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中医外治法概况

2018-01-20 15:31:41孙艳萍魏荣友李淑贞徐燕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5期
关键词:血海曲池荨麻疹

刘 力,孙艳萍,魏荣友,李淑贞,徐燕华

(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赤白游风”“风疹块”。发病时皮肤或黏膜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局限性水肿反应,典型皮损为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骤起骤消,消后不留痕迹,自觉瘙痒明显。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痊愈,慢性者可迁延数月、数年。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皆可发病,10%~20%的人群一生中至少发作一次荨麻疹[1]。中医药治疗荨麻疹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将近10年来医学文献可查的荨麻疹外治疗法做一简单概述。

1 中药外洗法

邢荣升[2]应用养血祛风洗浴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养血祛风汤组成:生黄芪25 g,荆芥25 g,防风25 g,牛蒡子20 g,独活25 g,乌梢蛇20 g,秦艽20 g,威灵仙20 g,蒺藜40 g,红花、当归、赤芍各15 g,仙鹤草、金银花、黄芩片各10 g。用法:上药加水2 500 mL,煮沸后温度降至37℃左右,洗浴患处,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次1剂,8 d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0%(38/42)。

张卫平[3]用黄倍煎剂熏洗治疗荨麻疹35例。黄倍煎剂药物组成:生黄芪20 g,当归15 g,生大黄9 g,五倍子10 g,白鲜皮15 g,防风12 g,黄柏9 g,首乌藤25 g。以3倍的黄倍煎剂煎汤熏洗,熏洗时加冰片2 g,薄荷脑2 g,每日熏洗1次,每次20 min,病情严重者,每日熏洗2次,7 d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4.29%(33/35)。

王莉等[4]自拟中药方熏蒸治疗慢性荨麻疹。药物组成:荆芥10 g,防风10 g,苦参10 g,紫草10 g,蝉蜕6 g,蛇床子10 g,地肤子10 g,土茯苓15 g,蒺藜10 g,白鲜皮10 g,苍术10 g,黄柏10 g,桂枝12 g,生姜9 g,甘草片3 g。方法:在封闭环境下进行,患者穿熏蒸专用汽疗衣仰卧于舱内,舱内温度控制为38~42℃,每次20 min,隔日治疗1次,总有效率为88.2%(30/34)。

2 针刺疗法

郭玉花等[5]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取穴:四缝穴(双手第2、3、4、5指掌面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方法:对针刺部位及三棱针常规消毒后,快速点刺四缝穴,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白色黏液,隔日点刺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3%(52/57),明显优于对照组(60.42%)。

董葭等[6]运用针刺法治疗慢性荨麻疹。针刺主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均取双侧穴,行提插补泻手法,多补少泻。配穴:兼阳虚畏寒者加肺俞、脾俞、肾俞;腹痛者加足三里、天枢;烦躁失眠者加神门、印堂。留针30 min,隔日1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62/70),优于对照组的58.57%(41/70)。

张冷等[7]运用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主穴:风门、血海、膈俞、风市,再根据患者虚实及症状轻重,选取大椎、足三里、脾俞、胃俞、肝俞等1~2个穴位,行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4周为1个疗程,疗效满意。

3 穴位贴敷

吴积华等[8]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取穴:①神阙,双侧曲池、风市、血海;②双侧肺俞、膈俞、肾俞,两组腧穴交替使用。穴位贴药物组成:生黄芪、川芎各60 g,羌活30 g,麻黄、肉桂、细辛、地龙各15 g,上药研细末,装入瓷瓶密封贮存。临用时取药末(每穴3 g)用陈醋调膏,贴于相应腧穴,外用消肿止痛膏贴敷,每次贴敷12~24 h,隔日1次,连贴6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

