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英 黄欣 杨娟
【摘 要】 目的 探究神经外科鼻饲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指标(内毒素、肠鸣音、二胺氧化酶(DAO)及乳果糖/甘露醇(L/M))及营养水平指标(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淋巴细胞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鼻饲;早期肠内营养;神经外科;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特殊,许多患者由于脑部或脊髓神经疾病导致其处于昏迷状态,需要医护人员通过鼻腔将药物、食物和水分输送至患者胃部,维持机体正常营养状态。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多术后容易出现排便、排气障碍、腹胀等肠胃功能紊乱症状,导致场内菌群失衡、黏膜通透性增加、氧化应激加重等,最终引发感染,影响患者的正常康复[1]。本研究对早期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鼻饲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进行了探究,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7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35-78岁,平均(48.5±4.4)岁,疾病类型:脑损伤27例,颅内肿瘤16例,脑出血22例,脑动脉瘤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健康指导和药物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肠内营养支持措施:患者于术后72h评估病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给予肠内营养,维持电解质、水、甘油三酯、糖及胆固醇代谢平衡,均常规留置胃管,患者行肠内营养前将头部抬高,头部与床保持角度15-30°为宜,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液500-1000ml/d,营养液注入遵循“浓度先低后高、容量先少后多”的原则。密切关注患者营养和代谢状况,给予患者合理热量供给,并注意观察导管通畅情况,避免出现堵塞,前期营养以康全力营养液为主,后期逐步增加糖类成分。
1.3 观测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肠道功能指标(内毒素、肠鸣音、二胺氧化酶(DAO)及乳果糖/甘露醇(L/M))及营养水平指标(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淋巴细胞数)指标进行比较。DAO检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L/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Hb、T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内毒素、DAO及L/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b、TP及淋巴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腹胀、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2/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8/35)(χ2=4.200,P=0.040)。
3 讨论
机体在危重状态下会导致应激反应增加,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增加,患者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等情况,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对于神经外科患者在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十分重要[2],其能保障患者机体代谢需要,并帮能改善患者肠道紊乱状况,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内毒素、肠鸣音、DAO及L/M及Hb、TP、淋巴细胞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肠内营养显著改善了患者肠道功能和肠内营养,提升了神经外科鼻饲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早期肠内营养在患者术后给予合理饮食,促使患者生理代谢改善,避免了胃肠道功能衰竭的发生[3]。同时,合理的饮食中富含的多醣体、抗氧化劑及营养素等促进患者免疫能力提升,从而刺激患者肠胃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胰腺、胃、肠等激素的分泌,形成维持患者生理、免疫及神经功能的屏障,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4-5]。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骆丽,付凤. 肠内营养在神经重症营养支持中的护理进展[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23(2):138-140.
梁冬梅,李云玲,李亥桂. 改良鼻饲法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J]. 护理研究,2016,30(15):1897-1899.
梁冬梅,李云玲,李亥桂. 改良鼻饲法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J]. 护理研究,2016,30(15):1897-1899.
骆丽,付凤. 肠内营养在神经重症营养支持中的护理进展[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23(2):138-140.
查丽玲,江榕,黄丽红.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的构建[J]. 护理与康复,2017,16(7):70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