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迪
上博展出唐伯虎、文徵明等人的书札,其中既有翰墨风流,也有烦恼人生
汉乐府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诗作 《饮马长城窟行》,其中有这样几句: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古代征役频繁,野有旷夫,室有思妇。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妇人,她收到远方丈夫的来信,字里行间都是绵绵情意。诗中的“双鲤鱼”,并不是两条活鱼,而是代指装书信的木函,因为常被雕刻成鲤鱼的样子,因而得名;“烹鲤鱼”自然也不是红烧、清蒸,只是打开函套、取出书信的意思。
自此,“鱼”被中国古人寄寓了书信的内涵。宋代词人秦观有一阕 《踏莎行》,其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更成为千古名句。
在电子时代,信息在指尖跳跃、传达,“鱼传尺素”的种种情思和趣味,早已消失。唯有在前人的书札中,我们才能再度回归那个“从前慢”的世界。今年8月,上海博物馆以“遗我双鲤鱼”为主题,展出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49通。这些书札的内容,上至朝政,下至家事,有艺苑交游,也有柴米油盐,从中可以看到吴门文人的翰墨风流,也可看到他们的“烦恼人生”。
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明中叶的苏州,既是最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心,又因为江南悠久的文化传统,成为人文荟萃之地,一大批文人墨客聚居于此,形成了独特的吴门文化圈。”此次展览的负责人、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员孙丹妍告诉 《环球人物》 记者,“吴门中人文雅、温润,书卷气中带着人情练达。他们的书法与绘画,上承宋元,下启清朝,是文人书画最富创造力的代表。”
事实上,这种文人气度,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书画中,也反映在他们信笔挥就的书札里。比如《登高落帽帖》,出自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四大才子”的祝允明之手。
祝允明是吴门才子中最为疏狂不羁的一位。他出身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因右手多生一指,故自号枝山,自幼聪慧过人,5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会作诗,隶、楷、行、草诸体均工,被誉为“明代书家第一”。他32岁中举,春风得意,不料此后竟七试礼部不成。仕途多舛、人生失意的祝允明,从此沉迷玄禅,纵情诗酒。
《登高落帽帖》 是祝允明写给好友文贵的书札,信中说 (为方便理解,下文引述信件内容,均为白话文翻译):
在风雨交加的重阳节,祝允明却不甘寂寞,烹煮珍馐,饮酒博戏,十足的“名士风流”。
除了草书挥就的 《登高落帽帖》,上博收藏的另一通祝允明书札,则展现了其小楷的高深造诣。书札由两件作品组成,一件是他为一名刘姓女子写的小词,抒发了她对失约情郎的哀怨;另一件是他仿效齐梁宫体诗写的一首“艷诗”。用雍容端整的小楷,写下这些带着“香艳”色彩的游戏之作,可见祝允明的倜傥不羁。
当然,在享美食、饮好酒、作艳词之外,文人间还有更为雅致的消遣。比如文物鉴赏,在 《文彭致钱榖札》 中,文徵明的长子文彭以新茶相邀,请好友钱榖前来小坐,共赏册页。
又或者是搞一次雅集聚会。“有一通蔡羽写给王守、王宠兄弟的书札,内容是告诉他们,自己家里的芍药花开了,形状如何,颜色怎样,请二人以此为题作诗,并约定第二天来赏花唱和。这通书札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次小型雅集的邀请函,雅集的内容是赏花、作诗、唱和、品评。”孙丹妍说。
然而,吴门文人们的世界,并不只是吟咏酬唱、丹青雅尚,他们也要面对冗杂的世俗生活,面对其中的鸡毛蒜皮、柴米油盐。
比如“芍药雅集”的主人公之一王宠,他是一个极有才气的书法家,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三家”。
在人们的印象里,王宠是标准的“翩翩美少年”,有“美如冠玉”之称。实际上,他颇为不幸,8次应试皆不第,最终选择隐居山野,却因疾病缠身而早逝,享年仅40岁。
在文徵明看来,王宠“高朗明洁,砥节而履方,一切时世声利之事,有所不屑,猥俗之言,未尝出口”,由此可见他的高洁恬淡。他的书法取法魏晋,也有着简远空灵的气质。
然而,他写给兄长王守 ——“芍药雅集”的另一位主人公—— 的一系列书札,却完全颠覆了其萧散绝俗的才子形象。
在 《王宠致王守五札》 中,王宠仿佛时时在为生计忧愁烦恼:要向友人借债、借的债务几年也还不清、家里的田地怎么耕种才合算、有时甚至要亲自躬耕……“信中所言全是琐碎家事,耕种劳作,收成银钱,完全是一个为生计筹谋的精明人。只有从其体势舒朗、用笔爽利的书法中,才能隐约回想起王宠在艺术史中的形象。”孙丹妍说道。
相对于四十而卒的王宠,寿至耄耋、执吴门艺坛牛耳的文徵明,同样也得面对那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
文徵明为人谨慎笃实,在性格上与祝允明大相径庭。据记载,文徵明幼时并不聪慧,8岁时话还说不利索。但他勤奋认真,极为用功。读书期间,郡学诸生常常以喝酒喧闹、赌博下棋打发时光,惟独他每天不间断地临摹 《千字文》,写足十大本才肯罢休。
