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慧萍 冯玉 化成成 杜青莲 刘行 李亚林
【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养老机构护理人文关怀现状的分析,梳理我国目前人文关怀能力在养老机构中的发展新近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文关怀提供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机构养老;老年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机构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我国提出并被不断深化,提高机构养老护理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提高护理人文关怀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笔者就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能力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1 国内外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现状
1.1 国内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随着养老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养老观念的不断更新,老人在接受养老照顾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人文关怀的需求,相关研究表明【1】自我实现需求及爱与归属需求满足水平较低,也有访谈结果显示有受访者表示机构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养老护理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上水平,同时与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研究结果一致。2010年起我国开展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活动要求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对护士高质量地完成工作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养老护理员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但随着工龄增加及人文主义精神,护理员都可以对老人进行更细致认真的护理,把老年人当作自己的亲人【2】。
1.2 人文关怀能力国外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护理学家Watson博士就提出了护理的本质是关怀【3】。国外护理课程设置人文关怀内容丰富,如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将社会学、心理学、沟通与交流等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注重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美国、德国的人文学科占据课程总课时的20%-25%,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管理与领导、艺术、表演、历史、地理、家庭等内容。纽约城市大学护理系主任 Nkongho教授制定了护士人文关怀常模值:CAI>220.30分,提示个体人文关怀能力较高,CAI<203.10分,判定个体人文关怀能力教低。调查显示,国外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高于国内护生关怀能力【4】。国内一些学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5】,国内护生CAI分值集中在180.31±23.60。
2 影响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
2.1 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年龄
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而逐渐形成的,研究表面,学历越高,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越强,其主要原因是学历越高,所学的人文关怀相关课程越多,认知能力,关怀能力越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随着年龄、职称的增长逐渐提高。这与她们的人生阅历、工作经历有关。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与执业年资呈正相关,低年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较低,工作时间超过15年的护士人文关怀感知与能力较高。初级职称的护士年轻,不太善于与患者交流,甚至对护患交流产生畏惧情绪,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人文关怀不够重视,其他研究有类似的报道【6】。
2.2 护理专业的态度及职业倦怠心理,护理员的人文关怀能力
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关系越紧密其人文关怀能力越强。主要是护理员与护理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护理质量,人文关怀就更好的表现出来。认为对护理专业越喜欢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更高,这主要因为态度与行为存在一致性,当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兴趣浓厚、态度端正会引导其在实践中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人文关怀能力呈负相关【6】。认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其人文关怀能力越低。并阐述职业倦怠心理来源于: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关系紧张;护理人员流动性大、护理工作高强度、高标准和高风险增加了护理员倦怠心理;护理工作决定了护理人员上夜班,容易对个人和家庭产生不良情绪。
3 对提高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启示
加强人文关怀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为加强护理人文关怀理念,应设置多元化的护理人文教育课程,使人文关怀融入整个护理教学中并重视课堂教育,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个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去以提升学生的关怀能力。此外理论集中授课,技能操作以“讲解—示教—练习”模式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入Watson 关怀理论,适时融入各个关怀要素于课程培训中,有利于改善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其人文关怀素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提高養老护理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制定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关怀职责,理论联系实践,规范关怀操作行为标准,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护理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考核。国际上已经成立了两大关怀机构,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发展其理论,我国也可以建立类似的医院关怀培训基地(也可以发展机构养老关怀培训机构。)共同研究推广关怀。
4 总结
在养老护理过程中,养老护理人员带给老年人的不仅是生活上的照护,更重要的是充满了细致的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从而帮助老年人达到身心的健康。养老护理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关怀行为密切相关,因此要通过理论与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养老护理员的人文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胡强,庄红,孙清, 等. 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满足现状调查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10): 703-705.
陈瑞云. 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7.
曹如雪,何凤竹,郭师,高李洁,傅维蓉,赵燕.石家庄市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能力及工作疲溃感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6):29-30.
柏晓玲,楼婷,罗梅梅,等.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2(32):102-104.
王凤,方仕婷,徐萍,夏雅雄,邢娟,应茉薇.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文品质关怀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13):126-129.
李安琪,刘芳.中医与西医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03):44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