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艳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医院作为医疗卫生结构的重要补充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已经开始在医院内部实施了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民营医院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并不高。鉴于此,本文以民营医院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存在的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评价体系优化的具体策略,并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的民营医院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意在为民营企业提升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所帮助。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民营医院;评价
一、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概述
民营医院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的是民营医院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两个环节进行测试和评价,以检验其能否合理保障医院管控目标实现的综合评价过程。如果保障水平处于合理的区间,那么说明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的,相反则说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不足,此时应当重新梳理内部控制机制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重大缺陷或问题并加以修正。
二、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存在的常见问题
民营医院受其医疗风险控制是重点、收支和成本核算控制较为复杂以及采购控制要求较为严格等内部控制特点的影响,其在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时存在不少问题,较为常见的有:
一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即当前尚未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性文件或者规定来对我国医院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这一方面造成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缺失,难以真正落实,另一方面则容易导致开展评价的医院也存在评价泛形式化的现象,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合理性。
二是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主客体不全面,即完整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主体应当包含独立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民营医院容易受短期成本效益的影响,在内部审计评价主体方面确实,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客体的不全面主要体现在缺乏对医院非财务信息的考虑。
三是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主观因素性较强,即当前实施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抽样、比较分析及实地查验等,这些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主要是以定性为主,无法量化且主观性较强。
四是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报告的利用率较低,即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报告是反映医院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或者问题的重要资料,它对于医院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医院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报告不够重视,不能对其提出的各类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
三、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优化
如上文所述,民营医院在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过程中存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主客体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在此笔者结合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民营医院内部控制的实际,从以下角度提出优化策略:
(一)进一步明确优化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原则
从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实践来看,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之所以会被形式化,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构建评价体系时没有明确的原则,因此在对其进行优化时须明确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即定性和定量的相互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定性指标的主观性,同时又可以弥补有些指标不能定量分析的短板;二是重要性、层次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要性突出了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重点,层次性能够反映出不同层级指标之间的联系性,而全面性则明确了评价体系没有漏洞,三是成本效益原则,即通过评价使内部控制改善而获得的收益应大于其花费的成本;四是可操作性原则,即评价体系应当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性。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重构
目前国内外在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四种,但是对于民营医院来说,笔者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重构优化,主要是因为:层次分析法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因此便于对多因素影响的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适用于定性信息较多的评价项目,而民营医院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时定性相关信息较多,而定量数据相对偏少。
(三)运用层次分析法重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是按照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框架分别设置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大类一级指标,然后结合民营医院自身的经营状况设置一级指标相对应的二级指标体系,最后则是设计可以满足管理和评价需求的三级指标。
第二步则是采用德尔菲法或者调查问卷等形式构建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等级及每类指标的具体评分,即可设置相应的评判标准区间将评价等级设置为优、良、中、差、较差五个等级,其中“优”表明医院的内部控制较为完善,执行有效,“良”表明医院的内部控制较完善,执行较为有效,“中”表明内部控制较为完善,但是执行效果一般,“差”表明内部控制有一定的缺陷,执行效果较弱,“较差”则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执行有效性很差,并对每一类指标进行评分。
第三步则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层级的指标体系采用两两比对的方式确定其重要性,并据此对其进行赋权,在赋权完成之后将每一层级的指标权重相乘计算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评價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组合权重。
第四步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建立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基本模型,即将权重与各项评价指标得分相乘并加总即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形成量化的评价结果,并与之前设置的五个等级区间进行比对,看结果落在哪个区间就可以将有效性定性为相应的等级。
四、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时的改进对策
民营医院若根据上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果落在“差”或者“较差”时,说明民营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且执行效果的有效性存在明显不足,在此情况下,民营医院应当对其内部控制体系进行采取一定的对策进行改进和完善:
对于内部控制环境来说应当从注重内部控制理念的宣传引导及文化建设、提升管理者素质等方面来提升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从而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于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的流程方法进行完善,即民营医院可从完善医患矛盾处理方法、强化预算控制活动和实行合理的医疗成本分配方法等来实现对风险管控和控制活动的流程方法改造完善,以改善内部控制在单位层面和具体业务层面一些关键控制点的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对于内部监督来说应当从完善医疗层面的专项监督和优化日常监督等方面来提升监督力度,从而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民营医院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运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践中受医院内部控制的特点影响,多数民营医院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不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常见问题入手,阐述了其优化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具体对策,并针对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出现不足时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意在为改善民营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升其内部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晶.TH民营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06.
[2]安仲芹.内控对民营医院运营的作用分析[J].会计师,2017 (03).
[3]蓝伟英. AL医院集团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改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06.
[4]周晗.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04.
[5]林红梅.关于民营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