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三口水

2018-01-19 11:55唐忠运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设身处地口水语调

唐忠运

教师的工作无非是“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师范院校教给我们的技能更多是“如何教书”——条条框框、分析这分析那,就像解一道化学题: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分析题目,脑中寻找相关知识点,再对答案进行整合。如此,即使达不到完美,倒也不会出错,书还是“教得”的。

“育人”就不一样了。而今,自己走向了教师岗位,才不得不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地去“育人”。“育人”是两方面的事儿,一方面教师得会“育”,另一方面,学生得接受教师的“育”。且不说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教师的“育”,很多教师就已经有了“学生育不得”的思想。因而放弃了教师工作的“育人”一面,只顾“教书”。其实,学生不是育不得,而是有时我们“育不当”。

现今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构建一个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的社会,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微妙,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处理师生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师生间的冲突是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教师觉得“学生育不得”也是害怕和学生起冲突,给自己找麻烦。针对这个问题,刘正荣教授讲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三口水”。我很赞成这种遇到冲突冷处理的思想。“三口水”不是白喝的,冷处理也不是不作为。孙子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每天除了正常教學外还要和一些学生“斗智斗勇”,所以“知学生”方能“战胜学生”。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可能不以为然——我们都曾经年轻过、都经历过高中阶段,难道还不知道高中生在想什么吗?这种想法很不正确。现如今,信息社会发展迅猛,我们高中时代的标准怎么能拿来衡量现在的孩子?所以,“知学生”还需设身处地。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运用“情境创设”,其实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我们也可以应用“情境创设”——将自己置身于现今高中学生的生活里去了解高中生,从而解析学生的言行。设身处地的途径很多,最方便快捷的当属网络了。想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就要清楚学生所处的环境,比如学生的偶像群、潮流的网络词汇、各类社交网站等等,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力远大于学校和课堂的影响力。想要设身处地,就要先让自己“潮”起来,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赢得学生的崇拜——让学生觉得老师不仅站在知识的前沿也站在时尚的前沿,沟通起来自然更容易,学生也更愿意接受。

把自己置于中学生的生活圈中,并不是像初中生一样盲目追求时尚。学习的最初是模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信息的加工者,不仅教科书的内容需要我们研读、解析、重新编排,社会信息庞杂且没有选择性,更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筛选。中学生恰好处于迈向成人的阶段,急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如果教师没能起到很好的信息筛选和导向作用,学生很可能会受一些社会上的非主流意识的影响,表现出非主流的行为。因此,设身处地还需要有主流意识的导向。

设身处地,别让学生难堪。老师都有这个经验,当众谴责学生时,学生很可能态度强硬而和老师发生正面冲突,但如果私下找学生谈话,他的态度便不再强硬。试想一下,如果校领导批评你,你是希望他私下找你还是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呢?

不久前,我从一篇博客中看到一位教师说有个学生在毕业时给他留言:“老师,请注意你的语调!”看到这句话,我陷入了沉思。我们总是将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环节和学生的表现上,忽略了自己的语调,有时软绵绵的让学生昏昏欲睡,有时慷慨激昂的让学生很累,尤其是找学生谈话做思想工作时,语调不自觉地咄咄逼人,原本的好意最终被不合适的语调变成了怒骂训斥。高中的学生自尊心极强,一味打压与批评只能因疏远了与学生的距离,而了解不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平易近人甚至亲切的语调,更能让学生接受并且听从教诲。设身处地也要好好说话,用亲切的语调说艺术的话。

学生并不坏,我们为什么要把学生想得那么坏?一遇到学生的问题行为,就归结于心理有问题,就上升到品质败坏,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原因,在没搞清楚事情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尤其是关乎学生的名誉问题。我们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情绪失控,做出不合适的行为,难道也是品质有问题?批评前先设身处地了解一下事情的背景,再决定如何处理会更好。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学生总是单纯而容易信任别人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尽可能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一定会感激在学校的日子,师生间的冲突也不会再有。彼此信任,会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喝三口水,想三件事儿——为什么,目的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说三句话——你还好吗,我想帮助你,我需要你。高中学生有很强的“被关心、被需要”的心理需求,设身处地、巧妙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往往能事半功倍。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设身处地口水语调
不要在书上留下你的口水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成语班
设身处地,追本溯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要蘸口水翻书
英语教学中语调的言语行为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品德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