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浩
仔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其特征为胃壁和其他部位发生水肿(常见于脸部、眼睑、结膜、齿龈,有时波及颈部和腹部的皮下)。发病率虽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可达90%左右。我县老兽医有采用中草药治疗仔猪水肿病的方法,而且效果非常好。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黄柏、大腹皮、陈皮各20g,黄连、黄芩、桑白皮、茯苓皮、姜皮各15g。煎汁候温胃导管灌服,一剂三煎,一日一剂,4—5剂痊愈。这是每头小猪的用量。
2.1 2015年4月15日,我镇国明良种猪养殖场有10头15kg左右的小猪,发病求诊。症见:食欲减退,起卧困难,步态不稳呈醉酒状,不时尖叫,受刺激时表现敏感,阵发性痉挛,抽搐,眼睑水肿,体温41℃。诊为仔猪水肿病,随用上方治疗,四剂痊愈。
2.2 2016年5月13日,我镇荣玉国养猪场有13头15kg左右的小猪,发病求诊。症见: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初快而浅,后慢而深。体温40℃—41℃。肌肉震颤,抽搐,四肢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眼睑及脸部水肿。诊为仔猪水肿病,随用上方治疗,五剂痊愈。
中兽医学认为,水肿的发生,多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肺为水之上源,风邪外袭,则肺失宣降,水道不能通调;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为湿邪所困,则气滞水停;肾为水脏,肾阳不振,不能蒸化水湿,则寒水凝聚,以致水湿泛滥,流溢肌肤而成水肿之症。治宜健脾理气化湿。方中以茯苓皮渗湿健脾,陈皮理气健脾和中,二药合用行气健脾化湿为主药;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泻肺行水为辅药;佐以姜皮辛散水邪,大腹皮下气行水,黄柏、黄连、黄芩清热解毒。各药相合,全身水肿能消。
现代医学认为:仔猪水肿病系由大肠杆菌所引起。方中茯苓皮、黄柏、黄连、黄芩对多种致病菌特别是对大肠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黄柏、黄连、黄芩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对水肿内毒素能起到有效的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