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登其木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
CT灌注成像技术是现阶段临床上评价肺组织微循环信息的主要功能成像技术,被逐渐应用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1]。本研究为分析CT双入口灌注技术容积成像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最小38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5.3±4.3)岁;所有患者均行320排CT容积成像双入口灌注技术灌注扫描,且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其中44例为恶性病变(腺癌31例,鳞癌10例,小细胞癌2例,淋巴瘤1例),16例为良性病变(13例为慢性炎症,3例为肺结核)。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320排CT容积成像双入口灌注技术灌注扫描,参数:管电压80 kV,管电流75 mA,旋转时间0.5 s,探测器宽度为16 cm。以370 mgI/mL碘普罗胺为对比剂。扫描前在一侧肘前静脉埋置18G静脉导管针。扫描时叮嘱患者屏气,先常规平扫,范围需包括肺门上下水平。然后利用高压注射器经埋管导管针注药,注射速度需设置为8 mL/s,2 s后行动态容积扫描,间隔2 s,采样,连续采样15次,30 s完成灌注扫描。然后利用东芝公司体灌注软处理图像,并行配准对位,于肺动脉主干、降主动脉及左心房、肺内病灶内绘制感兴趣区,生成时间-密度曲线。血管内时间-密度曲线平均面积取1.0 cm2,病灶内则需选择较大的时间-密度曲线。设置窗宽范围需控制在0~100 Hu,利用运行灌注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并由具有资深经验的医师对病灶不同层面的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肺动脉血流量(PF)及灌注指数(PI)进行测量,其中PI=PF/(PF+BF),取器平均值为病灶各灌注参数。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良性病变患者与恶性病变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肺动脉血流量(PF)及灌注指数(PI);并对良性病变患者与恶性病变患者的诊断符合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分别为(±s)、(%),并分别进行t与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良恶性病变患者灌注参数比较:恶性病变患者PF值平均为(45.5±5.4) mL/ (min•100 mL) ,BF值平均为 (53.9±6.3) mL/ (min•100 mL) ,PI值平均为(43.2±4.3)%;良性病变患者PF值平均为(69.3±5.5)mL/ (min•100 mL) ,BF值平均为 (32.9±4.3) mL/ (min•100 mL) ,PI值平均为(63.5±5.2)%;恶性病变患者BF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而恶性病变患者PF与PI值则均明显低于良性组,良、恶性病变患者比较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 诊断符合情况分析:以PI≤56.30为恶性病变阈值,44例恶性病变患者中共39例确诊,符合率为88.6%,16例良性病变患者中共14例确诊,符合率为87.5%。
CT灌注成像是计算机与多层螺旋CT软硬件技术发展的产物,该技术可获取灌注部位的细微解剖成像,同时还可得到灌注部位的血管功能行参数,对测量灌注部位病变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信息、评估血管生成情况有重要价值[2-3]。故而,CT灌注成像技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活性组织的CT灌注测量则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比剂首次流经供血动脉及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实现的[4]。传统的灌注测量方式多以单入口灌注模式为主,但因肺组织具有肺动脉主干与主动脉双重供血的特点,故而不同肺部病变的肺动脉主干与主动脉的比例往往会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5]。故而,以往传统的单入口肺灌注模型难以在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近些年来,临床上逐渐将肺双入口灌注技术应用于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诊断中。该诊断模式主要是以肺动脉及胸主动脉为双入口输入动脉的,且该技术可以左心房强化峰值时间电为分界点,从而可对肺循环及支气管循环进行区分,进而可获取灌注指数、肺动脉血流量、支气管动脉血流量等,可更好的对肺循环、支气管循环的学工及所占比例情况进行显示,从而可获取肺部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而可准确的对局部组织内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反应。相对于单入口灌注而言,CT双入口灌注技术对肺部病灶评估的准确性更高[6]。且本次研究研究显示本组患者中,恶性病变患者BF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而恶性病变患者PF与PI值则均明显低于良性组,良、恶性病变患者比较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PI≤56.30为恶性病变阈值,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6%、87.5%。表明CT双入口灌注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良性患者与恶性患者在PI指数、PF、BF值均存在明显差异性,故而,可将其作为鉴别肺部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有效依据。
综上所述,CT双入口灌注技术容积成像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可提供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微血管信息,且PI值可为良恶性鉴别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