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瑛瑛 龚彩霞 黄笑娟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呼吸导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肺功能及運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选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现代呼吸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呼吸导引),比较2组训练前、训练后3个月、6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气(PaCO2、PaO2)及肺功能(FEV1%、FVC%、PEF%)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呼吸导引可增强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减少呼吸肌疲劳,且训练具有时间累积效应,提高患者远期运动耐力。
关键词:呼吸困难;中医呼吸导引;运动功能;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10-0023-04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CM breathing guidance on lung function and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Methods:80 patients with COP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n=40),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 and a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n=40),treated with modern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reathing guide. 6min walking distance test(6MWD),Borg dyspnea score,blood gas and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improve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training and after 3-month and 6-month training.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6MWD and Borg dyspne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3-month and 6-month treatment,the 6MWD and Borg dyspnea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dyspnea,TCM respiratory guidance,motor function,lung func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进行性慢性疾病,在全球所有疾病死因中居第4位[1]。本病以不完全可逆的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为临床特征,还可伴有全身性的炎症反应、骨骼肌萎缩等,致残率高;且在急性感染等诱因影响下,易发生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对COPD治疗的目标是预防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恢复残损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文献表明[2],现代西医康复训练与中医康复治疗COPD各有其优势,前者缓解症状作用较强,后者以改善病人机体功能为导向,能更好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因此,笔者将两者有效结合应用于COPD患者的肺康复治疗中,探讨其可行性,旨在为综合性COPD肺康复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5~76岁,平均(69.5±8.7)岁,病程3~6 a;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4~73岁,平均(69.8±8.6)岁,病程3~7 a;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合并肺源性心脏病、骨骼肌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近期6个月内有吸烟等患者;(2)COPD急性期患者;(3)呼吸功能恶化者;(4)锻炼期间因急性发作住院,不能坚持锻炼者。
1.3 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情况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以及抗生素等药物,持续低剂量吸氧。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中医呼吸导引,具体如下。
1.3.1 呼吸康复训练 ①膈肌呼吸:患者采用半靠坐位,双手置于剑突下,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口呼气,进行腹部凸起、凹陷训练;②缩唇呼吸:指导患者用鼻呼气,用口吸气,将双唇缩拢深吸一口气后再缓慢呼出;③肢体训练:分别对上、下肢活动功能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指导其锻炼胸廓扩张功能,在必要情况下,可采用辅助呼吸肌予以牵伸训练。
1.3.2 中医呼吸导引 (1)松静站立:患者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双目以及口唇微闭,舌抵上腭,双臂下垂,指导患者含胸收腹,同时作提肛动作,髋、膝关节微屈,摒除一切思想杂念,行(鼻吸气口呼气)的顺式腹式呼吸锻炼5 min。(2)两丹田呼吸:并足站立,然后左脚向左前迈45°,双手抬起至印堂穴处,再慢慢地分开,同时配合进行鼻吸气,合拢时配合口呼气。再将双手向下至关元处,配合鼻吸气口呼气,如此反复3遍换右脚继续依此锻炼3次。(3)调理肺肾:患者掌心朝下双臂从体侧向上拉起至体前,伸平时掌心翻转向上,然后再慢慢合拢至上丹田(印堂),下按,至下丹田时(关元),作俯身动作,双手继续向下至膝盖时停止,双膝微前屈,重心前移,以脚心踏地,起身,重复上述动作3遍。(4)转身侧指:患者左脚向左迈大步,上身慢慢作90°左转动作,然后双手慢慢提升至腰间,此时重心从左移至右腿,双手向后进行大鹏展翅舒展动作,同时配合鼻吸气,两手与肩齐时,配合用力呼气,手自耳后向下指出。重复3遍换右转如左式。(5)摩运肾堂:双手向上收拢至患者肾俞穴处,然后自行用大鱼际上下摩动肾俞穴36次。
先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然后进行中医呼吸导引,患者首先需到医院学习训练知识,掌握呼要领,然后再回家自行练习,早晚各1次,连续锻炼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即患者不吸氧,沿一条平坦地面,尽自己最大可能的快步行走6min,然后测定其行走总距离。(2)运动结束后Borg呼吸困难评分,Borg量表反映患者对运动强度的主观感受,包括运动量和喘息程度,采用10分制,得分越高能力越低,在患者作6MWD测试后立即回答,间隔10 min再测试1次,取两次均值。(3)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量血气(PaCO2、PaO2)指标。(4)采用德国耶格MasterScreen肺功能仪,治疗前后重点监测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比值(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 2组治疗前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气(PaCO2、PaO2)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肺功能(FEV1%、FVC%、PEF%)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恢复COPD患者残损肺功能,COPD稳定期治疗主要以减轻临床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缓解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为主。GOLD中指出COPD各个时期均可从康复训练中获益,适当的呼吸训练,通过放松肩部以及上胸部肌肉,训练膈肌呼吸,能有效降低胸式呼吸耗能,提高肺泡通气量,缓解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现代呼吸康复训练中的缩唇呼吸,延长了患者的呼气时间,可使气道内压力增加至0.51kpa,避免气道过早关闭而引起肺泡气压的下降,益于肺内气体呼出,配合膈肌呼吸训练效果更好。同时进行上下肢体训练,能有效预防患者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另有研究[3]证实,现代呼吸健康训练虽然对COPD患者肺功能恢复具有针对性干预优势,但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整体调整效果较差。因此本研究在现代呼吸健康训练的同时联合中医康复训练疗法。
传统中医疗法,主要强调患者身心健康,以静心养神、调节情志为主,达到与周围环境统一,改善呼吸困难,松弛全身肌肉,提高运动耐力。陈锦绣[4]把传统功法应用于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现患者FEV1及6MWD平均长度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周勇等[5]将太极拳配合中医疗法应用于46名COPD中老年患者中,发现患者的免疫指标(CD3+、CD4+、CD8+等)均呈显著性提高,提示中轻度COPD可通過改善患者呼吸机能及提高自身免疫力,来达到协调机体内环境平衡,改善呼吸畅通的作用。徐远红等[6]将西医常规药物、中医八段锦、现代呼吸锻炼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传统呼吸康复技术的中西结合方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COPD生存质量,恢复肺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研究报道一致,提示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传统呼吸康复技术可增强患者膈肌、腹肌以及下胸部肌肉活动,增加呼吸机肌力和耐力,减少呼吸肌疲劳。且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气(PaCO2、PaO2)及肺功能(FEV1%、FVC%、PEF%)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传统呼吸康复技术可改善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呼吸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呼吸导引可增强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减少呼吸肌疲劳,且训练具有时间累积效应,提高患者远期运动耐力。
参考文献:
[1]青壹莲,张婷,赵春娇,等.甩手运动配合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5,10(6):784-786.
[2]杜舒婷,邢彬,丁连明,等.呼吸操及肌力训练联合支气管舒张药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15-119.
[3]吴琼,陈礼龙,陈元菁,等.重复肺康复训练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能力的效果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20(2):141-143.
[4]陈锦秀,邓丽金.传统“六字诀呼吸操”对COPD 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0):944-945.
[5]周勇,吴兰.太极拳锻炼配合中医疗法对中老COPD 患者的康复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54-55.
[6]徐远红,王俊华,杨凤翔,等.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093-1096.
(收稿日期: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