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烟肼+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

2018-01-19 05:23:45张海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4期
关键词:胸膜炎胸水结核性

张海红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七科,山西 太原 030053)

作为临床发病率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结核性胸膜炎疾病的出现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值得重视。结核性胸膜炎是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胸膜出现充血、渗出坏死、增生和纤维化等炎症性改变,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未选择有效方法进行治疗,最终会导致患者胸膜腔渗液中纤维蛋白沉积,从而相继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以及胸膜肥厚粘连的情况。故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施治期间,针对其炎症反应加以控制,将胸膜渗液减少表现出显著价值[1]。本文意在明确最佳药物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施治,以此说明同地塞米松+异烟肼胸腔注药应用方法比较,选择尿激酶胸腔注药的价值所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4月~2017年08月收治的5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组;观察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3岁~61岁,平均年龄为(39.29±2.35)岁;患者的病程分布范围为21天~91天,平均病程为(52.59±5.32)天;对照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62岁,平均年龄为(39.31±2.36)岁;患者的病程分布范围为22天~93天,平均病程为(52.65±5.35)天;对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展开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入院后的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通过彩超定位,给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前向其说明穿刺的目的以缓解压迫症状,明确胸水的性质,并说明术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取坐位,暴露背部,以彩超定位点为穿刺点,局部消毒,铺孔巾,局麻,持穿刺针垂直皮肤进针有突破感时试抽如可抽出胸水,将导丝沿穿刺针尾孔进入胸腔,拔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引流管,退出导丝,贴膜、思乐扣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待患者胸水减少后,观察组:临床开展结核性胸膜炎疾病治疗工作期间,选择注射用尿激酶胸腔注药;对照组:临床开展结核性胸膜炎疾病治疗工作期间,选择地塞米松+异烟肼胸腔注药;对于观察组,主要准备剂量为5万单位尿激酶(一支尿激酶为10万单位)+10 ml的生理盐水配伍后胸腔注药[2];对于对照组,主要准备剂量为0.1 g的异烟肼注射液+剂量为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后胸腔注药,完成后将引流管关闭24小时,要求患者合理对体位进行变化(一般告知患者注药后左右活动躯干上部),从而确保患者胸腔内部,药物效用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对患者定期胸腔彩超复查以及X线胸片复查,最终发现患者的粘连现象以及包裹现象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减少,并且直至液性暗区消失的现象,则需要将患者胸腔内部14G深静脉管加以拔除。如果患者呈现出的胸膜肥厚现象较为显著,或者通过彩超检查,发现患者表现出显著的胸水分隔包裹情况,则需要将上述系列药物再次注入,并且保证相同的用药剂量。对患者施以两次用药间隔时间在3天与5天范围内。对患者施以胸腔注药的频率为1次/天,于患者胸腔内部选择深静脉管留置的时间在15天与21天范围内[3]。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胸膜厚度以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组间比较以±s形式完成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 果

同对照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厚度以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厚度以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临床对比(±s)

表1 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厚度以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临床对比(±s)

组别 n 胸膜厚度(cm) 胸腔积液消失时间(d)观察组 26 1.83±0.35 13.29±2.15对照组 26 1.31±0.26 16.29±3.35 t 6.0813 3.8429 P<0.05 <0.05

3 讨 论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疾病症状加以分析,主要呈现出胸腔积液的情况。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于疾病早期,主要呈现出干性胸膜炎的情况,并且在病症逐渐发展后,干性胸膜炎疾病会发生转化,最终呈现出渗出性胸膜炎的现象,此时于患者胸腔内部会呈现出诸多积液的现象。未经及时施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会呈现出胸膜增厚以及胸腔粘连的现象,从而对患者的肺部造成包裹,使得患者的呼吸受到影响。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选择尿激酶药物施治,对于新形成血栓加以施治后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并且可以使得患者血管ADP酶活性获得显著提高,从而针对ADP导致表现出的血小板聚集现象加以充分抑制,避免呈现出血栓的现象。此外,此种药物在应用后,可以将患者组织液中以及血液中具有的ADP酶活性显著提高,从而避免出现血栓以及纤维素沉积的情况。

本次研究中,选择尿激酶药物施治的观察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同选择地塞米松+异烟肼药物施治的对照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比较,观察组显著减轻了患者的胸膜厚度,并且减少了患者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从而证明尿激酶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多年治疗胸膜炎过程中,仅有一例胸腔注入尿激酶后曾出现过血性胸水,但不在本次研究患者中,后给予氨甲苯酸对症治疗,血性胸水消失,该患者胸膜粘连肥厚明显减轻,预后好。

综上所述,临床在开展结核性胸膜炎疾病治疗工作期间,合理选择尿激酶药物完成,通过减轻患者的胸膜厚度以及减少患者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从而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疗效的提高做出充分保证。

[1]武凤华,温志华,朱先女,等.长疗程与短疗程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4,9(16):2616-2617.

[2]彭亦平,谭彩萍,姚 琳,等.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纤溶活性及胸膜肥厚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12(10):1610-1611.

[3]陈存存,王 盛,叶 军,等.手术治疗与胸腔内尿激酶溶解纤维素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板增厚患者的疗效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5,7(7):740-742.

猜你喜欢
胸膜炎胸水结核性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胸水癌细胞以及胸水cfDNA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比较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治疗策略研究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5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6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肝硬化肝性胸水20例临床分析
当代医学(2010年4期)2010-04-04 15: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