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健康体检中发现老年人可疑青光眼的研究

2018-01-20 18:01:46朱珮瑜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6期
关键词:视神经眼科眼压

朱珮瑜

青光眼是以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该病所造成的视神经损害是不可逆的, 是目前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1]。老年青光眼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 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多样化, 如未及时治疗, 持续发展则会导致失明。现阶段, 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是防治老年青光眼的关键, 对于减少患者视功能损害具有重要意义。可疑青光眼是临床高度怀疑患有青光眼的病例, 指有青光眼可疑症状、体征或有青光眼家族史尚不能确诊者。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眼科健康体检者中, 年龄≥60岁的955例老年人群中发现可疑青光眼35例, 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本院健康体检中心的955例老年体检者的眼科体检资料, 其中, 男525 例 , 女 430 例 , 年龄 60~86 岁 , 平均年龄 (67.4±6.6)岁。排除已确诊、已用药或手术的青光眼病例。

1. 2 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眼科健康体检者的临床基本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视力、辨色力、眼压、前房、眼底情况等, 以及可疑青光眼眼别、可疑青光眼严重程度、其他眼病情况。老年眼科健康体检者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辨色力采用俞自萍色盲本检查;眼别按照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右、左、双眼记录;眼压应用非接触眼压计进行测量。前房深度参照眼科健康体检标准分为浅前房、中等深度前房和深度前房。

1. 3 判定标准

1. 3. 1 可疑青光眼诊断标准 眼底视神经的评价结合视盘大小进行视杯、盘沿形态评价, 并划分为正常、可疑青光眼、青光眼、难以评价4个级别[2]。其中单眼或双眼杯盘比值>0.6或双眼杯盘比值差>0.2, 伴有或不伴有视网膜线状出血则为可疑青光眼。在筛查中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均需进行青光眼相关检查[3]:①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Pa)或双眼眼压差≥5 mm Hg;②视神经有青光眼损害或可疑青光眼改变;③视神经乳头杯盘比值偏大或双眼杯盘比值之差偏大;④合并高度近视;⑤周边前房深度<1/4角膜厚度。

1. 3. 2 可疑青光眼严重程度评价标准 眼底镜下观察杯/盘(CUP/DISK, C/D)情况, 将可疑青光眼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轻度:0.6<C/D≤0.7;中度:0.7<C/D≤0.8;重度 :0.8<C/D≤0.9。

2 结果

2. 1 一般情况 955例老年眼部体检者中共发现可疑青光眼35例, 构成比为3.665%。

2. 2 性别分布 35例可疑青光眼中, 男19例, 构成比为3.619%(19/525);女 16 例 , 构成比为 3.721%(16/430)。

2. 3 年龄分布 955例老年眼科健康体检者中, 年龄60~69岁436例, 发现可疑青光眼7例, 构成比为1.606%;年龄70~79岁410例, 发现可疑青光眼16例, 构成比为3.902%;年龄≥80岁109例, 发现可疑青光眼12例, 构成比为11.009%。可疑青光眼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2. 4 严重程度 35例可疑青光眼中, 轻度21例(60.000%),中度 9 例 (25.714%), 重度 5 例 (14.286%)。

3 讨论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致盲眼病, 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1%。我国非选择性人群中原发性青光眼(不含先天性青光眼)的患病率约为0.52%, >50岁的中老年群体青光眼患病率约为2.07%[4]。且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构成比逐步增加。现阶段至少90%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至少50%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未被查出或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 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有较严重的视神经功能损害和视野损害, 且不可逆转。我国非选择性人群中原发性青光眼(不含先天性青光眼)的致盲率约为10%, 青光眼盲对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延缓或阻止患者视神经损伤与视野损伤发展是控制青光眼盲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 955例老年眼科健康体检者发现可疑青光眼35例, 构成比为3.665%。其中男19例, 构成比为3.619%(19/525);女 16 例 , 构成比为 3.721%(16/430)。年龄60~69岁436例, 发现可疑青光眼7例, 构成比为1.606%;年龄 70~79 岁 410 例 , 发现可疑青光眼 16 例 , 构成比为3.902%;年龄≥80岁109例, 发现可疑青光眼12例, 构成比为11.009%。可疑青光眼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病变程度:轻度21例(60.000%), 中度9例(25.714%), 重度5例(14.286%)。表明多数可疑青光眼病例病变程度为轻度。老年可疑青光眼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 提示老年人群应积极接受眼科健康体检,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目前, 青光眼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在早期阶段可以进行有效识别, 筛查试验也均为无创性, 患者接受度较高。且有临床研究表明, 早期控制目标眼压有利于青光眼的治疗与预后[5]。在眼科健康体检中, 借助裂隙灯、前房角镜、检眼镜、眼压计、视野计等进行青光眼早期鉴别, 重视健康体检者的眼底检查与眼压测量[6,7]。对于青光眼高危群体-中老年人群、近视、青光眼家族史者进行重点筛查, 并建立高危人群档案, 便于随访管理。因青光眼临床表现较多, 早期筛查与诊断应建立在综合检查的基础上, 除眼底、眼压、视野等常规检查, 对于可疑青光眼病例还需要进行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视觉诱发电位(VEP)等检查[8]。为了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 除了将青光眼筛查列入眼科健康体检的常规环节, 还应加大青光眼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做好可疑青光眼病例的管理, 从而减少青光眼误诊、漏诊情况, 减少因青光眼导致的不可逆盲和视功能损害。

[收稿日期:2018-08-03]

猜你喜欢
视神经眼科眼压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4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30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益寿宝典(2018年11期)2018-01-27 17:55:03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