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创新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方法

2018-01-19 10:15曾阳俊秀
考试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初中数学创新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育理念與教学模式均得到了高效发展与创新,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如何有效创新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方法进行探析,以期为推动我国初中数学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创新;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方法

一、 引言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勾股定理属教学重点,类属基本几何定理范畴,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数学能力具积极意义。然而,在当今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却存在教学方法应用不当的消极现象,影响学生开展高效的勾股定理学习。基于此,教师应秉持与时俱进的教育变革理念,以学生主体学习需求为教学方法创新方向,探析有效创新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的方式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达到实现新课改教育创新目标的目的。

二、 探析勾股定理内涵

勾股定理是人类最早得以证明与应用的数学定理之一,为解决几何问题提供有效方法,主要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平方和与其斜边平方相等。“勾股形”是我国古代对直角三角形的别称,其中“勾”为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直角边,“股”为较长直角边,而“弦”为三角形斜边,勾股定理又称为“商高定理”“百牛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作为较早的数形结合方式之一,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可有效培养学习者数学思维,学习勾股定理,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利用先进教育理念,创设新型教学模式,赋予勾股定理教学新鲜血液,使学生可以充分融入到勾股定理学习过程中,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 分析有效创新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的方法

1. 利用数学文化引出勾股定理推导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达到提高勾股定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勾股定理定理与证明方法较为抽象,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较大差距,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抵触等消极情绪,为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形式,摒弃填鸭式等机械教学法,利用数学文化做好课堂导入,实现学生与勾股定理知识的无缝衔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博大精深,激发学生主动探析意识,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勾股定理教学开始前,可以先利用互联网向学生展示“赵爽弦图”,同时以讲故事形式,向学生讲述该图出自我国《九章算术》,属于有关勾股定理较早的解题方法,同时教师利用PPT向学生展示《九章算术》中有关勾股定理解题方法的描述:“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以差减合半其余为广。减广于玄即为所求也。”引导学生翻译这段文言文,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对勾股定理学习产生兴趣。当教师看到学生充满学习欲望的目光后,引导鼓励学生将文言文应现代数学用语进行翻译,这时有的学生会得出“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四个朱实面积等于黄实面积”的结论,教师应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提升其数学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这时,有的学生会询问教师用现代证明方法要如何表示?教师可以此为切入口,展开高效课堂教学,使勾股定理教学在数学文化渗入下,具有丰富趣味性与实效性,达到有效创新勾股定理教学方法的目的。

2. 创建问题教学法实现勾股定理教学有效性。问题是学生走入知识的大门,通过问题学生可以掌握数学学习切入点,以此为基础揭开数学知识神秘的面纱,使学习更具有效性,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教学时,可以创设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课堂教学更富生机,达到提高勾股定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引导学生针对a2+b2=c2及相关逆定理进行思考时,可以提出“若△ABC,满足a2+b2=c2,请问这三边关系是怎样的,可以得出什么三角形?”这种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展开高效思考,大部分学生都会得出其为直角三角形的结论,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相较于传统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机械灌输式教授方法,问题教学法可更好实现师生交互,使数学知识在有效问答过程中得到落实,实现勾股定理教育有效性。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应注意问题应由浅入深,以学生能力为基础构建问题,避免问题过于深奥,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落实。

3. 利用多媒体使勾股定理教学更具有效性。在传统勾股定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直角三角形,在教授过程中,标注已知条件与结论等教学内容,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弱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在进行勾股定理知识教授前,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丁宁拿着一根长为2.2米的物品上火车,火车对乘客有规定,不可携带超2米的物品乘车,可是乘警为何对此现象视而不见?利用多媒体动态画面变现书本知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自主探究欲望,对开展有效学习具有积极意义,而后教师可针对该问题进行现场模拟,鼓励学生参与到情境实践过程中,赋予初中数学课堂无限生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践操作情况,灵活开展勾股定理教学,对视频问题进行解答,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勾股定理作为初中阶段数学知识重点教授内容,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创设高效教学方法,使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交互,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创设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骆翠珠.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的创新策略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3):266.

[2]施美霞.试论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与学生知识串联能力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5(25):51-52.

[3]陈燕.基于学生认知逻辑的初中数学教学——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6(23):44-45.

作者简介:

曾阳俊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文博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初中数学创新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