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楚元 蔡拓 吴军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410007)
在2014年中国创新杂志 《亚洲崛起――生物医学科研支出全球趋势》的文章中提到[1],仅生物医学方面,中国的研究投入从2007年约20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约84亿美元,年均增幅达33%。这一快速增长变化背后反应的是中国实验动物用量的快速增长,也从侧面说明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企业在面临国外实验动物极端保护主义舆论的压力下,在追求生产经营低成本的战略思维下将企业发展转到发展中国家的事实。随着网络资讯的快速发展,动物保护主义将日益盛行,在此大环境下,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将更加受到实验动物行业、社会及公益行动的关注。2011年,朱德生[2]等提出国家应该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定、教育培训、严格执法等方面统筹安排提高动物福利伦理综合管理水平。
1822年,理查德·马丁提出 “反对虐待及不恰当方式对待牛的形为”法案在英国议会获得通过,此为著名的 《马丁法案》开创了世界动物福利保护的先河;1959年英国学者提出著名的影响至今的3R原则。1966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 《实验室动物福利法案》,1970年该法更名为 《动物福利法》,随后,进一步提高实验动物福利标准, 《1985年食品安全法》通过。1986年,英国制订了 《科学实验动物法》,1992年出台 《动物设施中的健康与安全规定》。德国、欧洲理事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紧随立法。
1988年我国颁布了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随后国家科技部相继出台 《实验动物发展的若干意见》、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科技部出台 《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2018年2月6日发布,2018年9月1日实施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
很多从业者对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认识性不够,多停留在实验动物处死方式、实验动物无虐待、实验动物饮水及饲料充足、实验动物生存空间满足与卫生消毒的基本到位。而没有从实验动物自身的角度出发,从日常饲养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去帮助解决实验动物舒适性问题。
以大鼠不锈钢笼具为例,常存在门栓不牢固、门栓开关费力、饮水障碍 (弯嘴式水瓶)、饲料浪费及污染 (料盒)、标识放置障碍 (料盒卡槽设计不合理),这些问题造成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困难,工作效率低下。
笼器具性能落后的根本原因,一是实验动物行业产业化不够,经济利益驱动力不够,笼具生产企业对产品的研发动力不足。二是笼具生产企业的设计人员专业背景所限,没有实验动物饲养方面的经历,不能抓住客户的真正需求。三是缺乏交流调研,业务人员太注重销售,没有意识到产品品质改善的重要性。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以引导上游生产企业的良性竞争,任何一项产品的创新研发一定离不开实践使用,需要设计人员与笼器具真正的使用者多方探讨,反复论证,包括对产品的审美需求。
(1)设施的建设必须高标准,设施建设的项目负责人必须真正理解实验动物、动物试验的需求,有充分的调研,承建单位的能力资质是否健全。设施启用后,设施运行能力须确保实验室环境条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有相应的维护制度,维持设施环境相关指标的稳定性。设施建设战略起点要高,要符合实验动物设施发展的趋势,普通级动物房新设施的建设最好与屏障环境的建设标准接轨,随时可以升级,避免以后改造局限性的问题。
(2)提高设施维护人员对于实验室环境条件的认识,从而提高责任心、提高设施运行管理维护的水平,设施环境要尽可能的控制无关人员的进出,有利于保护设施环境相关指标的稳定性。
(3)研究表明,玩具可提高实验动物福利水平,也可提高单位时间内小鼠的繁殖性能[3]。足够的空间配置、舒缓型音乐、玩具 (比如给兔子易拉罐)及大型实验动物如犬设置运动场等均可改善实验动物生存舒适性问题。
(1)实验动物饲养员存在待遇不高、专业学识背景欠缺、学习力差的问题。需要注重培养真正有能力又愿意扎实做事的动物饲养员。建议重视实验动物饲养员待遇的提高,实验动物饲养员基本薪酬达到其他卫生工勤人员的1.5倍为宜,激发实验动物饲养员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从根本上解决实验动物饲养员的工作尊严问题。从而保障SOP相关制度的有效执行,使实验动物工作进展顺利,实验动物福利得到根本性加强。
(2)培训不到位,动物饲养是一份技术性工作 (而非简单清洁卫生),在不影响动物试验的原则下,尽量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饲养,比如豚鼠与兔的饲养,应在饲喂全价营养饲料的基础上添加少量蔬菜,经常可以观察到动物进食蔬菜后明显的愉悦状态;比如大小鼠的饲养应尽量使用颗粒饲料取代粉饲料,以满足啮齿类动物啃食习惯;比如猴的饲养应更换饲喂不同的水果口味;比如实验动物垫料的选择,玉米芯4~5目的颗粒规格比刨花垫料更符合管理方向,粉尘少有利屏障内环境相关指标稳定性,吸水性好,耐脏性好,特别是小鼠饲养,小鼠爱卫生的天性总是可以将饲育盒中的玉米芯垫料疏理的相当整洁,干净的永远保持在上方;当然还要注意到某些动物对于群养与单养的生存爱好、饲料营养的选择、饲料添加次数、饲料添加量、垫料及笼具的更换频率,需要做出合符实验动物生长的有利安排。培训应力求全方位提高实验动物饲养员的工作胜任能力,包括对SOP相关制度的理解执行、实验动物本身的饲养管理 (饮水、饲喂、清洁、消毒)及对于本单位动物试验开展项目的基本进程理解 (标识,试验类型,动物试验数量,动物饲养的特殊要求,动物试验的起止时间,动物试验结束后的人道处死),只有合格的实验动物饲养员才能将实验动物日常饲养的福利真正落实到位。
