,等.新疆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谱的研究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9):2623-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