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杨,向军莲,黄朝芳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根据外科护理学教材中要求全麻术后去枕平卧头偏一侧6~8 h[1]。是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一个重要体位,在临床上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成为习惯。随着人们对手术后体位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从而引起了医学界对术后舒适度下降密切关注[2]。经景彩丽等[3]有研究表明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认识缺乏,完全正确给予体位的仅20.5%,85.5%的护士到目前为止依然认为患者术后回病房后任然需要去枕平卧位6~8 h,从而预防未清醒时发生呕吐,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4],说明多年来护士对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知识更新不足。患者舒适度差。体位定义为患者在适应医疗和休息过程中所保持的一种躯体姿势,合理正确的体位选择可以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发挥,缓解症状与体征,同时增加患者的舒适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相关预后至关重要。因此,为进一步研究麻醉术后护理问题,我科将我院收治的140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中男52例,女18例,年龄为16~80岁,平均(46.5±1.5)岁。观察组男55例,女15例,年龄8~77岁,平均(43.5±1.5)岁。所有患者均无任何特殊病史。
患者1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均为泌尿外科常见全麻手术,术毕回病房后对照组给予去枕平卧位,观察组给予给予低枕半卧位,抬高头部30度、床尾10度~15度。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每小时的心率、头晕、呕吐、呼吸急促、1期压疮发生率以及腰肌酸痛等情况。
评价标准: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对比后,观察组的安全性及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去枕平卧与低枕半卧的各项发生率对比
根据习惯,我国大部分医院对全麻术后任采取去枕平卧位。平卧位使得肺泡通气功能减少,这是术后患者平卧后缺氧的主要原因,何茹等[5]研究发现术后早期半卧位(床头30度,床尾10度~15度)能促进呼吸、肺活量增加,肺底部能更好的扩张,增加有效换气量,使血氧饱和度提高,同时增加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缺氧症状。ASA的指南,建议诱导期间抬高头部,在苏醒期间,半卧位情况下拔管和恢复,可以避免舌根后坠。术后去枕与否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与低血压有明显关系,因此避免术后低血压能够有效防止恶心呕吐,在消化系统方面,平卧比半卧更容易引起吸入,半卧位患者胃内容物不会被动进入喉部,到了喉部后,因为膈肌位置较低,通气量相对大,咳出力量更大。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表明传统体位术后舒适度不及改良后的低半卧位,改良后的卧位与传统体位比较,张静等[6]研究说明全麻下行腹部具有以下优势:(1)可减轻腹壁张力,使手术创面渗除多的时候得到充分引流,促进切口愈合,增强患者舒适度。(2)有腹腔引流的患者该体位,引流充分。(3)有助于膈肌活动和双下肺扩张,更利于分泌物排出,同时还可促进肺扩张。(4)可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预防患者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前提是患者已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无特殊病情等合并症。
故患者回病房后给与低枕半卧位患者舒适度高、发生并发症少,此方法可临床推广运用。
[1] 李乐之,路 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52.
[2] 郭东华,赵丽萍.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国内研究现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3:1-3.
[3] 景彩丽,贺润莲,胡珍珍.临床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体位护理认识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2):502-503.
[4] 王新辉.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患者两种体位的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3:85-86.
[5] 何 如,黄 燕,徐定英,等.半卧位在全麻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复苏期的可行性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6A):46-48.
[6] 张 静,赵 琦,陆蓓娜,等.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患者两种体位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