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保健按摩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2018-01-19 13:40刘玲任燕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模式探索信息化教学

刘玲+任燕

摘 要:传统保健按摩课程教学存在穴位定位不准、教学效率低等问题,借助3D交互点穴软件、仿真腧穴仪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高效、精准地训练学生点穴能力。

关键词:保健按摩;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保健按摩对常见慢性疾病有显著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定穴是保健按摩的核心技能,传统保健按摩课程教学存在穴位定位不准、教学效率低等问题。职业教育信息化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信息化课程改革必须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课程目标应具有信息化特征,全面建设和利用信息化的课程内容,以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学习评价。借助3D交互点穴软件、仿真腧穴仪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高效、精准地训练学生点穴能力。

一、 教学策略

采用观察模仿、合作探究、虚实结合的教学策略,依托泛雅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解决学习困难,提高教学效果。

二、 过程实施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初探、课中内化、课后拓展三个环节:

(一) 课前初探

课前,学生尝试拍摄颈椎病按摩视频,上传班级群共享,教师登录,查阅学生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定穴中存在的问题,据此调整教学设计。

(二) 课中内化

首先,播放学生课前上传的按摩视频,小组讨论,以学生最关注的准确定穴问题为引领,展开课堂教学。

环节一,查。

学生使用3D交互点穴软件查找穴位。该软件是以人体的CT∥MRI扫描数据为基础,全面准确的三维立体解剖学数据库。全面汇集了人体所有系统和器官的高精度三维动态互动式解剖模型。在此基础上,突出显示人体经络及穴位解剖位置。学生可以灵活控制3D模型,360度任意角度旋转、放大缩小察看,随时显示、隐藏、透明处理人体结构的任意一部分,从而精确地利用骨骼和肌肉为标志,探索穴位位置。穴位周围的解剖结构清晰,一目了然,软件提示學生定穴是否正确。并可以反复操作,极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

环节二,测。

学生在仿真腧穴仪上进行测试,该仪器具有语音提示和判断正误功能,同时自动统计学生测穴成绩。

环节三,定。

学生在人体上定穴,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快速准确地掌握颈椎病按摩定穴方法,从而有效突出教学重点。

准确定穴后,如何以正确的手法进行按摩?采用按摩手法动画,分解动作要领。播放专家视频,进一步强化手法要点。最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根据老人体质特点,调整按摩力度。

(三) 课后拓展

课后,要求学生以校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将课堂延伸至校外,走进社区,服务社会。

三、 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设计,运用3D动画、交互软件、仿真仪、按摩动画,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化解传统教学难题,精准高效地培养学生按摩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保健按摩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耿淬.高职信息化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5).

作者简介:刘玲,任燕,教师,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探索信息化教学
关于教师下企业锻炼对推行“现代学徒制”研究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户籍管理模式探索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高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