黄彦等[9]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方法:贴敷药物采用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按1∶1∶1∶1研粉后加入生姜汁调成膏状,压成1 cm×1 cm、厚约0.5 cm的药饼,用6 cm×7 cm一次性敷贴贴于相应穴位(双侧肺、脾、肾俞及神阙穴),贴敷4~5 h自行取下。若局部出现烧灼感、瘙痒、水疱、疼痛等不适可提前取下,每10 d贴1次,共6次。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4 穴位注射

王瑞玲[10]用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方法:取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取曲池、血海、足三里、合谷等穴。药物:维生素B12500 μg。操作方法:取2 mL注射器,根据患者体质胖瘦选用4、4.5、5号针头,抽取维生素B12500 μg 2支,常规消毒后,将针头刺入穴位,上下提插,待有针感,将药物注入穴位内,即曲池0.8 mL、血海0.4 mL、足三里0.8 mL,每日1次,连续6 d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效果不佳时,隔1周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并加合谷0.5 mL,左右穴位交替使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95%(34/42)。

吴明艳[11]用穴位注射法治疗急性荨麻疹。方法:取血海、曲池,均为双侧。注射药物为维生素B12、扑尔敏、当归注射液及维生素B6。常规消毒穴位,应用5 mL注射器,针头为6~7号,抽取上述药物混匀后缓慢注入穴位,隔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2.6%(25/27)。

蒙艳等[12]应用耳穴注射法治疗荨麻疹。取耳穴神门,常规消毒,先用左手固定耳郭,然后把局部注射的皮肤绷紧,右手拿注射器,小心将针头刺入皮下与软骨或耳穴皮内间。针头倾斜向下缓慢注射维生素B12药液,根据组织松弛情况判断注射量。每穴注射0.1~0.3 mL,至局部隆起出现丘疹,耳郭出现胀痛和红、热反应,针眼处用棉球轻压。两侧耳郭依次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4.3%。

5 穴位埋线

谭克平等[13]用穴位埋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双侧血海、膈俞、三阴交、风门。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穴位消毒后,将1 cm长的0号羊肠线沿针尖逆行穿入针头内,以注线法在所选穴位处埋线。每周1次,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93.30%。

胡剑白等[14]用穴位埋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选穴以曲池、血海、足三里为一组,肺俞、膈俞、脾俞、大肠腧为一组。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所选穴位,以带有8G针头的5 mL无菌注射器抽取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排出空气后,将长约1 cm的0-0羊肠线经针尖逆行送入针头内。在穴位处垂直进针,提插运针得气并回抽无血后,采用注线法将羊肠线埋于穴位处,出针后压迫针眼处止血。每周治疗1次,每次交替选穴,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61%。

6 自血疗法

修猛刚等[15]应用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注射穴位取大椎、风府、肺俞、内关、手五里、曲池、风市、血海、三阴交,每次注射3~5个穴位,每次选穴上与下、内与外相配,交替施治。取患者静脉血约5 mL,与维生素B121 mg、维生素B1100 mg混合均匀后,常规消毒注射穴位,将注射器的针头快速刺入行针,待患者局部有酸、胀、麻、重等得气感时,回抽无回血后,缓慢将血药液注入适量,出针,用75%酒精棉签按压针孔,余穴同法施治,每3 d 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穴注组临床治愈率为66.0%,优于药物组。

陈云龙等[16]用自血疗法辨证治疗荨麻疹30例。风热型取双侧足三里、外关,风寒型取双侧足三里、曲池,血虚受风型取双侧血海、曲池。严格无菌条件下用10 mL注射器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4 mL,轻轻摇匀,约2~3 min后,迅速分别于相应穴位注射,每个穴位注射1 mL,每3 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

吴钱红等[17]应用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使用5 mL注射器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4 mL,常规消毒皮肤后立即注射到患者曲池、血海穴(双侧交叉、交替取穴),每穴注射2 mL,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4次,共4周。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李凌云等[18]应用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坐位,肘中静脉区常规消毒,用5 mL注射器、6号针头抽取肘静脉血4 mL,穴位选曲池(单侧)、血海(对侧),穴位常规消毒,将针头垂直刺入穴位,待有酸胀感时每穴注入静脉血2 mL后出针,按针眼片刻,每周治疗3次,4周后观察疗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

