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译行为理论的翻译项目管理

2018-01-19 05:36马永良
关键词:项目经理职能译者

杜 静,马永良

(河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401)

引言

项目管理的概念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国际上已经逐渐形成了两大项目管理的研究阵营,一是以欧洲为首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另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项目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收益,也在全世界的各大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尤其在建筑工程以及IT领域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翻译也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占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翻译早已不再是传统的纸笔翻译,而是转变为由团队合作、借助各种技术以及网络资源的小型甚至大型项目,翻译项目管理也成了翻译行业炙手可热的新元素。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运营和管理,而翻译界的专家们在近几年也开始着手进行翻译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

翻译项目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王传英提出的[2],同时阐述了译前、译中、译后的翻译项目管理流程。随后,有学者提出了翻译项目管理中的翻译工具以及术语的问题[3],进而又有了术语管理方面的研究[4]。目前,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项目管理中的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框架进行的。这种模式较多侧重于管理,对于具体翻译过程的把控的监督明显不足。并且,这种模式中译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并不明确,非常容易造成重复劳动。另一种是基于传统的翻译过程,将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分为译前、译中、译后。该模式更多的关注翻译本身,并未将管理职责明确到人,这样极容易造成译员与管理人员沟通不到位,导致团队配合出现问题,造成工期延长、客户不满意等问题。本文旨在将翻译行为理论应用于翻译项目管理,从而优化当下的翻译项目管理流程,明确团队成员职责,避免造成上述问题。

一、翻译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就是把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各项工作之中,以达到项目要求。项目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线索进行组织,常见的形式主要有2个层次、4个主体、4个阶段、5个过程、9大职能及40个要素。而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编写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把项目管理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5]。其中,成本、质量以及时间是项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项目管理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和项目管理团队(Project management Team)。项目经理是指由执行机构指定的完成项目目标的个人;项目管理团队是指项目团队中直接参加项目管理工作的成员。对于小型项目,项目管理团队可能包括项目团队的全部成员[6]。

翻译项目管理也是一种项目管理,在翻译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有效的利用项目管理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完成项目。同时,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的舍弃项目管理中的冗余部分。截至目前,笔者完成了五个翻译项目的项目管理,同时,也作为译者参与过多个翻译项目。这些实例中有多达二十多人耗时半年的大项目,也有不足五人历时不足一周的小项目。因而,对于翻译项目管理有了不同层面的认知:一是从译者的层面;二是从项目经理的层面。

译者对整个翻译项目的关注点在于翻译流程,而非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因而,会更多地关注分配到自己手中的任务量、翻译的时间限制、术语统一的要求、技术要求以及后期审校的反馈。项目经理对整个翻译项目负责,更要具有全局视角。项目具有一次性、成果不可逆性的特点,因而,翻译项目的成本、工期、质量、成本、风险都是项目经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持续把控的。

而对上述要素的把控、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翻译行为有其特定内涵,翻译项目管理的顺利开展需要引入翻译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支撑。

二、翻译行为理论

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是由德国学者曼塔利提出的,该理论丰富了功能派翻译理论。曼塔利重新定义了翻译的概念,认为翻译是人与人之间根据自己的目的、寻求翻译结果的相互作用,翻译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曼塔利将翻译的范围扩大到了为了寻求合适的译文而做出的所有行为,编译、改编、编辑和查阅资料也被包含在内。而当今的翻译项目管理正是为了达到翻译目的而产生的新兴概念,翻译项目管理的所有行为皆是为了寻求合适的译文,符合翻译行为理论的定义[7]。

翻译行为理论中的五大参与者包括:客户、委托人、原文作者、译者、译文的使用者和接受者,这些参与者均参与到了一个或多个翻译过程。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发出的所有为了达到翻译目的而做出的行为均为翻译行为[8]。

三、翻译行为理论指导下的翻译项目管理

翻译行为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如今的翻译项目管理正是为了完成翻译任务而产生的新型组织关系。翻译项目管理不仅应该合理利用项目管理的知识,也应该应用翻译行为理论的知识,从而构建翻译项目管理的独特体系。

(一)翻译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流程可以分为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及控制过程、项目收尾和项目的后续维护这五个部分[9]。我们可以将翻译行为理论中的五大参与者根据其参与情况列入这五个部分,再列出这些参与者的各种行为,从而构成翻译项目管理流程。翻译行为理论中五大参与者分别有相应的职能,根据其职能展开各自的行为,这些行为便是翻译行为。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经理依然需要对项目的上级组织负责、对项目本身负责及对项目团队成员负责。在一般的小型翻译项目中,译者通常要承担多种角色——译员、审校、质检、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在翻译项目流程中相应的表现为多种具体行为。

