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强 南昌军 富沛涛 张 鹏
(一汽总医院胸外科,吉林 长春 130011)
胸腹部联合伤(combined thoracoabdominal injury)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主要指胸腔、腹腔脏器及膈肌同时发生的损伤,尤其是下胸部和上腹部穿透伤、闭合性损伤容易合并胸腹部联合伤,胸部和腹部症状通常相互叠加容易导致伤情掩盖,造成漏诊、误诊,正确判断患者伤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该类创伤急救成功的关键。现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6例胸腹联合伤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5例;年龄21~56岁,平均40.3岁。致伤原因:刀刺伤37例(66%),向从其中伤道方胸到腹20例,从腹到胸17例,均为盲管伤;坠落伤6例(11%);交通伤7例(13%);挤压伤4例(7%);其他伤2例(4%)。就诊时间0.5~4 h(平均1.5 h),伤后≤3 h入院38例(68%),4~8 h入院12例(22%),9~12 h入院6例(10%)。入院时出现休克者35例(62%);伴有血气胸者49例(86%),其中左侧27例,右侧16例,双侧6例;多发肋骨骨折7例,肺破裂24例,连枷胸1例,膈肌破裂10例,脾破裂3例,心脏破裂2例,胃破裂2例,结肠破裂1例。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备血,并监测呼吸、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完善术前检查,所有手术患者均在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例因伤情危重未行任何辅助检查,急诊行闭式引流后直接送手术室。开胸手术19例,胸腔镜探查10例,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13例,剖腹探查手术8例,同时行开胸和剖腹手术6例。
本组治愈54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心脏破裂,到医院就诊时间长、失血过多,导致严重失血性休克。
胸腹联合伤通常以胸、腹腔脏器损伤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为重要依据。尤其是对胸部损伤后患者表现有腹部症状、体征或腹部损伤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应考虑胸腹联合伤。刀刺伤需要了解刀具类型、刺入方向及深度;枪伤则要了解伤者受伤时的躯体姿式、弹道的走行及异物停留位置;闭合性损伤、挤压伤应了解暴力的作用部位。据报道严重的胸腹部损伤已成为创伤的第2位死因,仅次于颅脑损伤[1],因此胸腹联合伤患者病情重,临床表现不固定且非常复杂,早期正确诊断、合理的救治是减少病死率关键。研究表明[2]下胸部及上腹部刀刺伤15%~20%可引起膈肌损伤,病情隐匿、发展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胸腔负压、腹腔正压使胸腹腔之间存在压力阶差,腹腔实质脏器出血经破裂的膈肌吸入胸腔,有血胸、胸闷等胸部外伤的表现,腹腔脏器入胸腔可发生膈疝。随着胸腔镜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用胸腔镜探查诊断膈肌损伤诊断阳性率达90%[3]。
胸腹联合伤需尽早行手术治疗,尤其对合并有心脏大血管损伤、腹腔内实质脏器破裂伴休克者,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行急诊手术治疗[4]。手术径路的选择应视伤者胸腹部伤情而定,一般按要先处理胸部伤,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既可纠正因血气胸所致的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又能观察出血量以评估伤情[5],再处理腹部伤[6]。郑镇木等[7]认为只有在合并胸内大出血(大血管破裂)、心脏压塞、气管破裂时需紧急剖胸处理,多数患者可先在伤侧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首先选择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双侧膈肌及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又较好地处理腹腔脏器伤,而且经腹切口创伤小,对患者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术后恢复。李侠[8]等认为胸腔出血量在3 h内≥1500 mL;胸腔闭式引流不通畅表示有凝固性血胸,应开胸手术治疗;肺组织损伤经胸腔闭式引流大部分可自行修复,如合并有支气管断裂,胸腔持续漏气者应手术修补或肺叶切除。
胸腹联合伤并胸内大血管破裂、心脏压塞、气管破裂、肺破裂,在积极补液、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还要维持胸腔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将开放性胸部伤口变为闭合性伤口,手术的选择根据伤情与临床表现决定经胸或经腹探查。本组56例手术采用单纯胸部切口19例,胸腔镜探查10例,经胸腹分别切口6例,胸腔闭式引流+剖腹手术8例,采用胸部切口经膈肌探查腹腔时发现腹部脏器损伤,再做胸腹联合切口3例。肺破裂24例,膈肌破裂10例,脾破裂3例,心脏破裂2例,胃破裂2例,结肠破裂1例。唐继超等[9]提出胸腹联合伤分型对治疗胸、腹联合伤有一定意义。胸部刀刺伤后伴有血气胸患者须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连枷胸或胸腔闭式引流出血量大、有明显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应急诊行剖胸探查或胸腔镜探查。若胸腔闭式引流后引流量不多且呼吸平稳者,腹部症状及体征明显者,尤其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者应立即行剖腹探查术,处理损伤的腹内脏器。胸部刀刺伤患者尤其伴有心脏、大血管损伤、膈肌破裂、胸腹联合伤应引起重视,早期诊断及时救治,以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