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花
【摘 要】高中教育是新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一位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状况,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体现分层性、多元性与个体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促进课堂教效率的持续性提高。
【关键词】数学;有效;发展;认知;层次
作业是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理解、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反馈信息、承上启下等多种功能。优质丰富的作业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学生才能卸下包袱,僵化的思维才能得以开启,才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高中生物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高中生物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高中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一定时间的考察与分析,高中学校的生物教师数量过少,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一个生物教师所带的班级数目过多,导致生物教学效率差强人意,难以关注每一位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状态。生物教师数目过少直接导致教师的作业批阅任务过于繁重,从而导致作业的批阅质量较差,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的作业布置积极性降低,通常会减少作业量一减轻自身的批阅负担。由于教师的课堂学生基础过大,使得所布置的生物作业模式过于整体化,通常每个班级的生物作业内容是相同的,极其缺乏教学针对性。
笔者认为,高中生物作业的设计要体现结构合理性、内容科学性与个体性,生物作业的布置要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让学生们在各自固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巩固课堂知识点、提升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首先,布置作业要注重夯实生物基础,其次作业结构要多元化和分层化,最后生物作业的布置要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拓宽视野、发散生物思维。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
1.了解作业类型,注重多样化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作业形式可分为口头型作业和书面实践型作业。口头型作业是指教师首先让全班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后再进行专题教学解决。此方法优点在于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书写实践型作业则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了作业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形式如实验作业、调查作业、写论文、绘图型作业等。结合生物“理课中小文科”学科的特点,绘图型作业对于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原理概念的透彻理解是十分有效的一种途径。绘图型作业是让学生绘制模式图、示意图和概念图,如必修一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解、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图、细胞有丝分裂;必修二的减数分裂过程图、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遗传图解;必修三的细胞生活内环境示意图、几种调节过程(血糖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体温调节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更能使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联系实际,注重生活性
教育学原理认为:教育来源于实际生活,教育必须要回归于现实生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这一精神的同时,更不应该忽略作业这一贯穿生物教学始终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事例的作业,体现生物学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到“生物科技就在身边”,可让学生从生活中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在学习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自主取名加酶洗衣粉的广告,要求既要注意广告用语的科学性,又要给人以美的享受;既反映产品的科技含量,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进行合理运用。教师还可以布置提问作业,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提问,如“为什么老年人易发生骨折现象?”“为什么植物的茎是圆形的?”等,看谁提的问题与实际生活关系最密切。
3.面向全体,体现层次性
作业设计题型不宜太过单一,题目设计要凸显层次感,题目不宜过多,最好保证学生能够在半个小时最晚不能超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同时能够让学生们在预习、复习以及解答相关题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已经习惯了题海战术培养学生的方式,因此总会在不经意之间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总认为多练、多做就是最好的培养方式,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除了要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之外,还有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等课程的学习任务,如果将大量的时间被迫的放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上,那么学生往往会从内心产生不情愿的感觉,长此以往只会渐渐地对生物这门课程产生厌倦感,长期机械性、流水线式的做作业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应付心理,这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场景。
三、高中生物作业的设计方法
1.布置对比性、概念区分性作业
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知识点数量较多,且形式杂而乱,许多生物知识点相互联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许多生物知识点产生了概念混淆不清的现象,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在课后布置对比性、概念区分性作业,让学生能够及时区分生物概念,有效提升生物学习效果。
比如,在单细胞动物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发现有的学生对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概念混淆不清,因此我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将作业内容分为两大类,让学生分别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两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究,巩固我在课堂上所讲的区分方法,提高对概念差异点的掌握能力。
2.布置生活实践性作业
众所周知,学生生活周围遍布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体,教师可以在高中生物课后布置生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们在课后积极观察相应生物的特征与成长过程,在观察的过程中巩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重点。
比如,在布置高中生物課程《植物生长的动态过程》的课后作业时,我针对此单元的教学实践特殊性,在课后布置了生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们在家中或在公园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动态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例如颜色变化、大小变化等等,辅助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作业形式可分为口头型作业和书面实践型作业。口头型作业是指教师首先让全班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后再进行专题教学解决。此方法优点在于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书写实践型作业则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了作业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形式如实验作业、调查作业、写论文、绘图型作业等。结合生物“理课中小文科”学科的特点,绘图型作业对于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原理概念的透彻理解是十分有效的一种途径。绘图型作业是让学生绘制模式图、示意图和概念图,如必修一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解、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图、细胞有丝分裂;必修二的减数分裂过程图、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遗传图解;必修三的细胞生活内环境示意图、几种调节过程(血糖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体温调节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更能使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关注作业的实践性
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的模仿已不能满足学生有效地学习、灵活的应用生物知识。教师千方百计让学生“活起来”,更多的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深入的理解知识原理、灵活运用技能。例如,在讲授DNA分子结构以及遗传信息多样性时,教师将课前准备好教学材料(橡皮泥、牙簽、别针等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DNA模型,教师最后打分评价。这种作业形式,是符合学生学识水平且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实验与合作为主的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轻松完成生物活动作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