(3)实验动物饲料营养不足,实验动物饲料营养要求高,但市场需求量不大 (相比猪饲料),所以也面临像笼器具生产企业一样研发力低下的问题,如何有效提高解决实验动物饲料的营养需求及饲料适口性问题也尤为重要。
(1)支撑 “动物福利论”的 “3R原则”是中国福利伦理学界的共识[4],SD对于动物试验的设计是否充分考虑了3R原则即 Reduction (减少)、 Replacement(替代)、 Refinement(优化)。比如Reduction(减少),SD是否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试验方法的合理设计及实验动物的合理重复利用。比如大鼠急性经口试验,在预试验及现有资料调查可行的情况下,用 “上下剂量法”替代 “霍恩氏法”,可以减少实验动物使用数量;而替代试验的优化问题也应充分考虑,比如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可以用小鼠局部淋巴结分析试验替代;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动物实验技术及替代方法培训。
(2)实验技术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才能独立工作。就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而言,比如遇到大小鼠灌胃操作反复多次不顺利时,必须立急停止操作,如果动物试验需要操作应由熟练操作者操作完成,并如实记录当下实验动物的情绪与健康是否受损,并实情上报SD,且随后几天应继续观察并记录,由SD评估是否对动物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3)保持实验技术操作与实验动物饲养房间的分离,实验动物处死的固定场所安排。
(4)试验操作相关器材设备,比如安乐死设备、实验动物观察仪器、甚至灌胃针的选择均应充分考虑到实验动物福利;比如实验动物打耳号,目前基本上是手工操作,耳号设备应该向半自动方向研发,任何一项有效率的工作,都利于节省时间,有利于保护设施环境,有利于增加实验动物的自由活动时间,有利于提高实验动物福利。
(5)实验动物凡出现快速消瘦、渐进式消瘦、营养不良、腹泻、共济失调、饮水进食困难、弓背等异常情况,兽医与SD应充分考虑是否影响动物试验结论、是否必须继续实验,合理评估安乐死的可能,兽医还需要分析这些异常动物是否存在传染病的可能,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应进一步指导实验动物饲养员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6)实验动物饲养员、实验技术操作人员、兽医、SD四者相互之间要保持紧密联系;实验动物饲养员与屏障外环境卫生清洁人员保持良好沟通;GLP体系机构下的各部门保持既相互独立又互相监督的角色。
(1)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主管部门要制定机制,加强飞行检查,要让每个实验动物生产或使用单位始终绷紧弦,意识到提高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并将这种认识化作行动,变成习惯。
(2)构建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平台,吸纳更多的一线基层从业人员参与探讨学习,建立以提高国内动物福利共同发展的目标,加强交流,学会分享,以认真的态度、包容的心态拓展研究,以优带差,共同进步。
(3)实验室部分环境参数指标,比如 “氨浓度与最小换气次数指标”需要进一步组织力量进行试验与验证。
根据国标GB 14925-2010检测要求,屏障环境氨浓度≤14mg/m3,结合此上限氨浓度中动物的健康状况观察,建议氨浓度指标参数数值上限下调,提高氨浓度指标标准要求。
根据国标GB 14925-2010检测要求,大小鼠屏障环境最小换气次数 (次/h)≥15次,而豚鼠、兔普通环境为8次。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角度出发,不同品种的实验动物应该享有平等的呼吸舒适空气的权利。且豚鼠较大小鼠更娇嫩,生存能力更差,更容易受换气次数、氨浓度的刺激而影响健康,进而影响动物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提高普通环境最小换气次数与屏障环境相同。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贯穿实验动物生命的始终,从生产、哺乳、成长、运输、动物试验、安乐死到无害化处理。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是每一个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责任,是人类文明道德、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简而言之,实验动物福利就是要让实验动物活的舒适,死的安乐[5]。我们有责任将思想化作行动,实现实验动物真正的自由:即享受无饥渴的自由、享受生活舒适的自由、享受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享受生活无恐惧和悲伤的自由、享受表达天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