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01-19 14:53邱建中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学生

摘 要: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它要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并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连续不断地、长期地施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后,方可在基础教育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作用,形成创新能力。为发明创造奠定基础,为民族创新和富强服务。在此,我们若把创新能力比作繁茂的枝叶,创新意识就是嫩芽,创新教育就是土壤、肥料和水份。

关键词:加血;学生;教学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后期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需要。只顾眼前利益、短期利益、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都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里既阐明了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又指明了科教兴国必须紧紧依靠创新教育,作为国家创新教育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应肩负起创新教育的历史使命。

一、 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依靠学科教学

创新教育不同于创造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立专门的创新教育课程,或用创造教育替代创新教育,既不符合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形成的特点,也不符合基础教育中学科教学的特点,所以,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依靠各学科的教学,并渗透到学科知识学习的各个环节。

二、 学科创新必须依靠创新性教师

创新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新的教育教学成果,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教师。达到了这一点,学科教学中的每一点知识,都将成为开启创新意识之门的金钥匙。具体说,创新性教师必须具备五种素质。

1. 全新的教育理念。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样才能把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目标,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二是以能力为中心的质量观。因为教育学生的目标不是你记住多少,而是知道是谁的知识,到哪里找到这些知识,又该怎样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更多财富,为人类服务。三是创新教育理念。就是要让每一个教师认识到每一个正常学生都有创新潜力,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新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

2. 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知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和教育技术现代化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

三、 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在创新教学模式之上

创新意识是一个人长期的、持久的接受创新教育形成的一种想创新的心理品质。传统的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重求同顺从,轻求异创新;重整体综合,轻部分分析;重直觉领悟,轻逻辑推理;重目标结果,轻过程方法的教育思想和教师教、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的欲望均遭到扼杀。想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像刻舟求剑。所以,学科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此,我在新课程实验中采用“五疑”教学模式,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供参考。

1. 环节A——课前预习,自觉设疑。问题是思考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根据教学内容,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出、设置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地思考解决的问题过程。

2. 环节B——查找资料,独立破疑。查找资料是独立破疑的基本手段,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过程,对A环节提出和设置的问题,课前学生要作充分的资料搜集工作,以培养学生从外源资料获得信息后对问题的独立思考。

3. 环节C——课堂学习,集体辨疑。本环节是在课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向老师、同学汇报的过程。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独创性意识,凡是能解决本课问题的方案都应得到肯定,使他们都能尝到自主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快乐和成就感,为今后想学习(创新意识形成)增添欲望。

4. 环节D——教师诱导,主动评疑。教师在学生对独立思考问题汇报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互相评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取得对问题较明确的认识,以达到自我反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5. 环节E——课后练习、探究异疑。课堂教学的最后,应该以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检测运用知识的技巧,品尝变维(改变问题的思维角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和环境)后解决问题的快乐。特别是能在课后结合课堂教学和当前社会现象,提出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通过学生自主选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调查分析、实验研究、论文撰写和答辩,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从而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 學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其他因素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平台,从理论上支撑着创新教育的开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落到实处,还有许多阻力。

1. 应试教育的学生观、教师观,还从根本上阻碍着学科教学创新模式的实践。因为你用创新模式教学,他用应试考题检测,考试成绩上不去,领导、家长都不答应,谁敢施行创新教育。

2. 教育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未来工程。“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教育思想,可暂时用延长学习时间,死记硬背,以牺牲学生将来发展为代价而赢得眼前高分,获得一时的快乐,严重阻碍着创新教育的施行。

3. 家长教育观。既就是站在部分家长的角度评价教师和教育的成功,虽然迎合了一部分家长的心意,但损害的是整个教育,甚至是中华民族的前途。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不但要教师的更新观念和提高能力,还必须有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全新的教育理念、系统的教改策略、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和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

邱建中,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