厚积薄发的文徵明,艺术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他尤其长于行书和小楷,法度严谨,稳健持重,及至耄耋之年依然能作蝇头小字,笔笔精到。
不过,文徵明的仕途之路也是一言难尽。从26岁到53岁,他逢考必败,白了少年头,54岁时才进京成为翰林院待诏,职低俸微,受尽嘲讽斥责。目睹官场乱象,文徵明心生去意。3年后,他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沉迷文墨,游戏山水。90岁那年的某一天,他正在用小楷书写墓志,突然伸了个懒腰,随即搁笔而逝。
在苏州画家中,文徵明的生活殷实安逸,且最为高寿,主吴中风雅40余年,登门求书画者几乎踏破门坎。然而,他的家庭生活与普通人相比,也并无二致。在 《行书致妻札》 中,他不断地对着妻子絮絮叨叨:endprint
不知道出殡的事情怎么样了?棺椁砌了没有?之前的银子不够用的话,现在再拿二两去。各种事宜都节省一些,再不要与三房四房里的人计较,以前我两次办理出殡的事宜,没有让大哥出一文钱,这你也是知道的。千万记得要劝二官不要和他们计较,切记切记。
文徵明写字作画态度谨严,少有潦草敷衍的时候,即使是这样一封家书,也写得规矩整肃、一笔不苟。但那些拉拉杂杂的叮嘱,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爱操心的、生动活泼的文徵明。
这些有别于艺术史的文人形象,虽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因为无论艺术家取得多高的成就,他们也与普通人过着相同的生活。时代的风云与碎屑,生活的甘醇与涩苦,他们与普通人一样,都要承担与品尝。”
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他们四人中,祝允明精书法,唐寅善丹青,徐祯卿的诗有建安之风,文徵明则有“全才”之誉。他们志趣相投,深相契合,名满士林。
“四才子”中,最为人熟知的非唐寅唐伯虎莫属。“唐寅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个风流才子的形象,才高八斗,倜傥不羁。”孙丹妍说,“实际上,唐寅的人生有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本次展出的《吴宽致欧信札》,就记述了这一事件。”
唐寅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聪明伶俐,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转年,他抱着一举夺魁的雄心赴京参见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的牵连,被判决充当吏役,从此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再也没有在仕途上出头的希望,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是最大的折辱。
科场案如一盆冷水,浇熄了唐寅追求功名的热望,也使士林学子们义愤填膺,唏嘘于唐寅的悲惨遭遇。
吴宽是唐寅的同乡,也是他的前辈,这时正在京城当官。他知道了这件事,十分同情惋惜。得知唐寅贬谪到浙江,便致信当时的地方官欧信,恳请他照顾一二。从这通信札中,既可见到这段公案的片段,也能感受到吴宽的宽厚仁心:
今年科场的事,连累到我的同乡朋友唐寅,他只是到程敏政那里,为老师梁储求送行的文章,往来了几次,有妒忌他盛名的人就以此毀谤他……这件事,士大夫之中都知道唐寅冤枉,并非只有同乡知道而已。
如果他到了您那里,恳请您和贵处的杨、韩两位长官以及各位同僚说说情,顾念他是个解元,平生清雅好学,没有什么别的劣迹,如今流落到此,穷途末路,如果不仰仗上司照顾,实在无法生活。将来若有出头之日,他一定不会忘记您对他的恩情。
这通书札曾经被吴湖帆收藏,他将其定名为 《唐寅乞情帖》。但最终,唐寅并没有接受这份“乞情”,而是选择回乡隐居,寄情书画。他一边以卖画为生,一边开始经营别业桃花坞,时常邀请朋友来此雅集会文。在桃花盛开之时,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 《桃花庵歌》:“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意气风发的唐解元,转身变成看破红尘的桃花仙,“这个时候的唐寅,才是后人印象中的那个风流才子。这封书信正是从侧面记录了唐寅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在这之后,官场中失去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吏,而艺坛却多了一位惊才绝艳的大画家。”
在孙丹妍看来,这些信札往来也反映出苏州文人庞大的社交“朋友圈”:“他们可能是亲戚、师生、朋友、同年、同僚、世交……每个人之间都会或多或少有些关联。譬如,文徵明向沈周学画、向吴宽学文、向李应祯学书;而沈周与吴宽是至交好友;李应祯既是文徵明父亲文林的朋友,又是祝允明的岳父。又如王宠师从蔡羽学习经文,蔡羽与文徵明是好友;王宠少年时即从文徵明游,与文氏情在师友之间;王宠与唐寅又是儿女亲家。当然这些人的关系有近有远,有的是至交好友,有的只是泛泛之交。但文人之間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提携后辈、相互关照的风气,正是吴门艺术风尚流布深远的原因所在。”
(选自《环球人物》2017年第17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