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实践探索

2018-01-19 15:47许纪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价值观核心

许纪田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开篇就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个梦想的实现过程正是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在实践中有几点体会。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就曾经说过:“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是的,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一直在艰难探索着民族复兴的道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涉及了中国近代史的四次列强侵略战争,即《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是屈辱的被侵略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只有把第一单元铺垫好,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开始踏上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寻梦历程。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和“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向国人介绍世界历史地理和西方先进技术,苦心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开创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风。《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閘门》等,农民阶级如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各个阶层的中国人民,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在文化与教育、社会生活上有了进步新气象。接着《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开始。伟大的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经过近代中国长期的实践探索和历史选择,中国民族觉醒之路越来越宽广,最终帮助我们找到了一条走向独立富强的成功之路,最终将实现无数先辈梦寐以求的“中国梦”的第一步——民族复兴。

八年级下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最集中最深刻体现之所在。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民主,人民当家,民愿主导;文明,开明进步,追随时代;和谐,和合宽容,息斗止争。

标志着民族崛起的《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防建设上的成就《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中国外交上的成就《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和《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经济建设上的成就《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科教文体上的成就《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祖国统一事业上的成就《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等,从这些课里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我国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开始了迈向强国的征程。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保障个性,尊重理性;平等,人格权属,不分尊卑;公正,公平正义,权益共享;法治,法为准则,遵法守法。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的解放西藏和土地改革,《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中的稳定物价之战,《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的1954年宪法的确立,《第5课:“万方乐泰有于阗”——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及《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都在保障着公民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权利,顺应人类文明的前进步伐,创造和谐的法治社会。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中华一家,共同关爱;敬业,立足本职,做好本份;诚信,诚实无欺,信义立身;友善,善待他人,博爱友好。

“中国梦”勾勒出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展现了中华儿女生生不息、上下求索的奋斗历程。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所说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20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20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在《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里,《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和《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等课里,各阶层为了建设新中国在各个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虽然有很多失误,但也涌现出像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袁隆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民公仆和劳动模范。

总之,“中国梦”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去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的目标,这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从课堂抓起,以中华民族浓厚的历史积淀作为根据,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梦”教育,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希望、信心和动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价值观核心
我的价值观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季札挂剑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