项目启动是由发起人或客户、委托人或者原文作者来进行的,他们需要确定项目的目的以及要求,并且拟定合同并找到项目的承接人,与之签署合同。项目启动完成后,项目进入制作项目计划阶段,此时起主要作用的就是项目经理了。项目经理需要与委托人接洽,确定翻译要求、交稿形式以及交稿日期,确认完毕后才能进行项目分析、成本预算以及风险预测。在翻译项目中,项目分析至关重要,包括工作量统计、工期统计、技术分析、重复率统计等。这些完成后,才能制定完善的项目计划。计划制定完成后,进入项目实施及控制过程阶段,需要为译员和审校分配任务,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技术培训。之后,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工作转为监控、排除风险阶段;译员和审校正式进入项目进程。实施阶段完成后,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项目开始进行审校、排版和质检。再次确认委托方的翻译要求后,排版交稿,若有返稿,再次修订后交稿。此时,项目还没有结束,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都会明白客户的后续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项目收尾后进入项目的后续维护阶段。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对客户(即翻译项目中的译本使用者和译本接受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项目完成情况做出书面总结,整理此次项目获得的资产,如术语库、记忆库以及新合作的优质译员、审校及客户。最后,项目完成后,还会涉及工作量以及薪资的统计。翻译行为理论中的五大参与者的行为便是整个翻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翻译行为,笔者将上文项目管理流程各个阶段参与者对应的行为列出相应的表格。整个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可以参见表1。

表1 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图

根据五大参与者的行为简化后的翻译项目管理流程清晰、简单,能够避免重复工作。且可以根据团队的规模自行分配这些职能,避免因人数受限而造成的工期拖延问题。

(二)小型翻译项目管理的必要职能人员

如前所述,小型翻译项目管理中,译者要兼任多种职能。若职能划分不明确的话,很容易导致重复劳动,造成人力浪费、成本提升。例如,许多高校的学生团体组成小型项目团队承接翻译项目,如果没有科学的项目管理规划,很容易造成混乱,笔者所经历的项目管理案例中,便出现过任务重复分配、人员不明确职责而导致工期延长的情况。

根据翻译行为理论与项目管理结合的翻译项目流程,翻译项目管理中的职能可以进一步简化,从而避免人力的浪费和重复工作。简化后的职能人员包括:沟通职能人员、进程与风险控制职能人员、质检与审校人员、翻译人员(包括翻译、技术、排版与术语管理)。

沟通职能人员的职责是与委托方接洽,明确各项翻译要求,并且在翻译过程中随时与委托方解决翻译进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其职责决定沟通职能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精通源语及目的语两种以上语言、了解翻译技术以及排版的相关知识。

进程与风险控制职能人员也就是项目经理,其主要职责是把控、排除项目风险,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并且要保证盈利。决定进程与风险控制要求职能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超强的执行力以及基本的翻译知识。

人员分工管理及财务职能人员的基本职责是进行任务分配以及后期的薪酬分配统计。其职责要求该类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常识以及薪酬统计的相关知识。

质检与审校人员一般为外聘专家,主要职责为把控翻译质量。质检与审校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翻译经验、一个或多个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深厚的双语甚至多语功底。

翻译人员(包括翻译、技术、排版与术语管理)的职责是借助各种辅助工具或者网络,准确、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最好能够精通排版和翻译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翻译人员需要有深厚的双语功底、一个或多个专业背景知识、精通排版技术和翻译技术。

以上只是必备的职能性人员,有些职能可以合并。各种职能性人员都可以参与翻译过程。当然,这些职能型岗位也可以由翻译小团队中的译员进行认领兼任。详细的职能分配请见表2。

四、翻译行为理论对翻译项目管理的指导性意义

(一)翻译项目管理中的所有行为都具有社会性

翻译行为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兼具目的性和交际性。因而,翻译项目管理的所有行为也具有上述特性。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成员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翻译项目管理是未来翻译市场的趋势所在。译者若想要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除了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之外,更需要提升自己的沟通与交际能力。

表2 职能人员职责及要求

(二)管理者和译者交替占据翻译项目管理的中心地位

翻译行为理论指出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占据中心地位。而翻译项目管理区别于传统翻译行为的地方就在于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增加了相应管理行为,以便于提高翻译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因此,在翻译项目管理中,谁占据中心地位取决于项目的运行阶段。项目运行初期由管理者主导,正式翻译阶段则由译者占据中心地位,项目收尾和总结时管理者再次进行主导。因而,在翻译项目管理中,管理者和译者接力式占据中心地位。在小型翻译项目管理团队中,兼任管理职能的译者需要在不同阶段明确自己的中心职责。

五、结语

本文基于德国功能派的翻译行为理论结合翻译项目管理实践和项目管理理论,简化、规范了翻译项目管理,这将大大提升翻译项目管理的效率。并且,根据简化后的翻译项目管理流程以及翻译项目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小型翻译团队的必备职能性人员及其职责和必要的素质,这将有利于有志从事翻译项目管理的广大学子根据目标职位的要求,在就业前增加自己的职业素养。最后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对翻译项目管理的指导意义,对于译者的实际工作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都有相当的益处。

[1]殷焕武.项目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11.

[2]王传英,闫粟丽,张颖丽.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J].中国翻译,2011(1):55-59.

[3]徐彬,郭红梅.出版翻译中的项目管理[J].中国翻译,2012(1):71-75.

[4]王华树,张政.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 [J].上海翻译,2014(4):64-69.

[5]杨中全.数据仓库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D].昆明理工大学,2004:4.

[6]杰弗里K.宾图.项目管理:原书第3版[M].鲁耀斌,赵玲,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453-454.

[7]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135-136.

[8]张文英,贾先慧.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5):83-85.

[9]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原书第6版[M].杨坤,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1.

猜你喜欢
项目经理职能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职能与功能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能力及主要任务
论项目经理的职责与技能要求
浅议做好代建项目经理