7 刺络放血拔罐法

李全等[19]用刺络拔罐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大椎、双侧肺俞、双侧曲池及双侧血海,定位做好标记后局部常规消毒,用已消毒的三棱针速刺上述穴位数下,以见血为佳,并迅速加拔小号火罐,以留罐10 min,出血3~5 mL为宜,起罐后擦拭血液,清除瘀血,局部消毒处理。隔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85%。

张红梅等[20]使用放血拔罐法治疗急性荨麻疹30例。取大椎、双侧肺俞、双侧心俞、双侧委中、双侧曲池等穴,上述穴位常规消毒,用2 mL注射器针头依次挑刺穴位,每个穴位挑刺8下,选择中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迅速吸拔在刺络放血处,留置5 min后取罐,并擦净血迹。隔日治疗1次,疗程1周,临床效果较好。

郑若楠等[21]采用针罐结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主穴选取双侧风池、曲池、合谷、血海等穴,行捻转提插补泻手法。配穴取腹部中脘、天枢、气海,下半身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患者取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0.38 mm×40 mm毫针快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20~30 mm,得气后快速提插捻转,针感以向下传导为佳。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均用中等刺激。同时结合神阙穴拔罐,患者取平卧位,取中号火罐用闪火法迅速扣在神阙穴上,留罐5 min后取下,过5 min再以上述方法加拔2次后取罐。拔罐时不可沾酒精过多,以免烧灼罐口,导致皮肤损伤。以上方法每2 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临床效果明显。

8 小结

中医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人体皮肤显露于外,是抵御外邪的重要器官,也是最易受邪气侵犯的部位,亦是外治法需要兼顾和突破的第一道防线。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仅限于药物的外用,更有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疗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增添了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自血疗法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纵观诸多临床文献,大多缺乏临床疗效的循证研究,也缺乏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相关方面的临床研究。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783.

[2]邢荣升.养血祛风洗浴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临床观察[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7):144.

[3]张卫平.黄倍煎剂熏洗治疗荨麻疹3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3):27-28.

[4]王莉,曹蒂莲,王华,等.自拟中药方熏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11):1808-1811.

[5]郭玉花,叶瑞才,孔桂花.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0,41(8):56.

[6]董葭,郭英军.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6,24(5):947-948.

[7]张冷,黄丽萍,唐春蕾.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组胺和IgE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2):251-252.

[8]吴积华,刘天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1):41.

[9]黄彦,梁承志,欧柏生,等.“护卫固表”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3):14-15.

[10]王瑞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1,33(2):122.

[11]吴明艳.研究穴位注射治疗在急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5,14(10):221.

[12]蒙艳,杨涛.耳穴注射治疗荨麻疹17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197-198.

[13]谭克平,李新伟,吴欣.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4):991-993.

[14]胡剑白,刘俊波,游永强.穴位埋线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和IgE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6,16(5):691-693.

[15]修猛刚,王大芬.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1,31(7):610-612.

[16]陈云龙,陈文峰,林阿丰.自血疗法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J].光明中医,2011,26(3):490-491.

[17]吴钱红,阳媚.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6,39(1):14-16.

[18]李凌云,孙妍彦.消风散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2):54-55.

[19]李全,尹洪娜.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5,43(3):121-122.

[20]张红梅,周小勇,戴明,等.放血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5):43-44.

[21]郑若楠,赵树华.从标本兼治角度采用针罐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8):1111-1112.

猜你喜欢
血海曲池荨麻疹
曲池穴主治病症的古代文献研究*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活血化瘀按血海穴
小穴位 大健康
血海穴 养血活血去疹风温通血脉祛寒毒
中老年健康(2015年2期)2015-10-21 23:59:29
美颜多按血海穴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