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营在琴江

2018-01-19 15:52筱陈
福建文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兵营水师闽江

筱陈

琴江满族村,因村前的琴江而得名。

村落的前身,是个水师旗营。公元1728年,有一群旗人从北方来,在这里筑城扎寨,扎下了根,岁月流逝,慢慢地“军转民”,成为众多村落中的一个。20世纪初,旗营解散并入闽侯江左里洋屿,后又划归长乐洋屿,1984年从洋屿村析出,成为琴江满族村。

据说他们的先祖来自辽东长白山一带,一个擅长狩猎的族群。

毕竟不是普通村落,处处有兵营的特征。这座水师城建衙兵房1000多间,还有庙宇,总体布局为“回”字形,分12条街道、4条直巷和东西南北门4个城门。原有衙门10 处、街道12条。街巷建筑划一,布局设计巧妙,外人入其境,宛如置身八卦阵中,因此军营又有“旗人八卦城”之称。

兵营建筑,本是为官兵居住而建,它不同于民居,没有民居那样的宽敞,那样的雕梁画栋。这一排排建筑,都是只有一层的平房,如同一个个长长的方块,在这长方块上,再隔出大小不一的一间间房屋,一个门接着一个门。整个兵营,就由这样的一座座排屋组合而成,排屋与排屋之间开成了街道。仔细观察这房屋,这门,有六扇的、四扇的。这门的大小,意味着房屋的面积大小,根据大小,可以判断出曾住在房屋里的官兵的职位高低。

站在这一排排兵营式建筑的街道中,眼前浮现出官兵的身影。他们在这座兵营,在闽江边,从习惯纵马驰骋,渐渐变成海上骁勇。

环顾这座兵营,就好似如今人们所说的“军区大院”,充满着“兵味”。人们以军事为轴,过的是军事化独特的军事生活。我眼前仿佛还看到正在巡视的官兵人。早晨7点开启四城门,晚上关闭后,除非有紧急公务和急事,不得开启城门。每个家庭,除了官兵,家人也要参加基础训练。女孩在学理财当家的同时,要知晓军队的规矩,学会将来当军人的妻子。男孩从小就得学游泳、习武练功、吊膀子、扔石锁等,他们被当作军队良好的后备人才来培养。

我没有去求证这些从北方长途而来的战士,一路奔走,历经多少艰辛,但我知道,这些官兵,从此在这闽江边扎了根,从草原而向海,饮食、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战胜种种困难,比如水土不服,建立一座整齐肃然之所,建立功勋。

兵营只是栖息之地,他们更放眼于闽江,放眼于东海。

他们力图做到“防务既严,哨巡罔懈”以达到“可树威绝岛,海疆永庆”。眼前的闽江,如同心中的“草原”,他们要把自己训练成知水性、能够驾驭海疆的“骑手”。官兵在这片海疆进行着陆操、箭操、水操、船操、巡洋的训练。

在琴江村口,至今还保留着大操场。这里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旗兵会演,先是常规大阵,后演龙须阵,最后是藤牌兵对抗表演。站在操场上,仿佛有冲霄的呐喊声在耳旁回荡。沿着长乐往琅岐的公路,可以看到沿途有许多遗址,从这些遗址中,可以想见那个时候的训练的恢弘场景。在这段江面上,这些官兵要练习水围、泅水、过剑河、斗快、爬桅杆等,他们要把自己训练成水上蛟龙一般。他们在江面上“斗快”,一边对抗,一边泅渡,非熟识水务者不能胜任。再则是爬桅杆。那时的“战船”,都立着一根根桅杆,那是用作挂帆用的,风正一帆悬,这桅杆,是帆的轴,是帆的脊梁,帆是船的动力。在这桅杆之上,官兵必须迅速爬上并立于赶缯之桅顶,表演种种武技,演毕打一筋斗,落于水面。

水兵的舞台在船。闽江生长着世代以海为生的渔民,他们制造福船从闽江而入东海。长乐是明代郑和出海的锚泊地,在这段江面上,曾经千帆云集,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程。琴江水师使用的“战船”就是这些船的延续,它们不是现代战船,没有任何的机器,完全靠人工划桨摇橹,挂帆前行。在江面上,桅杆林立,千帆高悬,如同一面面战旗,战旗猎猎,帆也猎猎。那时,已经有可载130多名战员的赶缯船。那种气势的壮观,可以想见。

陆操、水操,是一个水兵的基础训练。但仅有基本功还称不上训练有素。船操,是将水陆训练推进到以船为舞台的训练,通过船排兵布阵,训练战术。每次船操,福州将军都莅营阅操。春秋二季,水师还要配驾出洋到定海等外洋面操演各一个月。长长的船队航行在江面上,宛如长龙,他们从闽江至闽江口,出五虎而至浙江定海,在五虎至定海的各處洋面操演。他们知道,真正的训练是一定要驰骋于大海之中,大海,才是战船的舞台。

林则徐曾题写“海国屏藩”。清道光年间,水师旗营兴办官学,教书先生为闽县萧琼林。萧氏与林则徐有道义交。福建省长乐市琴江营盘里四个城门的联对由萧琼林题写,北城门:“江城严锁钥,海国固金汤。”题字时林则徐在场,萧请赐墨宝,林则徐感慨琴江的战略要地和水师旗营的英勇,欣然书下,直署林则徐名。

水师建立以来,开展陆操、水操、船操、巡航,努力备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史载,这支水师曾参与平定台湾林塽文之乱、黑水洋歼海盗蔡牵、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及申甲中法马江之战。

最为惨烈的应当是中法马江之战。在这次的战役中,三江口水师旗营官兵全部投入战斗,100多名官兵为国捐躯,当地流传民谣:“法人打闽安,旗勇战沿江,打死李连安,战死张十三,家家眼泪淌不干。”

当地民众为纪念阵亡将士,建祠立碑,马尾建有昭忠祠,琴江建有忠魂堂与五炮神庙,奉祀为国捐躯的英烈忠魂。忠魂堂毁于抗日战争期间。1984年中法马江之战100周年时,群众集资修建烈士纪念堂。

昭忠祠、忠魂堂(烈士纪念堂)和五炮神庙,每年七月初三都要念经超度,制作祭品,放水灯,祭奠甲申中法马江海战阵亡将士。

琴江满族村,从兵营演变而来,岁月中,它不断丰富作为一个村落的元素。如今在村落的周边,一片田园。在岁月中,琴江满族村成为一个很有特色的村落,既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在融入中不断汲取当地文化,吸收当地的风土人情,传承崇文尚武的风气。琴江满族村有段儿歌:“月亮月亮挂金牌,爹妈送我读书来。先生打骂不用功,学生长大中秀才。”他们的后代从这里走出,成了杰出人才。有这样一组数据:“自嘉庆以后,有进士2名,文武举人105名,秀才289名。清末科举制度废后,就读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大学的20余人,入马尾船政学堂、保定军校、黄浦学校的20余人,赴美、英、日、德深造的10余人。”从这一组数据中,我看到了琴江的生机与活力。

琴江水日夜流淌,时急时缓,像是在诉说人世的跌宕起伏……

责任编辑 陈美者

猜你喜欢
兵营水师闽江
清代福建内外洋考
三座兵营 见证德军的侵略与占领
闽江雨情
沈葆桢题闽江仰止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飘扬的五星红旗
闽江学院艺术系
戚继光建设与运用水师的卓越才能
湘軍水师的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